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不住”的刘振亚:国家电网在非议中“轰然前行”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4-05-12 10:10:18
热度:
“圈不住”的刘振亚:国家电网在非议中“轰然前行”刘振亚领导下的国家电网公司已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刘的雄心或者说野心,或许要比批评者想象的更加宏大,他执意顶着漫天的争议,推动国家电网
刘振亚领导下的国家电网公司已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刘的雄心或者说野心,或许要比批评者想象的更加宏大,他执意顶着漫天的争议,推动国家电网这个“巨无霸”轰然前行。近期,“审计署百人队伍进驻国家电网、对其掌门人刘振亚做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业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几天前,我们在官方微信推送了这篇介绍刘振亚先生的文章,阅读、转发量非常之高,所以就特别放到网站来!这是一篇比较少见的针对刘振亚本人的报道,里面关于其背景信息有比较多的交代。由于也是一篇旧文,距今很多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文中的观点、信息需要大家独立思考、自己筛选判断!58岁的刘振亚留给公众的印象相当模糊,又无比鲜明。一方面,除了标准的官方报道,这位国家电网公司的掌门人几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偶尔出现在镜头前的他,也不过三言两语,人们仅能从他的外貌以及一口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推知,国网老总是山东人。在这个企业家纷纷明星化的时代,他似乎刻意拒绝镁光灯的照耀,以至于我们对他个人的了解,基本就限于一张粗线条的履历表;但另一方面,通过他领导下的国家电网公司,或者说由于这家公司已深深打上了他的烙印,他又间接地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铁腕”、“强势”、“精力旺盛”、“野心勃勃”……媒体常常用诸如此类的词汇来形容他——因为自2004年上任以来,他就执意顶着漫天的争议,推动国家电网这个“巨无霸”轰然前行。至少从经济上看,他干得不错。国家电网公司已连续六年获得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A级,其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也由2004年的第4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8位,杀入了十强。虽然其盈利水平一直不高,2009年甚至还亏损了23.4亿元,但似乎也情有可原:按照国家电网方面的解释,去年火电上网电价提高而销售电价没有同步调整,以及电网企业垫付脱硫加价补贴资金增加,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是政策性亏损而非经营性亏损。然而外界却不买账。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时下舆论对国家电网所持的批评立场,甚至已经到了不用讨论的地步。当初,恐怕连刘振亚也没有充分估计到,伴随着国家电网的一路高歌猛进,非但鲜有鲜花与掌声,竟致于质疑、指责和抨击之声四起。一种对垄断的恐惧、不安,夹杂着利益相关者的不满开始在公众与媒体中以不可抑制的速度蔓延;再加上一直以来人们对电力行业高薪的愤妒,以及公众心中至今仍挥之不去的“电老虎”的形象,构成了国家电网当前所处的舆论环境。它先是被描述成躺在垄断的温床上,闭着眼睛就能赚钱的“寄生虫”;然后当它显示出做强做大的企图时,又被比喻为“弗兰肯斯坦式”的怪物,迟早要毁灭自己和自己的创造者。在一片棒杀声中,作为企业的国家电网和作为企业家的刘振亚,面目渐渐变得扭曲起来。国网之“难”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国家电网公司?除了一边倒的批评和质疑,我们似乎也应该听听国家电网的声音。2006年,刘振亚曾向媒体作过一番被称为“诉苦”的说明,这大概是迄今为止他对舆论的惟一一次“公关”。他说,国家电网是“中国最难经营的企业”。理由有四:第一,它是中国安全压力最大的企业之一。因为无论铁路、石油石化还是煤矿,如果发生问题都是一段路、一个厂或者一个矿,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如果电网出事,范围和后果都要超出想象。2003年的美加大停电令五千万人陷于黑暗之中,教训就异常深刻;第二,国家电网公司有150万人,而且这支队伍职工分类多,有直属的,也有代管的,还有农电工问题,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稳定的压力很大;第三,经营压力大。国家电网公司是资产最多的央企之一,但利润却比中石油、中移动差很多。而单靠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效率来提高利润,又不可能是永远挖不完的金矿;第四,在公众心目中,国家电网总是和垄断联系在一起,而只要是垄断,似乎就应该批判和否定,从而给国家电网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然而彼时,在舆论对所谓“十万年薪抄表工”的汹涌的声讨声中,刘的这番话引来的却是更多的质疑。有网站在转载该报道时,甚至不无揄挪地冠以了“国网老总戏称国家电网是中国最难经营公司”的标题。其实,国家电网最大的“难”,我以为刘振亚并没有讲,或者说没有直接讲出来。那就是它没有定价权。在现行的电力体制下,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都是由政府审批,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和企业经营情况,从而给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持续协调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也正是由于电价形成机制的扭曲,这几年我们常常看到,煤炭企业一涨价,发电企业就要求提高上网电价,然后电网企业呼吁上调销售电价,接着老百姓不干了,谁愿意多交电费呢?可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是电网企业,于是板子大部分都打在了国家电网身上。风口浪尖几乎是从执掌国家电网门户起,刘振亚就被外界视为“维护和强化垄断”的“危险人物”,并在争议声中一路走到今天。先是2005年初,在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战略公布后,一场围绕着“特高压电网上马与否”的激烈争论,将上任伊始的刘振亚推到了风口浪尖。反对者从质疑特高压电网技术上是不是成熟,商业上有没有必要,最后落脚到对建设特高压动机的批评,国家电网被认为是欲借此强化自身的垄断地位和阻止电网被拆分的改革。紧接着,由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的成立,又引发了外界对电网企业“重返发电领域”的质疑。这家定位于开发和经营抽水蓄能电站、新能源电站、节能环保电站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公司,被指违背了国家电力改革“厂网分开”的初衷,暴露了国家电网欲打造中国“第六大发电集团”的野心。接下来在金融领域,国家电网虽然一直低调潜行,但其打算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做法,也是备受争议。到2008年底,国家电网已直接控股财务、寿险、财险、证券、信托、经纪、期货7家金融机构,参股17家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2460亿元。仅银行板块就持有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郑州商业银行、兰州商业银行、武汉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股权。这被舆论批为与电改“主辅分离、主多分离”的方向相悖。然后就是去年以来,国家电网一举将平高和许继两大电力设备厂商收入囊中,并且不顾业界的强烈反对,执意推进自身“直属设备制造体系”的建设,被质疑违背了电改精神,“滥用垄断地位”,将造成电力设备市场的不公平竞争。舆论对国家电网的批评也由此达到了高潮。最终,这些出于不同立场的声音汇聚到“破除垄断”的大旗之下,在电力行业形成了所谓改革派与垄断派的对抗。显然,在改革派们看来,刘振亚领导下的国家电网已然成为阻碍“电改”的最大堡垒,致使这场肇始于2002年的改革出现了“迟疑”、“畸变”,甚至是“倒退”。依他们之见,在电改迈出“厂网分开”的第一步后,国家电网不仅没有按照既定的改革方向行进,反而“倒行逆施”,开始大肆扩张自己的版图,“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