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到“真实” 老百姓离“碳交易”的距离有多远?
从“虚拟”到“真实” 老百姓离“碳交易”的距离有多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3月20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再度强调,今年将启动运行全国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3月20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再度强调,今年将启动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隔一天,3月21日世界森林日之际,8位蚂蚁森林的植“树”小伙伴受邀聚集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一片戈壁荒漠,当天有超过1000万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见证了这8名用户亲自种下梭梭树的过程。一边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一边是个人用户的环保热情,这二者究竟可以有何种联系?
碳金融交易市场潜力无限
“碳交易”的提法,最早源于《京都议定书》。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种机制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这也是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议。中国于2002年8月提交申请,正式成为议定书的缔约方。
2015年9月,《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表,中国首次对外承诺将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国务院2016年10月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
自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以来,目前全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东、湖北、重庆等7个省市设立碳交易市场。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碳金融工作组2016年发布的《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为10983.42万吨,累计成交额为299448.43万元,并且其预计2020年后碳交易市场规模保守情景下能达到1000-1200亿元,乐观估计则可达37500-45000亿元,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碳排放权第一大交易市场。
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政策强制实行的碳排放权配额,另一类是项目减排量,主要为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后者是一种抵消机制。个人进入碳交易市场的途径也分两种,第一种是成为碳交易的投资人,目前各省市除上海外其他试点均允许个人开户,部分地区规定了开户条件,比如北京环境交易所规定个人需拥有不少于100万的金融资产,天津的门槛是30万;第二种则可理解为主动参与碳中和,即个人可以通过自愿购买碳减排指标,来抵消其日常生活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目前,北京环交所提供个人碳足迹的计算方式,并可在其官网上直接购买碳减排套餐。
在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看来,这种参与度远远不够。“国家的确可以自上而下地通过强制手段,从生产端切入要求企业节能减排。但是,从用户端切入,改变每个人对于环保的认知,通过消费者自发行为来逐步淘汰高能耗的企业,这种方式可能更为彻底。而连接亿万用户正是蚂蚁所擅长的。”
从2016年8月开始,支付宝用户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个“碳账户”,打开支付宝进入蚂蚁森林页面后即可开启个人碳账户,用户通过收集使用支付宝所产生的绿色能量,种成一颗虚拟的树。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亲眼见证这颗“树”的不断成长,最终种成树的人还会收到一张具有专属编号的植树证书。通过和公益机构阿拉善SEE展开合作,蚂蚁金服将这些虚拟的“树”种到了内蒙古阿拉善的荒漠上。
据阿拉善SEE“一亿棵梭梭树”项目总监庞宗平介绍,历史上阿拉善地区曾经有一条800公里的梭梭林带,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阿拉善周边的三大沙漠已呈现“握手”趋势。为了恢复原有的梭梭林带,防止沙漠化继续扩大,2014年他们启动了这个项目。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并深入嘎查,他们帮助农牧民学习种植梭梭树的技术,通过严格的管理流程和执行标准,保证减少种树本身的环境损耗并提高树苗的存活率。
毫无疑问,从“虚拟”到“真实”,从“线上”到“线下”,从抽象的碳减排计算到具体的植树防沙,普通用户的环保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据了解,本次“321看树”活动总共收到了近3万名用户的报名信息,最终8名用户通过筛选来到了阿拉善。他们中有的人通过种“树”激励自己减肥,有的通过种“树”打破母女关系的僵局,还有做毕业设计的大四学生因为植“树”成功产生的失落感而转为研究梭梭树的远程认种和管护系统。
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Dieter Helm 2013年曾在《能源评论》上撰文指出,《京都议定书》的问题在于它并不考虑碳足迹,它是基于生产过程中碳减排,而非消费过程中的碳减排。而碳足迹或者说碳消费与用户端息息相关。
据蚂蚁金服介绍,通过和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开发计算出相应低碳行为减排量的方法学,由此计算出相应的减排量。目前蚂蚁森林中能够产生绿色能量的包括地铁出行、生活缴费、电子发票等9种行为,未来还会扩展到包括绿色办公、绿色包裹等15个业务种类,主要是通过交通减排和纸张节约计算出来的。不过蚂蚁金服方面也强调,纳入个人碳减排计算项目并不是全量的个人行为,只是记录了用户的一部分碳足迹,蚂蚁森林的碳减排目前只基于人们产生的低碳行为。
“这其实是一种公益激励机制”,李振华表示,“第一步我们希望先建立有关绿色低碳行为的公众意识和心智模式,引导用户支持绿色生活方式,接下来如果时机成熟,我们希望个人可以切入碳交易市场,未来有一天或许碳账户的减排量可以变现,并进一步支持更多的环保公益项目。”
蚂蚁金服透露,已有超过2亿用户通过“蚂蚁森林”在手机上种树,每天减少碳排放超过2500吨,目前已在阿拉善种成真树超过111万棵。未来除了梭梭树,还有胡杨林等更多的树种项目上线,蚂蚁金服也计划将植树造林项目扩展到其他城市,让更多用户切身体会个人行为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改变。
-
水泥减产或将给力节能减排推进2024-08-16
-
北京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实施方案获批2024-08-16
-
我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2024-08-16
-
南非铸造产业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2024-08-16
-
高压变频器将成为市场节能减排主力浅析2024-08-16
-
国家审计署:44个节能减排项目未达标2024-08-16
-
节能减排急需调整贸易结构2024-08-16
-
山东《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全文)2024-08-16
-
湖北省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2024-08-16
-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频出台 各省目标不同2024-08-16
-
六大重点工程助力安徽合肥节能减排2024-08-16
-
京津冀融资3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财政部:节能减排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不得挪用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