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转换动能出新招
武汉经开区转换动能出新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寻找转型发展新动能,布局下一代汽车、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重点引进高端项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改变多年来汽车产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寻找转型发展新动能,布局下一代汽车、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重点引进高端项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改变多年来汽车产业“一枝独大”格局——
长江流经武汉,过军山后,向北拐了一道U形弯。在U形弯内,汉南通用航空机场正紧张建设中。以汉南通航机场为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加紧建设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布局通用航空产业、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近期,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连出“大招”,积极寻找转型发展新动能。
调整结构谋多元
被称为“车都”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汽车产业“一枝独大”。2016年,武汉经开区汽车产量达到134万辆,汽车及零部件占到该区产值的70%以上,位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一方阵。
一枝独秀,不无隐忧。业内人士分析,国内汽车产销量或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为此,《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武汉经开区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至2020年,将汽车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降至55%以下。
为推动招商引资,让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武汉经开区推出“黄金三十条”,堪称“最强政策供给”,每年拿出18.6亿元“真金白银”给企业送“大礼包”。“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桎梏。武汉经开区出资5亿元成立经开产业基金,充分发挥财政杠杆效应和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培育新兴产业需要沃土,武汉经开区在大区里再建“小区”。目前,已规划建设8大产业园区,依托园区培育经济新动能,实现产业多元化。据介绍,8大产业园区分别为先进制造产业区、商务城、智慧生态城、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出口加工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港口物流区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区,总规划面积443.41平方公里。
武汉经开区还将辖区工业厂房“腾笼换鸟”建“创谷”,引领、带动、服务传统企业提挡升级。南太子湖畔,原本聚集50多家小型工业企业,经过规划改造,这片工业园已变身智能制造研发中心争相落户的“创新特区”。
今年4月份,法雷奥中国技术中心开业,其全球CEO雅克·阿申布瓦特说,技术中心不只为中国市场提供服务,还将为美国、欧洲等地提供设计支持,向全球输出智力。
大唐—西门子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也即将投入运行。“平台就像苹果手机APP平台一样,创业者可以从事智能设计、协同开发、VR仿真验证等二次开发。”大唐广电总经理徐军介绍。企业主攻“中国制造2025”,向工业及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升级服务,目前已与东风本田、东风设计院等单位开展合作。
播下新兴产业种子
在表面镀一层不到1微米厚的特殊薄膜,普通玻璃就变身“发电玻璃”,既可采光又能发电。前不久,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的这一成果在武汉经开区落地孵化,进入产品中试阶段。
今年5月份,中国乳化炸药的奠基人、国内外著名工业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教授,与位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的金发科技签约,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搭建技术创新平台。
在武汉经开区,新兴产业的种子已经播下,正布局下一代汽车、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重点引进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汽车芯片、车联网、燃料电池、碳纤维等高端项目。
在汉南大咀通用航空机场的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机场航站楼、航管楼、赛事综合楼等主体工程已经落成。今年11月份,首届“世界飞行者大会”将在这里举行。以此为平台,汉南地区将集聚航空制造、改装维修、航空旅游等整条产业链,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日前,武汉经开区与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宏泰产业市镇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约,将投资283亿元建设“中航宏泰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联合打造国家级通航产业聚集示范区。“这个项目将采取园区新型建设模式,直接投资和招商引进七大板块,包括航空制造、改装维修、通航运营、科技研发、会展销售、航空体育运动、航空培训,形成通用航空产业集群,预计年产值达308亿元。”项目投资方、中航通飞副总经理边涛信心十足。
对现有优势产业,经开区着力推动其实施技术改造,保持竞争力。1月份至5月份,该区技改投资便达到127.09亿元。比如,美的智能化改造项目,130米的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60%以上,设有46台机器人。每隔18秒,便有一台空调外机下线。工人数量从71人减至34人,但人均效率提高了50%。
未来,武汉经开区将打造三个千亿元、三个五百亿元产业,发展四大未来产业,即汽车、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达到5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港口物流等产业初具规模,继续担当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做优“老本行”
新项目引入后,需要不断地投入、建设,才能发展壮大。在此期间,汽车产业依然是武汉经开区“立身之本”。经过“把脉问诊”,武汉经开区列出了汽车产业的“问题清单”:高端整车生产能力不足、核心零部件企业缺乏、汽车产业科技水平亟须突破等。
摸清症结所在,武汉经开区为这条经济命脉开出药方:整零协调促发展,引进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具有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和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集群;全产业链促升级,构建完备的汽车工业服务体系、汽车消费服务体系和汽车创意产业集群;技术融合促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引导汽车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建立整车及零部件研发机构,提升汽车制造技术水平。
去年11月份,工信部与湖北省政府签署部省合作协议,批准武汉市成为国内首批、中部唯一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城市。据介绍,该试点示范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停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等应用。示范区建设分三步走,先在2平方公里内建设封闭试验场,测试智能网联汽车的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再将示范区范围扩大至15平方公里,模拟无人驾驶;最后扩大至90平方公里全区域,覆盖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等各类路况。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项目,需要通信、电子、互联网、汽车等产业深度交叉融合,为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创造条件。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正在从‘配备电子的机械产品’,变成‘配备机械的电子产品’。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是汽车产业大势所趋。示范区的建设,为开发区乃至武汉在‘下一代汽车’的产业变革中立于潮头提供了契机。武汉开发区将从智能网联测试场及智能交通开始,积极发展智能网联相关产业,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同时,借鉴德国汽车城沃尔夫斯堡经验,武汉经开区已筹建武汉国际赛车场,拟以此为依托,开展汽车赛事、文化等活动,形成整车生产、零部件制造之外的汽车经济新增长点。
按照规划,至2020年,武汉经开区整车产能将达到260万辆,实现年产销20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汽车整车产值与零部件产值比例达到1︰0.8。汽车服务营业收入力争达300亿元。(经济日报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周明德)
上一篇:日本将大力出口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