首页 > 学术论文

非催化部分氧化重整富甲烷气制合成气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3:53
热度:

非催化部分氧化重整富甲烷气制合成气研究【摘要】: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能源及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热点。结合我国能源特征以及环保要求,由天然气、煤层气以及焦炉煤

【摘要】: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能源及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热点。结合我国能源特征以及环保要求,由天然气、煤层气以及焦炉煤气等富甲烷气体制备合成气引起了国内学者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课题即是从工艺角度出发,对甲烷在常压下的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为富甲烷气体非催化转化制合成气工业化提供参考。 在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过程中,实验从纯甲烷常压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着手,从改进喷嘴开始,系统考察了反应器温度、进气配比(O2:CH4)、原料气流量等实验条件对制合成气反应以及积炭的影响,并总结出纯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和合适的实验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实验通过分析氢气对纯甲烷常压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原料气流量、进气配比和水蒸气流量对实验室模拟焦炉气(CH4:26%、H2:58%、Ar:16%)与纯氧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以及积炭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知,在实验室现有设备中进行的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反应过程既不是直接氧化机理,也不是燃烧重整机理,而是以部分氧化反应为主,重整反应为辅的反应机理;增加温度可促进重整反应的进行,对制备合成气有利,但温度太高对设备要求太高,增加了生产投资;加大原料气流量可增大气体混合程度,但是原料气流量太大则会减少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甲烷的转化率;增加氧气在原料气中所占的比例,可促进完全燃烧反应生成H2O和CO2,从而增加甲烷的转化率,降低积炭,但过多氧气的加入也会明显降低H2和CO的产率,对制备合成气不利;在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过程中加入氢气,会因形成大量水而降低系统温度,对反应不利;焦炉气与天然气和煤层气相比富含氢气,但实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和纯甲烷相似,在实际中可以互相借鉴;水蒸气的加入可以减少积炭的生成,但也会降低体系温度,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关键词】:甲烷 非催化部分氧化 合成气 喷嘴 焦炉气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E66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文献综述7-18
  • 1.1 前言7-8
  • 1.2 富甲烷气体制备合成气的方法8-16
  • 1.2.1 CH_4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9-10
  • 1.2.2 CH_4/CO_2重整(MCR)制合成气10-11
  • 1.2.3 CH_4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11-15
  • 1.2.3.1 CH_4的催化部分氧化(CPOM)11-12
  • 1.2.3.2 CH_4的非催化部分氧化(No Catalytic POM)12-15
  • 1.2.4 其它制合成气工艺15-16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16-18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18-26
  • 2.1 实验装置18-20
  • 2.1.1 控温系统19
  • 2.1.2 喷嘴的使用19-20
  • 2.2 分析系统20-25
  • 2.2.1 色谱条件20-21
  • 2.2.2 分析方法21-25
  • 2.3 数据处理25-26
  • 第三章 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26-31
  • 3.1 热力学分析26-27
  • 3.2 反应过程分析27-30
  • 3.2.1 反应动力学分析28-29
  • 3.2.2 扩散过程分析29-30
  • 3.3 析炭过程分析30-31
  • 第四章 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实验31-41
  • 4.1 实验条件对制备合成气的影响31-40
  • 4.1.1 温度的影响31-36
  • 4.1.2 O_2/CH_4的影响36-40
  • 4.2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实验室焦炉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41-56
  • 5.1 氢气对甲烷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影响41-43
  • 5.2 实验室焦炉气制备合成气43-54
  • 5.2.1 流量的影响43-48
  • 5.2.2 O_2:LCOG 的影响48-51
  • 5.2.3 水蒸气的影响51-54
  • 5.3 本章小结54-56
  • 第六章 结论56-58
  • 参考文献58-64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4-65
  • 附录65-66
  • 致谢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工艺的应用    王岩

清洁煤发电的CCS和IGCC联产技术    屈伟平;

焦炉煤气燃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王凌,董黎明,何网林

甲烷、二氧化碳和氧化转化制备合成气——IX.热力学平衡值计算及其与实验值对比    商永臣,史克英,魏树权,徐恒泳,徐国林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对油造气制氨厂的改造    魏有福

