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利润空间挤压殆尽 风电变桨市场或陷僵局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7-06-20 17:30:08
热度:

利润空间挤压殆尽 风电变桨市场或陷僵局随着近年来国内风电行业上网电价的不断调整,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正逐步受到挤压;对于风电机组上游部件供应商而言,该挤压对其利润空间的影响极为明显。敏

随着近年来国内风电行业上网电价的不断调整,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正逐步受到挤压;对于风电机组上游部件供应商而言,该挤压对其利润空间的影响极为明显。敏感的利润水平要求正在大幅加快业内资源整合的速度,从而能够使得部件供应商进一步在变局中更好地抵御风险。

对于大型风电机组而言,变桨系统对其运行表现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其稳定性、运行精度和寿命对于风电场总体经济性水平的影响已愈发显著。然而,由于变桨系统在风电机组成本模型中占比偏低,平均水平目前依旧保持在4.5-5.2%左右,因此国内绝大多数整机企业依旧未完全将其技术水平、生产制造品控以及运维水平纳入重点考量范畴,该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国产变桨产品价低质劣的普遍特征。

技术路线发展空间堪忧

受整机企业最初技术路线选择影响,目前国内变桨市场电控解决方案仍占据垄断性地位,只有部分整机企业在海上机型的样机研发过程中着手开发液压变桨方案。但是,受制于国内液压行业人才紧缺和液压装备制造水平偏低等致命问题,未来3-5年内,液压变桨系统的国产化破冰之路依旧未见端倪,市场现况使得液压变桨系统自身所具备的平台间高延展性、高精度和控制逻辑简单等优势无法在中国市场开花结果,不可不为之可惜。

与此同时,在推动机组独立变桨系统方面,国内整机企业的进度同样缓慢。变桨系统研发基础的缺失和对风机系统性载荷控制力的不足,使得整机商无法成功驾驭独立变桨系统技术,也因此难以在风机降载减重和运行稳定性提升等方面有所建树。

技术转型呼之欲出

对于变桨系统而言,国内目前流行的低压方案和中高压方案在市场份额上,还属平分秋色,但随着大兆瓦机型在国内市场装机的不断升温,低压方案的市场空间长远看已是涸辙之鲋。

同整机其余部件一样,变桨系统的模块化趋势也在近年不断显现,模块化的双向性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开发商和整机商本就脆弱的运维神经。变桨系统的高度模块化在降低安装难度和提升运维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开发商对过去传统的运维模式丧失了主动权,并可能增加其运维成本。物美价廉与运维主动权,孰轻孰重,还需中国式开发逻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权衡与抉择。

国内企业研发端创新乏术

根据MAKE所掌握的大量市场数据,国内整机企业对变桨系统采购的处理模式主要可分为三种:第一梯队整机企业力图实现包括变桨系统在内整体控制系统的自产或内供;部分地方性优势整机企业组成的第二梯队力图通过引入第二或第三供应商等模式,起到平衡成本和降低采购风险的目的;除以上两种模式之外,第三梯队整机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具备和未计划实现自产模式。

但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自产并不等于自研,采购大量核心部件完成的系统集成和交互性代码开发,并不足以说明国内整机企业或系统集成商已具备了自研能力。目前国内所有整机企业正采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均来源于国外公司。所谓自产,对电控系统制造体量已相当庞大的中国企业而言已,实则与代工难度相差无几。

从国产化角度而言,包括驱动器、电机、超级电容等在内的核心部件目前依旧绝对性依靠海外供应商进行供货。部分国内企业虽已尝试对电机等部件进行国产化,但其运行表现仍需市场长期检验结果作为支撑。

降本空间已接近饱和

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近年来,变桨系统的市场采购价格每年仍在以10.5%-12.1%的幅度降低。在利润空间已接近冰点的情况下,大量整机企业力图通过自产模式对成本实现进一步削减。然而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国内变桨系统产品的价格已基本达到与运行表现成正相关的程度,而随着风机运行时间的不断增长,运维费用的平均水平若仍保持在目前显著偏低的水平,便难以为继包括变桨系统在内大量部件的常规性标准化运维需求,进而大幅降低风机业绩表现,威胁本就捉襟见肘的部分风电场经济性空间。而目前逐渐兴起的风电场各名目保险业务,或许可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抵充运维经费不足而导致部件运行状态下降的短时性救命稻草。

尾巴:

在目前风机叶轮直径和单机容量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整个市场对于变桨系统的迭代性更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降本逻辑与固有合作关系性壁垒对该市场的双向挤压使得大量的变桨系统集成商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同时,国内整机企业和集成商对于变桨系统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也促成了目前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绝对主动性地位。若要寻找现况的破题之路,还需从基础做起,而非生硬的接口植入。

古语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然而风和水最大的区别在于,洪水只在汛期而至,风却总是刻不容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