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上海“十三五”投入4000多亿元 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6-11-03 19:00:15
热度:

上海“十三五”投入4000多亿元 集中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上海将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使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全市生产

上海将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使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1月2日公布。

根据初步测算,为确保实现相关目标指标,“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在环保上投入约4400亿元,足足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7.5%。力度之大,近年来罕见。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环保

果断的大手笔背后,彰显的是上海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一如既往的决心,以及对历史机遇的洞察。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被列入主要目标。上海市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而公众环境意识和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也是为了更沉着地应对挑战。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坦言,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市民日益提高的环境要求相比,目前上海环境质量总体仍存在较大差距:以PM2.5、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水体氮、磷普遍超标,部分郊区中小河道污染严重,城乡环境差异明显,城市生态功能不足。

此外,诸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污染预防和治理能力仍显不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较重、养殖总量和种植强度较大、建设用地比例过高等问题,短期内较难得到根本解决。

巨大的投入,需要健全的机制保驾护航。据张全透露,涉及《规划》的64个重大项目投资约为1800亿元,将通过市区两级财政、企业自筹、银行贷款以及社会投入等多元投入机制予以保障。上海还将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使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摆脱“恋煤情结”用新能源

《规划》明确,上海“十三五”环境治理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大气、水、土壤等三个方面。

改善大气污染,首先要摆脱上海以往在能源消费上的“恋煤情结”。《规划》明确,2017年底前,上海要全面取消分散燃煤。到2020年,上海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1.25亿吨标准煤以内。同时,增加天然气使用,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2%,并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力度,力争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3%左右。

流动源污染,也是产生PM2.5的主力。《规划》要求,上海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全市一半以上的公交车要使用新能源;在用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要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船舶方面,上海将全面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而港口作业船舶统一使用低硫油。

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上海PM2.5年均浓度要达到42微克/立方米左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5.2%以上。

1000公里河道“动手术”

和以往的规划相比,上海环保“十三五”规划加大了水污染防治力度。

《规划》提出,上海将加快推进56条段黑臭河道的综合整治,同时开展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将全市镇村级河道轮疏一遍。至2020年,上海要基本消除黑臭河道,完成1000公里中小河道的综合整治。

一系列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在“十三五”上马。上海将全面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完成3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至 2020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0万立方米/日,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5%以上。

在保障饮用水安全上,上海更是没有商量的余地。根据《规划》,上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高污染风险货物或剧毒品的船舶航行、停泊、作业。2017年底前,上海要实现在用集中式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封闭式管理,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要清拆整治。到2020年,上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优良率要高于90%。

农用土地实施分类管控

相比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相对落后的土壤正迎头赶上。

参照上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规划》明确,上海将根据国家要求,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等3个类别,实施分类管控。

尤其是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壤实施重点保护,逐步淘汰区域内的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化工医药、皮革制品、铅蓄电池制造、电镀等项目,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区域周边新建可能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项目。

“十三五”期间,上海的土壤污染治理将更加“立体”,从地表向地下延伸,从土壤向地下水延伸。《规划》强化了新建项目土壤(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新建项目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严格控制向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排放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的建设项目。《规划》还提出要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土壤治理修复的主体责任。

3000个项目调结构

环境污染问题,根子在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上。

针对工业污染,《规划》严把产业环境准入门槛,规定104个工业区块外原则上不得新建工业项目;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一律禁止建设;石化化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造业新增产能项目的,一律严格控制。即使是符合产业导向及环保要求、发展潜力大的技改项目,也必须按照不得增加污染排放量和环境风险的要求进行审批。

把住了准入门槛,下一步就是“清理门户”。根据《规划》,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再生铅、再生铝等11个行业将整体调整;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电镀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小”工业企业要全面取缔。到2020年,上海将力争完成3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针对农业农村污染,《规划》主要瞄准养殖业和种植业。到2020年,上海畜禽养殖总量要在2014年的基础上削减180万头标准猪,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以内;规模化养殖场总数不得超过300家。至2020年,上海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10万亩次,化肥农药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化肥亩均施用量控制在24公斤,农药亩均使用量控制在1公斤以下。

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规划》要求,到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要基本实现全覆盖,绿色帐户激励机制要覆盖500万户以上的家庭;人均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量,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少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