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解读
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解读 得益于政策利好,我国海水利用业渐入佳境。国家海洋局今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
得益于政策利好,我国海水利用业渐入佳境。国家海洋局今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国家海洋局规划与经济司副司长沈君表示:“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利用业已成为拉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匹‘黑马’,其壮大为我国海洋经济进一步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个,产水规模118.81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应用规模不断增长,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达1201.36亿吨,新增用量75.70亿吨/年。
海水利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相关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表示,反渗透、低温多效和多级闪蒸是国际上已商业化应用的主流海水淡化技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与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日产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整体技术指标与国际接轨,多套海水淡化装置出口国外。
伴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曾经居高不下的淡化成本如今大幅降低。《报告》显示,海水淡化成本主要由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构成,2016年我国海水淡化成本主要集中在5至8元/吨,包括电力成本、蒸汽成本、药剂成本、膜更换成本等。
海水是重要的资源,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并已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通用做法。
“大力推进海水利用规模化发展,对于节约保护水资源、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司长曲探宙表示,未来,我国将加快推进海水利用的立法和标准制订、修订,继续完善海水利用的技术产品和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海水利用的规模化,开启海水利用示范城市和示范海岛等试点;做好海水利用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海水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强化对海水利用宣传和科普工作,消除公众对海水淡化水作为饮用水的疑虑。
-
一季度风电设备利用小时增加 火电有所下降2024-08-16
-
齐齐哈尔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达2100万千瓦2024-08-16
-
2014年、2015年全国九省(自治区)光伏电站利用小时数对比分析2024-08-1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2024-08-16
-
京津冀融资3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2024-08-16
-
最高215,最低 86,内蒙4月平均利用小时数差别有点大2024-08-16
-
美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开发出柔性超级电容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苹果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00%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美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开发出柔性超级电容2024-08-16
-
财政部:节能减排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不得挪用2024-08-16
-
我国将提高“十三五”期间煤层气开发利用补贴标准2024-08-16
-
粉煤灰利用的突破创新 恒达重塑企业环保新形象2024-08-16
-
陕西省打造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推广示范基地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