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1960-2009年朝阳市气候暖干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56:39
热度:

1960-2009年朝阳市气候暖干化研究【摘要】: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是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探讨辽宁朝阳地区气候变化趋势,是研究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19

【摘要】: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是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探讨辽宁朝阳地区气候变化趋势,是研究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1960-2009年辽宁省朝阳市气温和降水资料,对近50年来朝阳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朝阳地区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最高年份大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1970年以来,该区平均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季平均降水量也呈显著减小趋势,其中夏季减小趋势最为明显,降水量的线性趋势率达-1.51 mm/a。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使辽宁朝阳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辽宁朝阳 气温 降水量 气候暖干化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多年来,人们在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对我国气候变化规律做了不少研究[1-3]。指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渐趋干旱。干旱是世界范围内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干旱出现的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近50年辽宁朝阳地区气温与降水趋势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梁群;张国林;

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    张先恭,李小泉

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陈隆勋,朱文琴,王文,周秀骥,李维亮

60年来中国农业干旱时空演替规律研究    陈方藻;刘江;李茂松;

东北地区降水日数、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年代际变化    孙凤华;杨素英;任国玉;

合肥城市热岛变化特征研究    黄雅丽;邓斌;杨书运;严平;张平;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回顾与展望    朱学群;刘音;顾凯平;

信宜市早稻气象条件分析    梁冰;潘柱;常国旭;梁兆钦;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白鸣祺;高永刚;王芳;

辽宁省盘锦市近40年气温特征分析    员影;

湖南大雾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姚蓉;戴泽军;傅承浩;陈静静;刘剑科;

哈尔滨降水变化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矫玲玲;王庆余;唐凯;任丽;金磊;

信宜市气候变化及其对荔枝单产的影响    潘柱;李书桂;于文杰;梁冰;黄建林;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东部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何太蓉;庄红娟;刘存东;

1957~2007年辽宁中部地区温度·降水变化以及大风·雷暴·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次分析    王美娜;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漯河市近53年气候变化特点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江清霞;惠付梅;葛战旗;董羽仑;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影响    邹亚飞;周益林;段霞瑜;

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张海滨;

地质环境及其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思考    晏鄂川;谭立勤;唐辉明;

贵州夏季气温分区变化特征    陈静;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    谢荣庆;

伊春市近45a气候变化分析    张福娟;张春芬;候丽平;王志霞;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现代冰川进退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    苏珍;王志超;

近40年来中国的降水量、雨日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及与全球温度变化的关系    王大钧;陈列;丁裕国;

多陆面模式、多驱动场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及结果集成    刘金婷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长白山典型树种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    高露双

雅鲁藏布江流域关键水文要素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张小侠

中国年代际干旱趋势转折及预测    章大全

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    孟万忠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波包传播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肖天贵

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    郝立生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的演变与中国东部旱涝分布    李茜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的变化    李巧媛

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    王雪峰

石家庄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    卞韬

安徽省“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碳收支估算及其特征研究    孙秀丽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李晓曼

太白山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气温的响应    张善红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中国春季气候的影响    邵太华

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区域植被绿期和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赵鲁青

国际气候制度及其贸易措施框架研究    闫碘碘

中国近60年温度和高度探空资料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研究    吴茜

甘肃省1959-2006年气候及主要河流径流特征分析    胡清静

聊城市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衣霞;贾斌;王健;李怀民;杨继安;曹伟;

中国东北地区及不同典型下垫面的气温异常变化分析    孙凤华,任国玉,赵春雨,杨素英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    龚道溢,韩晖

近百年来我国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周期    屠其璞

近50a东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贾小龙,王谦谦,周宁芳

近几十年中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    严中伟,杨赤

我国西北地区近50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

1951~2002年中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唐红玉;翟盘茂;王振宇;

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    张先恭,李小泉

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气候分析    孙力,安刚,丁立,沈柏竹

灰色系统理论在降水量、气温超长期预测中的应用    杨德伟,卓景愉,郑维,唐风兰

河南省气候概况及农业气象灾害    付祥建;刘伟昌;刘忠阳;马振生;

霍林郭勒地区近33年气候变化浅析    孟庆江;

近三十年来厦门市气候的变化    李文勇;

安庆市多年气象数据定量分析    刘玲;张庆国;陈庭甫;秦小林;

近35年来合肥市气候变化研究    彭洋;

卫辉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刘爱华;王兵;李吉州;

柴达木盆地气温降水的长序列变化及与水资源关系    傅小城;王芳;王浩;段水强;

长江三角洲近46a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    潘敖大;王珂清;曾燕;谢志清;苗茜;

利用古松年轮资料重建榆林气候的尝试    李兆元;杨文锋;吴素良;董亚非;

雷达-雨量计-粒子激光探测仪联合估测降水量业务系统    房彬;班显秀;

TRMM产品3B43的中国区域降水气候特征评估    崔绚;周波涛;周江兴;梁有叶;

1961-2005年淮河流域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卢燕宇;吴必文;田红;孙维;

21世纪河南省未来情景预估    潘攀;

清丰多时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徐巧真;刘伟;毛桂萍;时凤云;

泰州市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沈良芳;刘方;高荣斌;王海青;

WRF模式系统对一次暴雨降水模拟的研究初探    顾莹;束炯;伍华平;

长江中下游5-8月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翟景秋;孔玉寿;李艳兵;

青藏高原春季600hPa温度与我国东南地区5-6月降水异常的统计分析    杜萌萌;李新周;

基于蒸发互补关系的我国过去50年水文趋势分析    丛振涛;倪广恒;杨大文;

北京迎来“迟到”的雪    记者 张淼淼

可可西里和三江源今年水量充足    通讯员 刘海平 王彬

昨日我市最低气温创历史极值    实习记者 图格拉格 通讯员 吴歆彦

暴雨中倾情坚守    本报记者 詹璐 通讯员 林文卿

湘江湘潭段水位24小时涨4.87米    陈宁 李丹 刘奕梅 陆杰航

和田:“这几天把几年的雨都下了”    记者 毛咏

天气近期不会转暖    记者 张燕

上月全疆气温创40年同期最高    特约记者 郭继萍

这个冬天可能有点冷    记者 钟国华 通讯员 田桂珍

湘西降水持续不足 防旱形势不容乐观    省气象科研所 陆魁东

越南降水量的气候学特征分析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场的关系研究    梁俊明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    樊红芳

基于GIS & RS的长江流域区域地表水循环研究    薛根元

华北回流天气的多尺度结构特征    张守保

华北汛期降水的多尺度变化及其大尺度降水条件的演变研究    刘海文

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    宋连春

夏季亚洲中高纬度地区阻塞高压与中国强降雨的关系及其活动机理研究    李峰

副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夏季旱涝的影响研究    韩荣青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新疆近45年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    胡春丽

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杨明

长江中上游降水空间分析的逐步插值方法    孙琪

基于DEM的松花江流域降水量插值研究    韩庆红

春季青藏高原热源的气候特征及其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关系的研究    王群

上海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谢济善

云顶亮温与义乌市降水关系研究    张婷

中国西北地区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影响因子研究    魏锋

局地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对气候要素的影响研究    朱西存

山西省近45年地面气候变化及其城市化影响研究    郭雪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