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系和Pd系催化剂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0:26
热度: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系和Pd系催化剂性能研究【摘要】: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OM)方法因具有反应速率快、能耗低,可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生成的合成气H_2/CO的比例为

【摘要】: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OM)方法因具有反应速率快、能耗低,可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生成的合成气H_2/CO的比例为2,可直接用于甲醇及费-托合成等优点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结合XRD、BET、TPR和分散度、TG-DTA、拉曼光谱、SEM、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Ni、Pd系催化剂制备工艺、改性剂和改性效应、催化性能,并进行工业化初探,为POM催化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Ni系催化剂的研究表明,对于以α-Al_2O_3为载体的Ni基POM催化剂,Ni的最优负载量是10%;载体比表面有一个阈值,即4.042m~2/g,当比表面大于阈值后,载体的孔容、孔径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孔容、孔径的增大可使反应物和产物扩散速度增大,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本实验中得出需要载体孔容Vt≥0.0160cm~3/g,孔径Dp≥13.08nm。S_(micro)/S_(BET)能很好反映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的影响规律,当S_(micro)/S_(BET)≤37.79%时,催化剂的活性较好;助剂CeO_2-ZrO_2改性催化剂能有效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机械混合、分子混合和原子混合三种不同的载体混合方式中,机械混合载体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抗积炭性能最好,主要是因为机械混合样品中Ni-Al_2O_3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抑制活性组分的烧结和积炭,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Pd系催化剂的研究表明,以CeO_2-ZrO_2为载体能减少活性组分Pd的负载量,并能提高POM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可归因于CeO_2-ZrO_2载体能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和CeO_2-ZrO_2中的晶格氧参与反应;还可以提高Pd催化剂的耐高温性能;以机械混合、分子混合和原子混合三种CeO_2-ZrO_2/Al_2O_3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分子混合载体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分子混合样品中金属与CeO_2-ZrO_2接触的界面较大,CeO_2-ZrO_2中的晶格氧能及时消除金属上的积炭。对性能较好的Pd系模型催化剂开展工业化初探研究表明,将CeO_2-ZrO_2以助剂形式与Al_2O_3以摩尔比例1:1混合制得的催化剂,表面吸附的SO_2可形成具有一定氧化性的硫酸盐类,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硫性能。采用金属蜂窝载体,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床层飞温点温度为880℃,低于催化剂焙烧温度950℃,避免了活性中心团聚和载体烧结,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催化剂 铈锆 氧化铝 积炭 金属蜂窝载体 表面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O643.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7
  • 1.1 甲烷的综合利用9-11
  • 1.1.1 甲烷的性质9-10
  • 1.1.2 甲烷的利用途径10-11
  • 1.2 甲烷制合成气技术概述11-13
  • 1.3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研究进展13-16
  • 1.3.1 POM反应机理13-15
  • 1.3.2 POM反应工艺15-16
  • 1.3.3 整体型催化剂的使用16
  • 1.4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体系16-25
  • 1.4.1 活性组分17-18
  • 1.4.2 载体18-19
  • 1.4.3 POM催化剂失活问题19-22
  • 1.4.4 助剂改性22-25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25-27
  • 1.5.1 存在问题及目前研究的热点25-26
  • 1.5.2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26-27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7-33
  • 2.1 原料、试剂和气体27
  • 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27-30
  • 2.2.1 实验装置介绍27-29
  • 2.2.2 粉末催化剂活性评价的反应条件29
  • 2.2.3 整体式催化剂活性评价反应条件29-30
  • 2.2.4 活性评价指标30
  • 2.3 催化剂的表征30-33
  • 2.3.1 比表面的测定(BET)30
  • 2.3.2 物相组成的测定(XRD)30
  • 2.3.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30-31
  • 2.3.4 金属分散度31-32
