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发布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7-06-12 15:31:39
热度:

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发布 “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1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京津冀区域内92%的区县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

“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1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0;京津冀区域内92%的区县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这一数据来自今天上午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

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以绿皮书的形式将遥感监测成果进行出版,是中国遥感界的第一次尝试。作为遥感监测绿皮书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今天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2016)”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资源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环境减灾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专项”以及北京一号小卫星等遥感数据,以及国际上的多种卫星遥感数据资源,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一套客观、科学的时间序列空间数据和分析结果,支持发展规划的制定、决策部署的监控、实施效果的监测。

据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顾行发介绍,报告围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经济社会发展25项指标中的7项建立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的评价指标,聚焦中国的土地利用、植被状况、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粮食生产形势、水资源与水环境等热点问题。报告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陆地及其近海岛屿的土地利用状况和过去近 30 年的变化,并分析呈现了不同时间尺度以来中国植被状况、大气污染状况、湿地分布、水资源与水质状况、粮食生产形势的时空变化特征。第二部分是分报告,对中国土地利用与植被分布的分省特征、中国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形势、中国典型流域水分盈亏状况与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第三部分为专题报告,对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协同发展总体格局、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监测分析;从中国历史发展模式与人口分布格局、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胡焕庸线在中国过去发展格局界定与未来态势中的作用和地位。

据获悉,“十三五”期间,遥感监测绿皮书将继续发布对我国土地利用、植被状况、典型城市群区域大气状况、水环境状况等“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雄安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成果。

遥感是目前人类快速实现全球或大区域对地观测的唯一手段,它具有全球化、快捷化、定量化、周期性等技术特点,已广泛应用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空间信息保障优势。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实施和快速推进以及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形成了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相结合的对地观测能力,实现了从跟踪向并行乃至部分领跑的重大转变。GF-1号卫星每4天覆盖全国一次,分辨率可达16米;GF-2号卫星具备了亚米级分辨能力,可以实现城镇区域和重要目标区域的精细观测;GF-4号卫星更是实现了地球同步观测,时间分辨率高达分钟级,空间分辨率高达50米。这些对地观测能力为开展全国可持续发展遥感动态监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