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拆分动力电池业务并放开供货
比亚迪拆分动力电池业务并放开供货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似乎刺激了曾经的电池大王比亚迪。有内部消息称,比亚迪汽车电子业务将拆分原有体系,独立经营。这则消息在业内引起了轩
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似乎刺激了曾经的电池大王比亚迪。有内部消息称,比亚迪汽车电子业务将拆分原有体系,独立经营。这则消息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原因是,这不仅意味着比亚迪将打破原有的生产运营方式,也标示着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动力电池模块将面向市场供货,其余车企也将有装机比亚迪电池的可能性。
比亚迪与其他车企不同,其采用垂直整合的方式,在零部件上也尽量做到自给自足,对整个整车制造的每个环节都有控制权,能形成全生产制造体系的标准化控制。这使得比亚迪在零部件上可以做到更好的匹配和更低的成本,这也是当年比亚迪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个封闭的王国,如果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就可能落后。
这也是比亚迪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比如在电池领域,比亚迪的地位受到后来者的不断挑战,而做大做强者已经接连出现。
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动电池厂商已覆盖超过100家。其中,搭载量超过100Mwh的电池厂商有30家,超过1Gwh的电池厂商仅4家,分别是比亚迪、CATL、沃特玛以及国轩高科。比亚迪是全年出货量第一的厂商,去年动力电池总出货量达7.35Gwh,占市场份额的26%。CATL去年全年的出货量排在第二位达6.72Gwh,占市场份额的24%。这两家厂商去年的出货量就占到了市场的一半。
然而,上汽与宁德时代的合资将彻底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两家合资公司,一家主打电池,一家负责模块系统开发,市场野心昭然若揭。而在电池领域,依靠宝马全力支持而获得发展的宁德时代,在近些年收获了一汽、广汽、东风、吉利以及宝马等整车厂的订单,产品已经供不应求。宁德时代目前也正在谋求上市,其目前估值近800亿元,比比亚迪1300亿元并没有少太多,而上市之后相信很可能接近或者超过比亚迪。
融资之后,比亚迪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对手将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产能扩张,技术研发,而得益于宝马设计的技术标准,宁德时代顺利的进入了国外不少企业的采购名单。但实际上,比亚迪在一年之前就已经在酝酿电池业务的拆分。而如今,这个所谓的上汽合资宁德时代,可能只是使比亚迪更加确信了自己的预判。而放开采购,对于竞争对手有两个直接杀伤力。
一方面是比亚迪的性能上更加稳定的磷酸铁锂电池可能抢走对手的一部分市场,包括宁德时代、合肥国轩等企业。这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市场份额的缩小,估值收到打击,上市计划将受挫。这是属于打击对手未来发展的“高维度打击”,如果是实现预判好的,就不得不说比亚迪的脑子反应真快。但很可能的结果是,比亚迪没有预见这么远。他的判断来自于自身的发展——对于封闭的比亚迪而言,它也需要改变。
此前,比亚迪坚决不对外销售电池,原因很简单,保持自己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电动车最关键的部分是电池、电机、电控等三大件,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候曾很直接谈了自己的看法。“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逐渐意识到电池业务的重要性,我判断,未来所有造新能源汽车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电池工厂,比亚迪的电池也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王传福说。
那么,如今比亚迪的战略为何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来说,是电池路线的多元化和对手飞快的进步,使得比亚迪无法再如此前固守的策略。新能源汽车虽然给比亚迪带来大量利润,但是新能源汽车在量上和传统汽车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而这使得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一体化供应链不但失去了成本控制的优势,错失本可以属于自己的庞大利润蛋糕。
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说。宁德时代的估值已经接近800亿元,上市之后将可能超过比亚迪。这对比亚迪来说也是一个刺激。而对业务分拆之后,可以提升所分拆出来业务的估值,从而整体价值也会提升。相信这对于比亚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会有促进的作用。
而实际上,比亚迪不仅仅是准备拆分电池业务。有消息称,比亚迪的其他零部件、车载软件、模具等部门未来都有全部独立运营的可能。而由此,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生产模式的比亚迪汽车将迎来一次比较重大的改革转变。目前国内零部件环境已经比较成熟,比亚迪的业务板块拆分之后,比亚迪可以向任何供应商选择适合自己的零部件,同时原本的零部件事业单元也将进入市场与其他公司竞争。
这将是一次重大的转型。对于比亚迪而言,外部车企对于动力电池这种核心零部件或将被比亚迪所掌控不得不慎重考虑,而其他车企是否会采用比亚迪的零部件,也是一个考验。不过,有成本品质优势的话,相信市场也不会太难拿下。比亚迪在这两年一直在寻找新的市场,在其布局之中,有两块新业务——一块是云轨,一块是储能业务。
某种程度上来说,电池业务本身也是为储能业务发展而服务的,其市场规模远大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不惜耗费巨资投资珠海银隆也有瞄准储能业务的目的。而这,可能也是比亚迪愿意放开电池供应的缘故。他们,已经寻找到了新的目标,并且已经建立了优势。(记者 郭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