  • 2.3.5 热重-差热分析(TG-DTA)32
  • 2.3.6 拉曼光谱(Raman)32-33
  • 第三章 Ni/α-Al_20_3催化剂性能研究33-48
  • 3.1 Ni基催化剂负载量的研究33-36
  • 3.1.1 不同负载量Ni基催化剂的制备33
  • 3.1.2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33-34
  • 3.1.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34-35
  • 3.1.4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35-36
  • 3.1.5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36
  • 3.2 α-Al_20_3 载体性能对Ni催化剂性能的影响36-47
  • 3.2.1 载体样品制备37
  • 3.2.2 不同α-Al_20_3 制得Ni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37-39
  • 3.2.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39-41
  • 3.2.4 载体孔织构分析41-42
  • 3.2.5 载体的孔织构对POM活性的影响分析42-47
  • 3.3 本章 小结47-48
  • 第四章 Ni基催化剂载体改性效应研究48-75
  • 4.1 不同助剂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48-60
  • 4.1.1 催化剂的制备48-49
  • 4.1.2 催化活性评价结果49-51
  • 4.1.3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51-52
  • 4.1.4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52-54
  • 4.1.5 载体孔织构表征(低温N_2 气吸附)54-55
  • 4.1.6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55-57
  • 4.1.7 热重-差热结果(TG-DTA)57-60
  • 4.2 助剂CeO_2-ZrO_2 最佳负载量确定60-62
  • 4.2.1 催化剂的制备60
  • 4.2.2 催化剂活性评价60-62
  • 4.2.3 助剂负载量对催化活性影响因素的分析62
  • 4.3 助剂CeO_2-ZrO_2 加入方式对Ni基催化性能的影响62-74
  • 4.3.1 不同混合方式催化剂样品制备63-64
  • 4.3.2 催化剂活性评价64-66
  • 4.3.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66-68
  • 4.3.4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68-69
  • 4.3.5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69-70
  • 4.3.6 助剂CeO_2-ZrO_2 加入方式对催化剂积炭的影响分析70-74
  • 4.4 本章 小结74-75
  • 第五章 Pd基催化剂性能研究75-99
  • 5.1 Pd基催化剂负载量研究75-79
  • 5.1.1 催化剂制备75-76
  • 5.1.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76-77
  • 5.1.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77-78
  • 5.1.4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78-79
  • 5.2 CeO_2-ZrO_2 与Al_2O_3 载体对Pd基催化剂性能影响分析79-86
  • 5.2.1 催化活性的比较79-80
  • 5.2.2 比表面(S_(BET))分析结果80-81
  • 5.2.3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81-82
  • 5.2.4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82
  • 5.2.5 Pd基催化剂耐高温性能影响分析82-86
  • 5.3 助剂CeO_2-ZrO_2 加入方式对Pd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86-92
  • 5.3.1 催化剂样品制备86
  • 5.3.2 催化活性的比较86-88
  • 5.3.3 催化稳定性的比较88-89
  • 5.3.4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89-91
  • 5.3.5 比表面(S_(BET))分析结果91-92
  • 5.3.6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92
  • 5.4 Pd催化剂抗积炭能力研究92-98
  • 5.4.1 Pd催化剂热失重-差热(TG-DTA)表征结果93-95
  • 5.4.2 催化剂积炭物种分析95-96
  • 5.4.3 Pd催化剂抗积炭能力影响因素分析96-98
  • 5.5 本章 小结98-99
  • 第六章 Pd基POM催化剂工业化研究初探99-108
  • 6.1 Pd基POM催化剂抗硫中毒性能研究99-103
  • 6.1.1 Pd基POM催化剂制备99-100
  • 6.1.2 Pd基POM催化剂抗硫中毒实验研究100-103
  • 6.2 金属蜂窝负载Pd催化剂性能研究103-107
  • 6.2.1 金属蜂窝负载Pd催化剂制备103-104
  • 6.2.2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飞温问题分析104-106
  • 6.2.3 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106
  • 6.2.4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106-107
  • 6.3 本章 小结107-108
  • 第七章 结论108-110
  • 参考文献110-120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120-121
  • 致谢12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膜反应器中的甲烷转化反应    董辉,邵宗平,熊国兴,佟建华,刘盛林,杨维慎

