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焦虑”依然存在
电动汽车“充电焦虑”依然存在去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9万辆,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稳居世界电动汽车市场第一大国。买了电动汽车,能不能用得舒心?能不能“跑&r
去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9万辆,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稳居世界电动汽车市场第一大国。买了电动汽车,能不能用得舒心?能不能“跑”得起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充电。充电桩够用吗?能不能快速充上电?充完电支付是否方便?如今“充电焦虑”是否彻底化解了?
记者:现在充电桩充电方便吗?
北京电动汽车车主:还行吧。
北京电动汽车车主:不算难。
北京电动汽车车主:现在站点挺多的,覆盖面挺广。
一线城市桩多了 车主焦虑还存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前两年抱怨充电难不同,多数北京的车主都表示,现在充电不是最主要的难题了,主要是因为充电桩多了。目前北京的电动汽车有10万多辆,充电桩已经建了9.75万个,基本可以实现1个桩配1台车。从数据上看,北京地区的电动车车桩似乎已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但具体到每个电动汽车车主,情况差别很大,10万的车主只有6万多有自己的私人充电桩,还有3万多车主只能依赖公共充电桩,“充电焦虑”依旧存在。
北京电动汽车车主:因为当时没有固定车位,物业不让装私人桩。就像打游击一样,看到哪儿有桩,哪儿有可以共享的、便宜的,就去充一把。
北京电动汽车车主:停车场也不会专门给你划出一个充电车专用的地方,油车把充电车的车位都给占了。
北京电动汽车车主:有的时候,停车场的停车费比电费,可能得有1比1了。你要充个1小时,停车费再收个10块、15块钱,价格一下就上去了。
充电桩少依然困扰电动汽车发展
北京基本实现了1辆车1个桩,而在全国这个比例却是3辆车1个桩,车多桩少依旧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9月至今,国家接连出台了加快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和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的指导意见,充电桩建设正在全面提速。
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 王延芳:到2020年,要做到郊区县充电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环城区的充电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城区内充电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
与此同时,不少城市通过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合理价格机制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运营。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助理 刘永东:按照国务院制定出台的加快发展充电设施建设意见,到2025年要满足500万辆车的充电任务要求,要新建480万个桩,1.2万个站,是按照1比1的概念来规划的。
刘永东说,虽然现在全国只有100多万辆电动汽车,要达到2020年500万辆的目标,从发展趋势看,是能够实现的。目前急需解决的除了加快建桩速度,还有如何实现充电桩的互联互通,提高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
搭建智慧互联平台 化解充电焦虑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24万个公共充电桩,超过美国、日本、欧洲,位居全球第一位,可实际使用率却只有3%,大部分公共充电桩闲置着。一边是车多桩少,一边却是闲置不用,问题症结出在哪?充电联盟秘书长助理刘永东解释说,这是总体数据和个人感受之间的差别,也是难点所在。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助理 刘永东:它们之间一个匹配问题。比如说我们大量的车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那几个点,但可能我们统计的车桩比3:1,是用全国数据来统计的。
刘永东介绍,目前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充电桩运营商200多家,建的桩和运维系统也都各不相同。国家已经出台统一标准,加强桩的设备接口统一,同时,由国家电网建设的全国智慧车联网平台,已经接入全国75%的充电桩,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平台,促进全国充电桩的互联互通。同时,平台正在北京尝试吸纳个人充电桩介入平台,盘活更多的充电资源。
北京电动车车主肖勇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己的充电桩拿来分享,9个月下来,肖勇共用了1万多度电,其中两成是自用的,八成是30多个分享桩的人用的。扣除电费,还能赚上2000多,自己一年的车位费和充电钱都赚回来了。
互联互通的同时,加强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效率,也是化解充电焦虑的必由之路。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充电设备展上,各大充电桩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最前沿的新技术、新模式,共同破解充电焦虑。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鲁能智能 杨勇:用大功率充电,充电时间更短,十来分钟就能充满,减少了停车位的占用时间,提高了充电设施的效率,增加了运营商的收益。
深圳极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秦传君:我们充电有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的方案,这个方案极好地把新能源的产业链条很好地整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比较优越的成本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湖北能源“走出去”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