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京津冀治霾“包产到户”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7-09-19 15:33:01
热度:

京津冀治霾“包产到户”9月14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组长、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大气重污染

9月14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组长、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实施方案。

“开展攻关工作首先要做到"说得清"和"让老百姓心里清楚"。”针对如何把脉雾霾病因,李干杰强调,要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掌握防治工作第一手资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

建“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

李干杰指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季空气质量改善不明显,重污染天数居高不下。必须强化科技支撑,找准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和来源,研究更有效的措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大气重污染问题。

从最近两年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京津冀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7.6%,其中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数比例分别为6.8%和3.2%;2016年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3.2%,其中重度污染为7.0%,严重污染为2.2%。

很显然,近两年来,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已初具成效,但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气比例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这些重污染天气主要集中在秋冬季,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环保部门一位负责人讲到,在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气防治方面,地方不敢懈怠,完全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限停产,甚至是在一些关键举措上加码,但仍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因为每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同,雾霾的成因也有差别。

为此,李干杰对开展攻关工作提出要求,强调以攻关项目实施为契机,建立可持续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平台。具体包括:发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技术核心和枢纽作用。联合环保系统和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掌握防治工作第一手资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强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解读等。

有专家指出,此次针对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门确实下了非常大的力气,这次和前几年做的PM2.5(细颗粒物)源解析工作相比,主要是讲加强观测和分析工作。

将提出更精准雾霾治理措施

为找准雾霾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明确要求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从2013年以来,各地已陆续开展PM2.5源解析工作。

2015年4月,在2015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现场会上,环保部指出,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深圳等9个城市已全部完成源解析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主要污染来源,约占85%~90%。

但正如一些行业专家所说,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环保治理力度加大,一些地区大气污染的成因也在发生变化,对于精细化的要求也更高。

上述专家团队专家说,在此前源解析的基础上,需提出更加精准的措施。以北京为例,在此次专家团队分工中,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牵头组织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所、中国环科院和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家队”来落地负责北京的方案研究工作。

郝吉明介绍,北京的方案将按照问题导向、北京特色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来研究制定,边研究、边出成果、边应用。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指出,北京市1998年以来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是卓有成效的,经过近20年的努力,污染的主要来源变化了,需要编制更加准确的污染源清单、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来源解析,对近年来的重污染过程进行解剖和分析,对重污染发生的气象条件、排放特征和应急减排措施进行定量的分析。

郝吉明提出,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精准的应对秋冬季不同类型空气重污染的措施。同时,中长期的空气质量目标需要更加明确和详细,在大数据和环境监测评估技术支撑下形成分阶段的具体治理措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