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8:42:42
热度: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摘要】:在四川盆地2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3 a 6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微生物碳,矿化

【摘要】:在四川盆地2种不同母质的土壤上,通过3 a 6季作物的田间试验,研究作物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N、P、K,土壤活性碳,微生物碳,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免耕和旋耕均可提高土壤全N,全P,全K,有效N、P、K,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作物秸秆还田旋耕比秸秆还田免耕更能改善土壤有效碳库质量,土壤活性碳、微生物碳、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5.81%~31.76%、33.87~39.33%、15.42%~21.56%和4.03%~21.13%。相关性分析表明,运用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表征土壤养份及碳素动态变化比土壤有机碳更具灵敏性。 【作者单位】: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秸秆还田 免耕 土壤养份 碳素形态 碳库管理指数
【基金】: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5B04)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04BA520A14C15)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稻田作物秸秆还田少免耕有利于土壤碳固定,使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含量提高。土壤有机碳是矿化分解、合成的平衡结果,当土壤肥力达到一定水平或有机质含量超过一定数量后,二者之间不完全成正相关,实际上存在有机碳的质量问题[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全碳的比值,作为土壤碳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李琳;李素娟;张海林;陈阜;

施肥对土壤不同碳形态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沈宏,曹志洪,徐志红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徐明岗;于荣;孙小凤;刘骅;王伯仁;李菊梅;

不同有机肥料对土壤生物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影响    倪进治,徐建民,谢正苗,唐才贤

灌木林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比较研究    徐秋芳,姜培坤,沈泉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

表征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的研究进展    杨瑞吉,杨祁峰,牛俊义

培养条件下CO_2对施入玉米秸秆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关松;窦森;王玉珍;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测定方法与应用    吕国红;周广胜;周莉;贾庆宇;

雷竹高效栽培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姜培坤,周国模,徐秋芳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    姜培坤

毛竹林集约经营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演变    周国模;徐建明;吴家森;姜培坤;

集约经营板栗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徐秋芳;姜培坤;邬奇峰;王纪杰;吴家森;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的比较    朱志建;姜培坤;徐秋芳;

侵蚀影响下土壤碳和养分空间变化及其过程模拟    朱远达;张光远;蔡强国;丁树文;

土壤有机质的功能及其可持续管理    张旭东;诸葛玉平;解宏图;何红波;梁超;王晶;

长期施肥条件下紫色土—小麦系统中钾素利用的研究    熊明彪

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    徐秋芳

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淑平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    张旭辉

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    黄雪夏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易变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谢锦升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    周国模

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王泽港

耕种方式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影响的研究    张国盛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生态特性研究    龚伟

贵州茂兰岩溶山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及对土壤质量的响应    莫彬

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于荣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碳库及土壤碳形态    刘艳丽

CO_2和O_2浓度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    于水强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    国秀丽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碳库空间变异与储量研究    贾宇平

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碳、氮、磷库特征及迁移性的影响    张英

施用处理秸秆对土壤供氮特征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张娟

水力侵蚀对土壤中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过程的空间模拟    朱远达

沙质荒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    崔燕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严洁,邓良基,黄剑

耕作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贾树龙,孟春香,任图生,杨云马

旱地作物免耕垄作土壤供肥性能研究    官会林;沈有信;段庆钟;

四川盆地稻茬麦免耕栽培增产机理研究    袁礼勋,黄钢,余遥,赵玉庭,宋治世

土壤水对降水和地表覆盖的响应    张秋英,李发东,欧国强,宋献方,张万军

陕西渭北旱塬苹果种植分区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刘贤赵,宋孝玉

不同覆盖条件下春玉米田耗水特征及提高水分利用率研究    樊向阳,齐学斌,郎旭东,高胜国,赵辉,王景雷

秸秆覆盖对降雨入渗影响的试验研究    刘立晶,高焕文,李洪文

土壤管理方式对李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张猛,张健,廖尔华

AR模型在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中的应用    刘洪斌,武伟,魏朝富,谢德体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水分状况、土壤温度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杜新艳;杨路华;脱云飞;高惠嫣;张振伟;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种植体系氮肥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吴永成

次生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研究    李玉武

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呼吸和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齐志勇

长期秸秆还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的研究    孙伟红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和褐潮土肥力的影响研究    宋永林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潮土某些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夏文建

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    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

稿秆还地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薛惠仙

不同施肥处理对塿土和黄绵土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张付申

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研究    王彩绒,杨学云,张付申

两种还田模式下玉米秸秆分解速率的比较    马永良,宇振荣,江永红,罗维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N矿化的影响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和黄绵土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研究    张付申

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王继红,刘景双,于君宝,王金达

添加莠去津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对外源有机无机物质的动态响应    张超兰,徐建民

不同植被恢复对侵蚀型红壤活性碳库的影响    周国模,姜培坤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陈尚洪;朱钟麟;刘定辉;舒丽;王昌全;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水稻土微形态特征的影响    朱钟麟;舒丽;刘定辉;陈尚洪;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晓凌;陈明灿;张雷;

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李彩华,靳学慧,台莲梅

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范丙全,刘巧玲

秸秆还田循环利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研究    刘定辉;蒲波;陈尚洪;朱钟麟;舒丽;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陈尚洪;刘定辉;朱钟麟;舒丽;王昌全;

黄淮海平原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短期动态研究    朱强根;朱安宁;张佳宝;张焕朝;黄平;杨淑莉;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罗珠珠;黄高宝;张仁陟;蔡立群;李玲玲;谢军红;Guangdi Li;

曲周试区秸秆还田配施氮磷肥的效应研究    牛灵安,秦耀生,郝晋珉,牛新胜

四川盆地秸秆还田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的影响    陈尚洪;刘定辉;朱钟麟;舒丽;王昌全;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推行绿色技术 发展低碳农业    任小平;孙达义;

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李金磊;曹东京;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邹城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孟宪平;张存强;袁伟;

有机肥中养分潜量及其再用的意义研究——以白银市兴电灌区北滩乡为例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芦满济;

科凯生物工程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马建宏;许春香;陈德星;杨步银;袁瑜;

连年秸秆还田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群特性    王小芬;杨洪岩;马静静;李培培;崔宗均;

新朝阳推广免深耕和免耕肥获得成功    记者 朱永坤

机械留高桩喷施除草剂免耕还田    省土肥站供稿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秸秆还田技术措施    毛国强

免耕冲施肥    吕劳富

秸秆还田的好处    冯国明

秸秆还田新技术有望推广    丁玲娜

秸秆还田PK“狼烟四起”    王震波

秸秆还田方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    冯国明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黄淮海平原土壤节肢动物对耕作和施肥的响应    朱强根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不同耕作措施下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罗珠珠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的研究    李春胜

还田秸秆配施外源酶效应研究    韩玮

秸秆还田农户意愿与机械作业收益实证研究    李建政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关中平原田块尺度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及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南雄雄

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酶及细菌多样性影响研究    刘佳斌

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影响的研究    李传宝

关中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研究    孙汉印

高产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秸秆还田效应的研究    夏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