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泥河水库夏季水–气界面甲烷通量日变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48:00
热度:

泥河水库夏季水–气界面甲烷通量日变化研究【摘要】:为研究东北地区灌溉型水库的甲烷日排放特征,试验采用静态浮箱法于2008年7月测定了泥河水库水–气界面的甲烷通量.结果发现,泥河水库

【摘要】:为研究东北地区灌溉型水库的甲烷日排放特征,试验采用静态浮箱法于2008年7月测定了泥河水库水–气界面的甲烷通量.结果发现,泥河水库夏季甲烷平均排放通量为13.48 mg/(m2.h);夜间(21:00)甲烷排放最低,日间(5:00和9:00)最高.不同时刻的甲烷通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2,1:00的甲烷排放通量显著低于5:00和9:00的甲烷通量.泥河水库出水口、库中心和进水口的甲烷通量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甲烷通量与总氮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温、水温、水中总有机碳、水中溶解有机碳、总磷、水深、风速、溶氧等环境因子均未达到显著相关.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关键词】泥河水库 甲烷通量 日变化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DL09BA17)
【分类号】:X832
【正文快照】: 甲烷是大气中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辐射强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1],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水库不断向大气排放甲烷的观测结果,引起了各国学者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由于影响水库甲烷排放的因子很多,例如有机质含量、温度、水质等[2],因此监测不同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温度降低对产甲烷效能的影响    张冰;孔德勇;路阳;

猫跳河流域梯级开发水库夏季甲烷排放研究    杨妍;刘丛强;吴攀;刘小龙;

乌梁素海湖泊湿地植物区甲烷排放规律    段晓男;王效科;陈琳;牟玉静;欧阳志云;

北京密云水库甲烷排放通量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萌;李红丽;雷霆;周延;吕偲;李丽;雷光春;王景仕;卢小刚;

扎龙芦苇湿地生长季的甲烷排放通量    黄璞祎;于洪贤;柴龙会;柴方营;张万峰;

中国寒区湿地研究进展    谭雅懿;王烜;王育礼;

遥感技术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冉慧;邢立新;潘军;黄舒城;尤金凤;张淑燕;

基于MODIS数据的东北亚森林时序变化分析    付安民;孙国清;过志峰;王殿中;

土壤二氧化碳通量原位测定方法及装置    高程达;孙向阳;曹吉鑫;栾亚宁;郝虎东;李泽江;唐青云;

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剖面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    高程达;孙向阳;张林;李志刚;阿拉塔;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进展与问题    常顺利,杨洪晓,葛剑平

华北山地阳坡中生灌草植被对CO_2浓度和温度变化的光合响应    林栋;吕世海;冯朝阳;马晖玲;刘立成;赵小强;

扎龙湿地5月份水—气界面CO_2通量    黄璞祎;于洪贤;吕东珂;马成学;张万峰;

湍流微气象观测的印痕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拓展    蔡旭晖;

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NPP的遥感模拟与分析    江洪;汪小钦;孙为静;

海洋溢油污染生态损害评估研究    刘伟峰

海洋生态本体的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    熊晶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中国近海典型海域溶解无机碳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高学鲁

长江口与胶州湾海水有机碳的分布、来源及与氮、磷的耦合关系    李宁

内蒙古羊草草原碳通量观测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郝彦宾

岷江上游森林碳储量特征及动态分析    张国斌

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CO_2浓度和土壤CO_2通量    高程达

内蒙古高原湖泊碳(氮、磷、硅)的地球化学特征    吕昌伟

桑沟湾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张朝晖

沼气池正常产气七要素    焦瑞莲;

玉米芯发酵法生物制氢    张淑芳;潘春梅;樊耀亭;侯红卫;

低温条件下的甲烷生成与嗜冷产甲烷古菌研究进展    袁敏;胡国全;

乌江流域梯级水库入出库河流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时空分布    郭艳娜;冯新斌;闫海鱼;钱晓莉;孟博;姚珩;

三峡库区沿江堆存垃圾浸泡污染物COD溶出规律研究    王里奥,林建伟,刘元元,黄川,熊忠

海南岛和厦门红树林湿地CH_4排放的时空变化    叶勇,卢昌义,林鹏

贵州百花湖分层晚期有机质降解过程与溶解N_2O循环    王仕禄,刘丛强,万国江,陶发祥,李军,朱兆洲,吕迎春

西南峡谷型水库的季节性分层与水质的突发性恶化    王雨春,朱俊,马梅,尹澄清,刘丛强

农业面源污染对贵州省水库影响的初步分析    石庆;夏晓树;