天然气二氧化碳空气和水蒸汽制合成气的热力学研究    魏树权,周汉,李丽波,徐国林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进展    孙长庚,刘宗章,张敏华

甲烷临氧催化转化制合成气研究进展    井强山;刘鹏;郑小明;

甲烷制备合成气工艺开发进展    王卫;王凤英;申欣;孙道兴;

天然气常压无催化、部分氧化法在合成氨生产中的应用    朱守斌

甲醇发展现状及方向    任立鹏;

国内外甲醇合成工艺评述    罗乐;聂容春;徐初阳;王允雨;申秀梅;

秸秆成型燃料热风采暖炉炉膛温度分布试验与分析    郭前辉;苏宜虎;刘圣勇;

Ni/α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水蒸气重整本征动力学    王金刚,杨立英,刘辉,李成岳

催化燃烧技术在锅炉中的应用研究    张世红;董庆珊;段之殷;周琦;

天然气中加入H_2对燃烧器性能的影响    文杰;刘蓉;潘树源;

粉煤粒度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    冯俊小,乐恺,刘应书,侯庆文

玻璃器皿压制生产线的研究与设计    张建国,曾孝宇,徐洪福,任立选,马肖玲

CuCl/SiO_2-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甲醇氧化羰基化催化性能    李忠;孟凡会;任军;郑华艳;谢克昌;

焙烧气氛对Ru/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    郑好转;王梅柳;华卫琦;翁维正;伊晓东;黄传敬;万惠霖;

火焰法中改变流量比(R)对合成金刚石薄膜的影响    赵继英;赵茂生;

碳酸二甲酯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董晓芳;孙迎春;

甲醇催化脱氢制无水甲醛研究进展    李晓云;孙彦民;于海斌;

回转窑焚烧系统在危险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杨红芬;

千瓦级天然气热电联产系统的流程模拟与分析    彭昂;解东来;

燃煤工业炉窑黑烟细粒子污染控制技术    史君洁;

煤种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赵凤忠;于少杰;

熔融盐中用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技术及其热力学分析    魏永刚;王华;何方;辛嘉余;

高温煤气非催化氧化系统热力学分析    柴娜;张捷宇;郑少波;

中国沼气产业化途径与关键技术    庞云芝;李秀金;

电场作用下液体乙醇微细尺度层流扩散燃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徐涛

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和乙醇的试验研究    朱颖颖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铑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    钱林平

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    张凡

微细通道内甲烷湿空气低温自热催化重整反应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赵柳洁

焦炉气自热转化炉内流动和反应过程研究    王玉琴

焦炉煤气重整透氧膜研究及材料优化    沈培俊

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的台架试验和醇气混合过程数值模拟    张登攀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转化炉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    郭文元

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燃料转化技术研究    徐长松

Mo,W/HZSM-5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甲烷活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邢双英

甲醇汽油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何萍

甲烷扩散火焰燃烧与重整的数值模拟    董良

烃类蒸汽转化制氢气工业生产装置的扩能    周书飞

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反应器内部过滤研究    李建文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改性研究    刘会杰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重整甲烷制氢的研究    钟犁

乙二醇和液体燃料合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葛晓岚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重整燃料制氢实验研究    颜士鑫

干熄焦技术是炼焦业节能治污的一条新路    席宝山,郭丰才

重稀土助剂改善甲烷水蒸汽转化催化剂抗析炭性能的机理研究    刘光明,邱发礼,郭慎独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_2O_3助Ni/MgAl_2O_4催化剂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膜反应器中的甲烷转化反应    董辉,邵宗平,熊国兴,佟建华,刘盛林,杨维慎

流化床反应器中Ni/γ-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季亚英,李文钊,徐恒泳,陈燕馨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载体及助剂对Ni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余林,袁书华,田久英,王升,储伟

天然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转化制合成气的研究——稀土助剂的作用    史克英,徐恒泳,张桂玲,王玉忠,徐国林,韦永德

