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生物航煤获批 地沟油上天仍需政策支持
国产生物航煤获批 地沟油上天仍需政策支持中国民用航空局12日正式向中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标志着国产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我国生物航煤也因此
中国民用航空局12日正式向中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标志着国产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我国生物航煤也因此正式迈入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
专家表示,生物航煤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而且我国是航空燃料的消费大国,生物航煤的商业化应用将为航空业可靠、绿色的油品提供新的渠道。但是,受成本、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大规模生物航煤生产来防止餐饮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仍有困难,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生物航煤将为航煤供应提供保障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海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欧美主要国家从2008年起陆续开展了生物航煤的研发和试验飞行,2011年起开始进行商业飞行。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石化也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
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徐超群表示,推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应用,是我国切实打造绿色低碳航空的一次重要创新。本次审定也是中国自主生产、自主验证和自主审定的一次重要创举,完整建立了中国生物航煤适航审定程序,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对生物航煤产品进行适航审定并颁发许可证书的国家,对促进我国航空生物燃料在民航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已成为年消费量近2000万吨的全球第二大航空燃料消费国。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0年生物航煤将达到航油总量的30%。据预测,未来全球航空煤油需求每年增长不足5%,而我国则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据中石化提供数据,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直馏航空煤油馏分仅占原油总量的4.8%,即使加上部分重油的加氢裂化,航空煤油馏分也仅占20%左右。国内石油需求的巨大缺口,必将影响未来航空煤油的稳定供给。
中石化高级副总裁戴厚良表示,2009年,中国石化启动了生物航煤技术研发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终于获得适航许可。未来该公司将进一步拓展生物航煤原料来源,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为航空业减排增效提供可靠的油品解决方案。
此外,为确保民用航空器和乘客生命财产的安全,中国民航局将生物航煤作为航空零部件进行管理,把对航煤生产过程及质量保证的要求提高到航空器及发动机制造的标准,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专家组历时两年最终审定认为,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生产质量稳定,性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通过了适航审定程序和指标要求,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
绿色能源助力航空业减排
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在全生命周期中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
据中石化提供的数据,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在全生命周期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幅度在55%以上,最高可达90%。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中国民航局2011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全行业能耗和CO2排放增速低于行业发展速度和到2020年我国民航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收入吨公里能耗和收入吨公里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22%的目标。
而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已通过法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按照这一法案,全球4000多家经营欧洲航线的航空公司从2012年开始都需要为超出配额的碳排放支付购买成本。进入欧盟征税名单的中国航空公司有33家。
徐超群说,我国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技术规范和审查标准,将在全球碳减排领域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因此,促进航空生物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民航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安全问题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中石化表示,下一步中石化将与各航空公司继续深入合作,共同推进生物航煤的商业飞行,真正实现生物航煤的产业化应用,发挥其在二氧化碳和颗粒物减排上的功效,为绿色低碳航空作出切实贡献。
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全文显示
上一篇:吴新雄访荷并签署海上风电合作计划
-
《全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24-08-16
-
生物质能热电厂投入运营2024-08-16
-
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清华召开2024-08-16
-
大力推进生物质能发电2024-08-16
-
生物质能源科技发展思路解读2024-08-16
-
CDP公布世界500强碳排放数据2024-08-16
-
中国生物质能源已成世界第四大能源2024-08-16
-
我国首个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发布2024-08-16
-
生物质能新能源行业的后起之秀2024-08-16
-
深圳试点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所2024-08-16
-
上海市碳交易试点企业全部完成2013年度碳排放报告工作2014-04-15
-
深圳碳排放管理单位扩容 年排碳超3000吨实行管控2014-04-15
-
生物质能发展一直不温不火2014-04-15
-
陈义龙:对生物质能源的未来绝对乐观2014-04-15
-
全国政协委员王天戈建议将生物质能源转化纳入国家能源战略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