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新尝试
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新尝试近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内首次开始进行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就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形成机制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继LNG竞价交易后,9月12
近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内首次开始进行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就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形成机制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
继LNG竞价交易后,9月12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内首次开始进行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就我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形成机制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笔者有三点看法。
一是开启交易中心形成天然气价格的新机制。我国明确的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从2005年年底开始,受各种因素影响推进缓慢,且在2013年年底之前,一直沿着“政府模拟市场”的思路推进。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才陆续明确“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结构改革大思路,并在今年不久前印发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做出了框架性的结构改革安排,使天然气产业链竞争性环节的价格由市场决定。按此指导思想,2016年以来,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相关改革明显加快,突出反映在政府对管道输配气价格管理的严格、规范,对天然气本身价格的束缚加快松绑,加大市场主体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但在我国,以2004年年底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正式商业运营为标志,天然气产业链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今后十年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天然气产业链要形成竞争型结构短期内难度较大,我国绝大部分天然气定价还受到政府制定的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的“粘连”,在价格浮动时,天然气生产商或销售商“一口价”,公开、透明度不够,易引发公允性质疑。
现在,继LNG竞价交易后,9月12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内首次进行管道天然气竞价交易,使竞价交易部分天然气的价格形成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进而使长协合同气价格的调整有了更透明的市场价格信号参考依据。
就交易中心而言,未来将通过供求双方充分竞争,承担天然气价格发现功能。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刚推出天然气竞价交易,还处于价格发现的起步阶段,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如受到管道基础设施的限制,还只能按东部、南方等大区分批交易,用户要在所属区域内开展竞价交易,用户入场资格也有限制等;竞价交易以竞买方式起步,每场为单一卖方,特别是目前天然气供应总体吃紧,起步更有利于卖方,且卖方底价还受基准点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的“粘连”等。但是交易中心形成天然气价格的新机制已经起步,随着发展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状态。
二是开启天然气价格灵活调整的新机制。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价格能够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这样才能发挥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尽管近年来通过改革,天然气价格调整的灵活性有了大幅增强,但仍然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突出反映在价格不能及时灵活调整、政府有形之手还过多影响着天然气价格的水平。
根据笔者分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推出天然气竞价交易,尽管起步时更有利于卖方,但只要通过完善制度,天然气生产商和销售商持续并逐步增加在交易中心的竞价交易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竞价交易部分的天然气成交价格便会呈现灵活变化,有升也会有降。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价格信号也将向未进入交易中心的天然气价格传导,并逐步形成稳定的传导机制,政府伸向天然气产业链竞争性环节价格的有形之手便有了收回条件。
除了加快天然气产业链结构改革的步伐等外,在一定时期内,政府应建立制度,确保天然气生产商和销售商持续并逐步增加在交易中心的竞价交易量,并对市场交易规则的建立、规范做好监管。在交易中心交易量较小时,对交易中心的交易服务费尤其应严格控制。
三是开启发挥天然气价格保供作用的新机制。我国天然气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常常在冬季出现用气紧张现象。为应对天然气短缺局面,各地陆续制定了天然气保供应急预案,国家发改委也在每年召开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会,协调天然气保供工作,中国石油等天然气生厂商更是每到用气高峰,承受保供的巨大压力。
由于保供涉及民生、公共、稳定,加之我国天然气调峰能力不足,灵活的价格变化机制不健全,缺乏天然气调峰气价制度,天然气价格机制主要通过LNG供气方式发挥一定的作用,仅在2016年11月后,才开始在部分地区尝试天然气价格的浮动。由于保民生、保重点、保发展任务重,导致一旦用气紧张现象发生,石油企业首先全力增加供应来应对。
通过在交易中心引入并加大天然气竞价交易量,可以更早、更准显示出天然气的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特别是通过价格变化,将天然气调峰气价纳入价格形成机制,引导资源配置,在保供中引入市场机制,使产业链上各方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共同承担保供责任,逐步实现向市场机制主导保供的过渡。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