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舆情分析土壤污染社会共治的途径
从舆情分析土壤污染社会共治的途径 有关分析认为,城市工业污染地块的修复资金,未来可能更加依赖房地产开发模式来消化。而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以下简称
有关分析认为,城市工业污染地块的修复资金,未来可能更加依赖房地产开发模式来消化。而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以下简称常外事件)发生后,愈发引起人们担忧,房地产开发这种“人居埋单”模式,可能会埋下除毒不尽、二次污染的风险。
在土壤修复的重点地区中,雨水充沛、地下水系发达而又人口密集的长三角,工业污染地块修复与人居环境安全的矛盾更为突出。长三角是我国制造业重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人群大量向城市聚集,房价不断攀升,住房刚需需要有效满足。长三角也是最早接受海外工业转移的地区,工业化在创造出城市经济的同时,也产生了散落在城市中的大量工业污染地块。长三角的水土污染交互作用,也在不断聚集污染扩散的风险。“十三五”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规划已经启动,城市工业污染地块的修复开发,需求也将更加殷切。
在“土十条”的目标和框架下,城市工业污染地块的治理面临两个压力:一方面要保障城市住宅用地供给;另一方面要控制土壤污染与地下水系的“交叉感染”。这两种压力都可以转化成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合作开发的动力,因为工业污染地块大多处在市区和老城区黄金地段,是城市中最后一批价值洼地。问题是,怎样才能实现土壤修复后“安全利用”?
有关研究结果认为,2016-2017年,是工业污染地块修复隐患与人居环境安全这对矛盾的爆发期。妥善处理这对矛盾,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人民网RRM实验室综合舆论建言和舆情风险调研结果,以土壤污染社会共治为目标,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给城市相关部门决策者提出三条建议——
一、信息供给:土壤污染社会共治,让公众知情是前提
“土十条”要求地方政府公开信息,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然而,关于土壤污染的信息公开,现实情况怎样呢?
信息提供方失语。污染问题让有的地方政府和辖地媒体有些神经过敏,轻易不敢碰。如此一来,互联网上与污染相关的信息流动,主渠道往往三缄其口,各种疑问、猜测和不实信息在主渠道外涌动。越是这样,污染问题就越容易被放大。
信息需求方失聪。那些用来居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哪些建于工业污染地块之上?污染程度如何?对人体健康影响怎样?修复得如何?公众很难知情。相关网站上找不到足够的信息,开发商也不会明确提示。买房者是否能够及时被提示、被告知?是否能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许多人居住多年之后,才发现动用几代人积蓄外加贷款所买的房子,竟建在未能安全修复的污染地块之上。没有政府主导的信息供给和公开,普通购房人又如何能避得开这样的遭遇?
“常外事件”对普通市民的意义,在于让隐蔽性强、潜伏期长的土壤污染危害,以肉眼可见的方式进入公众的视线,并沉淀在人们的记忆和常识库中。
“常外事件”对信息供给者的意义,在于人居环境安全风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浮出水面,凸显客观、科学、及时的信息供给的重要和迫切。
“常外事件”还给所有人带来一个警示,网络开始出现信息供给角色错位。一如大气污染,互联网自动上位供给雾霾监测信息那样,信息服务机构也在搜寻、整合土壤污染与人居环境风险相关的信息,以便公开分享。
公众有知情的需要,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及时作为,网络上常常就会有人“替政府作为”。一旦信息供给“被作为”,规则制定和结构、范式形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就会错失话语主导权。此后,只要出现负面事件,无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什么信息,只要与公众业已形成的认知不同,舆论都有可能解读为被动应对、洗白,甚至是罔顾民意,和舆论周旋、博弈。
让我们重新定义“问题曝光”。其一,当问题已经存在,捂住不放就会发酵,问题会长大,性质会变异。小灾小难未能释放而累积、聚合、爆发,最终就可能演变成大事件。相反,让问题及时见光,可以释放小灾小难,从而避免爆发危机。其二,主动公开信息并常规化、制度化,公众不仅会理解、认同、支持政府,还会得益于信息的及时、方便、准确获取,免受网络不实信息和负面情绪的困扰。充足、完整的信息供给,可以减少过度聚焦、放大问题的机会。当信息公开不再背“引爆”、“惹祸”的嫌疑,信息供给就有了积极意义。
(一)着眼民生关切,让公众知情
不可回避的是,对于已经启动修复的项目,媒体、公众关于其二次污染和除毒不尽等问题的质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尽快、正面、客观回应,不回避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避免猜疑进而引发谣言。
据新华网江苏频道2014年的报道,早在2008年常州市就启动了土壤污染调查及修复,2014年已经完成了两批共75块场地的污染情况摸底调查,应该说,常州市谋求向绿色发展转变,工业污染地块治理抓得早,治理意识也很到位。但由于信息公开不够,市民对土壤污染危害缺乏科学的认知,常外事件一经曝出人们便陷入恐慌,城市形象也贴上了负面标签。
另外,这一事件也再次警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土壤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隐蔽性强,潜伏期长,“常外事件”实际是土壤修复二次污染将这种危害显性化的结果。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对类似风险思想准备不足,难免仓促应对。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国家审计署:44个节能减排项目未达标2024-08-16
-
节能减排急需调整贸易结构2024-08-16
-
山东《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全文)2024-08-16
-
湖北省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2024-08-16
-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频出台 各省目标不同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光伏信息在线填报通知2024-08-16
-
为核电发展培育最优土壤2024-08-16
-
六大重点工程助力安徽合肥节能减排2024-08-16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2024-08-16
-
京津冀融资3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2024-08-16
-
河北省布局光伏等电子信息产业六大工程2024-08-16
-
生物充电器 插到花盆土壤里 给手机续航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林伯强:节能减排或成能源互联网领域最快实现内容2024-08-16
-
财政部:节能减排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不得挪用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