贵州喀斯特水库红枫湖、百花湖p(CO_2)季节变化研究    吕迎春;刘丛强;王仕禄;徐刚;刘芳;

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赵小杰;赵同谦;郑华;段晓男;陈法霖;欧阳志云;王效科;

我国农田土壤的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宋文质,王少彬,苏维瀚,曾江海,王智平,张玉铭

太湖湖滨带秋、冬季CH_4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王洪君;王为东;卢金伟;杨龙元;尹澄清;

天津市PM_(10),PM_(2.5)和PM_1连续在线观测分析    黄鹤;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吴彬贵;

西径山森林公园夏季空气负离子日变化    高铭聪;蒋文伟;金竹秀;郭慧慧;梅艳霞;

睡莲净水效果与生理特性的日变化关系    赵丰;黄民生;卢晓明;张勇;

夏季长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及其对大气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张璐;杨修群;汤剑平;房佳蓓;孙旭光;

沈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    刘雅婷;彭跃;白志鹏;张宝生;史建武;赵丽娟;

广州人为热初步估算及敏感性分析    王志铭;王雪梅;

天津滨海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王莉莉;王跃思;吉东生;辛金元;胡波;王万筠;

静态箱法在甲烷排放及稻田甲烷减排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王维奇;雷波;李鹏飞;赵娜;林德华;

气象条件对地下煤火浅层温度的影响    刘晓晨;武建军;刘明;蒋卫国;顾磊;

兰州远郊区黑碳气溶胶浓度特征    张磊;张镭;张丁玲;赵世强;黄建平;张武;史晋森;

秋冬季节长江三角洲大气细粒子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张凯;柴发合;张新民;段宁;陈义珍;王淑兰;王振奎;岳婷婷;马晓溪;

上海春节期间气溶胶细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    张敏;王雪梅;陈建民;

杏叶片水势的日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金光;

中山陵异龄复层混交林群落中深山含笑的光合特性    何开跃;杨统一;李晓储;徐海兵;

温室小气候对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分析    金志凤;袁德辉;冯涛;景元书;张寒;

地基GPS遥感观测北京地区水汽的变化特征分析    柳典;刘晓阳;

泰山春季臭氧污染特征    边智;李杰;王喜全;POCHANART Pakpong;王自发;

鱼腥草光合特性日变化的研究    吴成就;蒋向辉;李胜华;魏鳞;黄星群;伍贤进;

孟津县历史极大风速推算及其气候特征分析    姬鸿丽;禹东晖;雪原;李倩倩;张丽娟;张俊杰;

白桦林土壤CO_2释放通量研究    林丽莎;李向义;王跃思;韩士杰;

引呼入泥实现秋水春用    张良 记者 叶滨

无心交易 热议来年    海天

资金趋于宽松短期品种活跃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张亚非

如何让病毒“随风而逝”?    严春银

改在基层 变在工程    唐平

股市上涨加速 跨期存在机会    中诚期货供稿陈东坡

北京天气有利于奥运    

水体溶氧变化规律    史为良

快报:电力不足催涨国内豆油市场    

做依法办事的“明白人”    廖可铎

栓皮栎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    谢会成

超级稻对光逆境的适应和光能转化特点    李霞

广东省温泉宾馆室内空气质量研究——室内氡水平研究    宋刚

20种湿地植物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韩志国

黄河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CO_2、CH_4通量研究    孙步功

人参、西洋参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徐克章

玉竹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徐践

半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地气相互作用研究    涂钢

部分城市绿化树种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响应    梁淑英

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特征及冠层上方碳通量的模拟    张雪松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3种温室气体通量日进程特征    胡智强

梅雨锋急流暴雨日变化的地理原因研究及地形对低空急流日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罗建英

调控源——库关系对人参叶片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日变化的影响    陈展宇

南海SST日变化特征及夏季风爆发对SST日变化的影响    臧楠

西南低涡移动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    李煜

泥河水库水—气界面CO_2通量研究    吕东珂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及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徐洪灵

黄瓜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运转特征研究    蒋亚华

黄金梨和鸭梨光合特性的研究    王振磊

三种木兰科树种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    乐义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