流化床反应器中Ni/γ-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季亚英,李文钊,徐恒泳,陈燕馨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载体及助剂对Ni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余林,袁书华,田久英,王升,储伟

Ni与Al_2O_3相互作用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Al_2O_3催化剂上积炭性能的影响    吴廷华,李少斌,严前古

稀土Ce对制合成气用Ce-Ni/Al_2O_3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宋一兵,余林,孙长勇,叶飞,方奕文,林维明

CeO_2和Co_3O_4助剂对镍基催化剂上CH_4积碳和CO_2消碳性能的影响    杨咏来,李文钊,徐恒泳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Ⅱ.镍系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褚衍来,李树本,林景治,顾靖芳,杨英兰

利用积炭法研究稀土对催化剂镍表面活性的影响    关毅,秦永宁,张鎏,梁珍成,齐晓周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原位时间分辨IR光谱和Raman光谱表征    万惠霖,翁维正

三氧化二铝含量对Ni/Zr_(0.4)Ce_(0.6)O_2-Al_2O_3催化剂的CH_4-CO_2重整反应性能影响    李春林,卞国柱,伏义路,刘涛,谢亚宁,胡天斗

天然气化工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德春;

两种铈锆-氧化铝载体对载Pd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房师平,陈宏德,田群

浅议我国天然气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李长江;雷李军;

Ni/α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水蒸气重整本征动力学    王金刚,杨立英,刘辉,李成岳

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CO_2重整CH_4反应用镍基催化剂的影响    郭芳;许俊强;储伟;

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的要点    谢天;张务实;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固定床反应器的热波研究    金荣超,陈燕馨,李文钊,陈美龙,于春英,江义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_2O_3助Ni/MgAl_2O_4催化剂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载体及助剂对Ni系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余林,袁书华,田久英,王升,储伟

Ni与Al_2O_3相互作用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Al_2O_3催化剂上积炭性能的影响    吴廷华,李少斌,严前古

In掺杂的ZnO纳米棒的共振Raman光谱研究    赵婧;闫小琴;张跃;

CO/Ce_(0.5)Zr_(0.5)O_2催化剂的制备及甲烷部分氧化研究    余长林;胡久彪;翁维正;陈喜蓉;舒庆;周小春;

镍基上CH_4-CO_2重整中[OH]与[O]催化的量化研究    徐文媛;龙威;杜瑞焕;李敏;孙世俊;

镍基催化剂在甲烷化过程中积碳的研究    徐超;王兴军;胡贤辉;陈雪莉;王辅臣;

镍整体型催化剂催化甲烷自热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研究    秦海莉;王亚权;赵玉云;李云华;洪学斌;

C4烯烃转化制低碳烯烃过程中催化剂积炭物种的研究    王焕茹;吉媛媛;满毅;崔爽;赵曦;

熔融盐中用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合成气技术及其热力学分析    魏永刚;王华;何方;辛嘉余;

中国沼气产业化途径与关键技术    庞云芝;李秀金;

晶格氧部分氧化甲烷制取合成气的基础研究    魏永刚

稳健回归技术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包鑫

流化床中甲烷临氧自然重整的镍基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研究(附: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初探)    高静

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研究    李菁

Ni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张安杰

透氧膜反应器焦炉煤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    杨志彬

微细通道内甲烷湿空气低温自热催化重整反应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赵柳洁

汽车尾气净化低温起燃催化剂研究    贺小昆

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过程转化炉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    郭文元

非热等离子体促进甲烷活化转化的研究    黄亮

燃气轮机化学回热循环燃料转化技术研究    徐长松

Mo,W/HZSM-5催化剂的活性中心结构及甲烷活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邢双英

合成气制天然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    胡贤辉

基于J-103H催化剂的合成气甲烷化研究    徐超

烃类蒸汽转化制氢气工业生产装置的扩能    周书飞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重整甲烷制氢的研究    钟犁

轴向固定床反应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魏刚

两步法蒸汽重整制氢与合成气用铈基氧载体的性能研究    祝星

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已烷工艺及催化剂改性研究    孔祥鹏

炭基催化体系下CH_4-CO_2重整反应活性的研究    李彦军

稀土氧化物对镍的分散作用及镍催化剂的甲烷化活性    吴大新,朱卉,郭慎独

重稀土助剂改善甲烷水蒸汽转化催化剂抗析炭性能的机理研究    刘光明,邱发礼,郭慎独

La_2O_3对天然气蒸汽转化Ni/α-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胡泽善,张量渠,郭慎独

Ni整体型催化剂大空速甲烷自热氧化制合成气    王亚权

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固定床反应器的热波研究    金荣超,陈燕馨,李文钊,陈美龙,于春英,江义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_2O_3助Ni/MgAl_2O_4催化剂    张兆斌,余长春,沈师孔