稀土Ce对制合成气用Ce-Ni/Al_2O_3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宋一兵,余林,孙长勇,叶飞,方奕文,林维明

制备高效稳定CO_2重整甲烷Ni/ZrO_2催化剂的新方法    李艳,叶青,魏俊梅,徐柏庆

CE_(1-X)ZR_XO_2的氧化还原性能及其对CO_2重整CH_4反应的影响    叶青;徐柏庆;

天然气和煤联合制备廉价合成气新工艺及其热力学分析    李俊岭,赵月红,温浩,许志宏

甲烷直接转化及制合成气研究新进展    胡捷,贺德华

未来石化工业的技术发展热点:Ⅱ.合成气生产燃料和化学品以及轻质烷烃活化技术    钱伯章,李沧桑

利用太阳能生产合成气    郭景芝

煤制合成气及合成油的经济性探讨    张福琴,王立生,杨维军

合成气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及其利用技术    欧阳朝斌,赵月红,郭占成

合成气装置冷却器腐蚀原因及对策    王金顺,高明光

天然气-煤共气化制备合成气热态模拟    欧阳朝斌,段东平,郭占成,宋学平,于宪溥

固定床中天然气与煤联合气化制合成气反应过程的实验研究    宋学平,郭占成

合成气的工业应用与催化剂研究进展    范济民;杨怀旺;申峻;王志忠;

能源转化中的催化作用——合成气中枢及有关催化技术    徐恒泳;葛庆杰;李文钊;

合成气化学的产品及反应路线优化    肖文德;袁渭康;

合成气净化催化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周晓奇;

模拟生物沼气制合成气催化反应工艺的研究    孙道安;季生福;郎宝;

低温等离子体用于甲烷和二氧化碳制备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李振花;夏满银;王保伟;许根慧;

生物质催化气化制取合成气的研究    王铁军;常杰;崔小勤;张琦;付严;

合成气甲烷化镍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谭静;王乃继;肖翠微;周建明;李婷;

甲烷制合成气透氧膜反应器研究    朱德春;刘卫;陈初升;

甲烷制合成气透氧膜反应器研究    朱德春;刘卫;陈初升;

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合成气    何方;黄振;李海滨;

碳氢基合成气制燃油将实现产业化    李军

共同研发煤制合成气转化新方法    记者 栗清振

壳牌参与研发合成气转化新方法    班健

合成气深度净化让硫“微乎其微”    记者 李东周

天然气制备合成气有了新工艺    陈敬农 通讯员 杨晓萍

壳牌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签合作协议    记者 秦京午

让二氧化碳回收有利可图    特约记者 杨春雨

国内首套裂解焦油气化生产合成气装置试车成功    通讯员 谢文艳 刘秋雁

制合成气装置用抗金属粉末化合金的开发    廖建国

IGCC:驯化最脏的能源    记者 许可新

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姬涛

生物质催化气化定向制备合成气过程与机理研究    成功

合成气制低碳醇碳化钼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瑙莫汗

镍基催化剂上甲烷临氧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    郭建忠

化学链蒸汽重整制氢与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祝星

双旋流合成气非预混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郭培卿

煤/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燃烧特性的激光诊断研究    杨丽

生物油重整合成气的制备及其用于生物燃料合成的研究    徐勇

甲烷部分氧化同时制取乙烯和合成气的研究    张海丽

多旋流合成气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宋权斌

煤高效制合成气装置的模拟研究    陈清军

甲烷联合重整三重整制合成气的热力学分析    孙迎

多联产系统中利用不同原料制备合成气的研究    王巧荣

双旋流合成气加湿扩散燃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谢岳生

煤与生物质气化合成气制费托油燃料的工艺研究和过程设计    张伟鹏

吉化化肥厂合成气装置的优化改造    曲广杰

生物沼气联合重整制合成气催化剂制备及反应工艺的研究    孙道安

热等离子体重整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制合成气研究    兰天石

生活垃圾发酵气催化转化制合成气新型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黄丙耀

富氢合成气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杨天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