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换电模式之争争什么?
电动汽车充换电模式之争争什么?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电能补给方案有“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之争。2015年之前,主要分为&ldq
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电能补给方案有“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之争。2015年之前,主要分为“充电派”和“换电派”。前者以南方电网联合比亚迪主导,后者以国家电网联合众泰汽车主导的。
2015年1月,国家电网发起新能源汽车“京沪行”活动,由北汽EV200等组成的纯电动车车队从上海出发,最后于首都机场充电站完美收官,全程只使用充电桩进行能源补充。业内人士和媒体均认为,这标志着国家电网从“换电模式”正式转向了“充电模式”,也意味着“充电模式”从此成为电动汽车电能补给方案的“主角”。
但是近期,“换电模式”开始有“抬头”的趋势。2016年10月,北京10座换电站投入使用。这批换电站由北汽新能源联手中石化、奥动新能源和上海电巴等机构打造。北汽还表示,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结点,北汽新能源将以替换的方式投放5万辆换电纯电动出租车。
那么,究竟充换电哪种模式更适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两种模式之争的背后除了技术路线不一致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呢?
技术层面有利也有弊
从技术层面来讲,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各有利弊。
“换电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车跟电彻底分开,动力电池像一个煤气罐一样在公众领域里流通。
“换电模式”支持者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而言,“换电模式”方便快捷。按照目前我国电池平均技术水平,“充电模式”慢充状态下需要近8小时才能充满电池,快充状态也需要近半小时。
相比之下,“换电模式”在技术上3-10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同时,集中式、专业化的充放电管控,有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车主无需再为电池的寿命和质量担忧。
另外,“换电模式”还可以大规模集中使用后半夜的低谷电错峰充电,节约能源资源,降低充电成本。
而“换电模式”的弊端,同样很明显。业内专家认为:
一是“换电模式”需要大量的电池储备,产业规模巨大,产业链协调较难,不利于电动车推广。
二是“换电模式”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包括统一的电池制造技术、标准化建设、能源补给网络建设、国家江南娱乐app下载地址 建设、城市规划、车辆准入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而在现阶段这些问题无法解决。
三是“换电模式”会增加电池与车辆连接结构的不稳定性风险,电极插头易磨损打火花,引发安全问题,并且频繁搬动电池会对车架造成损伤。
模式之争实质是“利益”之争
充换电两种模式在技术上各有利弊,但实际上业内对二者的争论不是“技术”的优劣,而是商业“利益”的划分。
不同于燃油车的发动机技术,在电动车中,电池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BMS)才是各家车厂的核心竞争力,这两部分占据了电动车制造成本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某些电动车上甚至超过了总成本的一半。价格高昂的电池所带来的利润成为各方追逐的焦点。
“换电”为主的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将动力电池环节商业、市场化运营。此前,国家电网在其倡导的“换电模式”中扮演的就是“电池运营商”的角色,同时也是最大的动力电池采购商。
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换电模式”是“使卖汽车的不用收电池钱,买汽车的不用付电池钱”,消费者可以省下钱来在国家电网的充电站更换电池。
所以,采用了“换电模式”后,不仅电池利润被国家电网和换电服务商所占据,汽车厂商还要配合对方的要求来研发相应的车型。新能源车企不愿意在新能源汽车上受制于人,也不愿意让国家电网以上下游一体化垄断的形式,控制电动车的能源供给,自然普遍不愿意做“换电模式”。
新能源车企坚持“充电模式”的理由很明确:可以自主掌控电池等核心技术,进而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掌握主动权,同时也掌控电池技术带来的利润。
专家:充换电应该根据场景选择
“换电模式”虽然一度在国家电网的改弦易辙下走向低谷,但是,按照我国当前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换电模式”所具备的优势依然存在。如果能够抓准“换电模式”所解决的痛点,平衡好车企与运营商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换电模式”目前作为充电模式的一种补充,还是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换电模式”适合出租车、公交车和有车队的单位等集团用户,而“充电模式”适合私家车等散户。
在出租车和公交车领域,运营时间直接与创造的价值相关,虽然换电站的成本比充电站高,但是在出租车高负荷运转的前提下,换电站带给出租车的快速补充能源的方式是充电站不能比拟的。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曾表示:“换电模式在一些特定的使用环境,比如电动出租车领域,拥有比较高效的运行性价比优势。与时下主流的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具有占地面积更小、效率提高、成本大幅降低等优点,完全可以以一种小而精的方式运行,主要是看企业和市场的选择。”
上一篇:特斯拉的革命性太阳能产品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