超细镍基催化剂上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Ⅰ.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    许峥,张鎏,张继炎,张军社

新型混合导体透氧膜的制备及其在甲烷转化反应中的应用    丛铀,邵宗平,杨维慎,董辉,熊国兴,林励吾

不同前驱物对Ni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影响    季亚英,李文钊,徐恒泳,陈燕馨,于春英,于丰云

膜反应器中的甲烷转化反应    董辉,邵宗平,熊国兴,佟建华,刘盛林,杨维慎

负载双金属Pd催化剂催化氢解脱卤反应    杨建国,于心玉,叶生荣,刘月明,何鸣元

国外专利文献    吴英;

《分子催化》第21卷(2007年)总目次    

碱金属对铜系低变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周莲凤;

有机溶胶法制备Pt/C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廖世军;谌敏;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周涛;刘少光;唐名早;陈成武;徐玉松;吴进明;

2009年催化学报第30卷卷目次    

硫酸生产用催化剂检测标准与质量监测探讨——以钒催化剂为例    耿孝玲;刘海生;

SAC-2000催化剂在丙烯腈装置的工业应用    王效斗;

高分散Ni/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裂解汽油一段加氢性能    梁顺琴;龚光碧;吴杰;康宏敏;常晓昕;颉伟;钱颖;

稀土掺杂对煤制合成气用铜锰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武芳;何润霞;智科端;刘全生;

WC对PEMFC用Pt/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    张生生;朱红;张宁;康晓红;郭洪范;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邢巍;陆天虹;

不同微观结构纳米碳纤维负载铑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于泓;隋志军;李平;周静红;周兴贵;袁渭康;

加氢裂化阻垢剂对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王凤来;杜艳泽;刘昶;

制备条件对MoP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周桂林;蒋宗轩;应品良;李灿;

助剂对异构合成ZrO_2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祝智慧;贺德华;

羟基新戊醛加氢制新戊二醇催化剂的研究    宁春利;王剑;张猛;施凯敏;张春雷;

金属氧化物组合改性HZSM-5/Al_2O_3催化剂对加氢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杨晓宇;王祥生;马安;刘民;袁景利;陈立东;靳凤英;龙化云;郭新闻;

Ag,Zr,Ce化合物对V-Ti系苯酐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盛丁杰;王刚;赵彦霞;罗国庆;卢灏;吴保军;

湖南建长:生产世界一流催化剂    本报记者 曾敏学

FF-36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开发成功    郑伟

SHP-01F催化剂可增效益3000万    欧阳丹 蒋帮勇

用创新“催化”催化剂市场    本报记者 梁晓云

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性能优良    黄海涛

瞄准市场 超前研发    左佳齐

美国铜企业———菲尔普斯道奇公司    李建会

青涩PD用药市场慢热    王萌 蔡德山

日开发生产纳米氧化铝的工业方法    罗海基

NI最新推幽射频矢量信号分析仪和矢量信号发生器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系和Pd系催化剂性能研究    张青蔚

高温Pd基密偶催化剂用于汽车冷启动尾气消除的研究    王刚

Ni金属催化剂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研究    洪学斌

Ni催化剂催化乙醇重整制氢的研究    王文举

微波辐射下耐硫型Pd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在一步法合成二甲醚中的应用    褚睿智

序列线性规划移动限搜索策略及结合输入整形的PD控制研究    李瑞川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阳极Ni基催化剂研究    唐道平

Ni基催化剂上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    张安杰

辉光放电和射频放电等离子体制备Pd催化剂及性能研究    李亚男

Ni合金相图、相平衡及相变的热力学研究    熊伟

甲醇、二甲醚共进料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郭锐华

铝基Pd与Ni催化剂生物质气催化燃烧的实验研究    秦晓楠

NI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张梦玮

炭载Pd-Ni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    高艳伟

重整重芳烃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    何龙

纳米金催化剂上三种重要化学反应过程的机理研究    刘晓明

空心微球化学镀Ni和FeNi工艺及机理研究    汪超

Pd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祝丽丽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d基阴极催化剂的研究    潘瑜

钨基催化剂上辛烷异构化的研究    孙丽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