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出标杆队的“老采煤”
带出标杆队的“老采煤”在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提起杨鹏程,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出色的“老采煤”,他总结并践行的带队伍“
在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提起杨鹏程,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个出色的“老采煤”,他总结并践行的带队伍“一二三”理念在矿区可谓是家喻户晓。
今年52岁的杨鹏程是小河嘴煤矿采煤一队的队长,也是一名有着30年采煤一线工作经验的老矿工。他近五年来带领采煤一队回采的7个大倾角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都是矿上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采煤工作面。
近五年来,杨鹏程先后被评为矿级劳动模范、优秀采煤队长、十佳科队级干部,连续两年被评为达竹煤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9月,他被达竹煤电公司党委授予公司级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岗荣誉。
带好“一个头”
“要当好采煤队长,必须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仅要说给职工听,更要做给职工看,带好一个头。”这是杨鹏程常说的话。
作为采煤一队的“当家人”,杨鹏程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在队上常念“节约经”,大会小会把“过日子要精打细算”这句话挂在嘴上。杨鹏程要求全队职工从节省一寸铁丝、一个螺栓等小处、细处做起,工具管理落实到人,避免损坏、丢失现象的发生。
杨鹏程带领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回收废旧物资,把能修复的物资送到机电队加工车间,使其修复后重新“上岗”。在杨鹏程的带领下,采煤一队在采煤工作面在机、风巷设立了废旧物资回收站,里面装满了收集起来的螺栓、螺母等零部件,被职工戏称为“百宝箱”。
如今,随时进入采煤一队生产区域,小到螺丝、轴承等零部件,大到电机、水泵等设备,都被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并挂牌公示。“当前经济形势严峻,我身为队长,要想方设法为矿上开源节流,为企业战危机贡献力量。”杨鹏程说。
近些年来,随着该矿机械化程度的提升,采煤一队生产设备设施日益增多,杨鹏程在区队推行设备定置管理制度,每台设备使用责任均落实到个人,要求全队从队长到职工,都要做到勤看、勤摸、勤听、勤维护、勤保养的“五勤管理”,认真落实“谁检修、谁签字、谁负责、谁验收”制度,增强了职工的责任心,为实现设备“零隐患”运转打牢了基础。
今年以来,杨鹏程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提升措施,狠抓质量达标工作,他要求职工每天清洗责任区域内的机电设备,确保没有油渍;每天检查运输巷道的文明生产,防止洒煤;检修设备后及时打扫卫生,做到人走场地净。对这些工作,杨鹏程每周都要到现场亲自检查,检查结果在每周三的安全政治学习会上通报并考核。
通过杨鹏程的严抓细管,采煤一队做到了责任区域内,工作面控顶控距科学合理、顶板和巷道支护安全达标、通风防尘设施完好、皮带不跑偏、备品配件码放整齐、管线吊挂平直,实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
舞好“两板斧”
在小河嘴煤矿采煤一队,职工都知道他们的杨队长在管理上喜欢舞好“两板斧”,一是搞好安全,二是抓好创新。
杨鹏程把“一切以安全为重、一切为安全让路”作为全队安全生产的核心理念,坚持做到“隐患没排除不生产、现场安全没确认不生产、安全没有保障不生产”,推行队干现场蹲点制度,每班的值班队长必须与当班职工同进同出,并实行手上交接班。
“百米井下有个家”是杨鹏程的真实工作写照。为了保证井下现场的安全,他曾经在井下连上了16个小时。2015年12月,该队施工的2012采煤工作面遇到大断层,安全压力骤增,杨鹏程连续在现场蹲点盯班,几天下来瘦了一圈,嗓子也喊哑了,最终确保了该采面安全施工。该队职工杜世建说:“有这样负责的好队长,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杨鹏程带领的采煤一队一直是该矿的红旗区队,除了安全工作做得好,创新也是该队的一大特色。“干煤矿工作,不能老是沿袭粗放式管理,更不能只会使蛮劲、用蛮力,要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学会巧干。”杨鹏程说。
杨鹏程在全矿各区队中首先创立了“流动红黄旗质量达标”竞赛考核办法,出台了考核措施,成立了队长牵头负责的考核验收小组,对全队4个生产班组、2个运输班组、1个电钳班组和2个勤杂班组每月一评比。该队规定,考核成绩优秀的班组悬挂流动红旗,并可获得800元的奖励;考核成绩最差的班组悬挂流动黄旗,并受到400元的处罚。
除了进行机制创新,杨鹏程还重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2015年3月,杨鹏程带领职工改造了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方式和采煤机遥控器外置天线技术,攻克了大倾角极薄煤层采煤工作面的平行作业难题,特别是发明了采煤工作面折叠式防飞矸挡煤板,使用效果良好,如今在全矿得到了推广应用。
杨鹏程带领职工争当技术革新先锋,今年初针对该队有一部皮带倾角较大,机尾堆煤,且常有大矸石从皮带滚落威胁职工安全的实际,组织该队技术人员和电钳班制定了技术改造方案。改造时,杨鹏程紧盯每个施工环节,严格落实安全措施,3天后,该皮带改造顺利完成并一次试车成功。
“我在煤矿干了几十年了,对矿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当今困难形势下,我一直在思考煤矿的出路。我认为,煤矿要想寻求突破,必须在安全高产高效上下功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推进减人提效,为企业脱困贡献力量。”杨鹏程说。
怀揣“三笔账”
杨鹏程带领的采煤一队一直是小河嘴煤矿的标杆区队,安全生产效果好,该队职工工资也比其他采煤队高很多,今年尽管企业困难,全矿职工收入有所下降,但采煤一队今年前两个季度月人均工资达到了6000余元,这其中的秘诀就是杨鹏程心中时常揣着“三笔账”。
“作为煤矿的采煤队长,尤其是一线区队干部,必须在安全的基础上,算清生存账、经济账和稳定账,才能确保区队长期实现良性循环。”在该矿在今年5月召开的先进模范座谈会上,杨鹏程深有体会地说。
生存账是杨鹏程心中的第一笔账。虽然是一名“老采煤”,但是他的观念并不陈旧。杨鹏程认为,如今干采煤工作不能再有“煤堆大好说话”、“不管质量只管数量”、“只管生产不管经营”等老思想,必须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和经营成本管控工作,才能更好地生存。
于是,杨鹏程硬起手腕、铁着心肠抓安全、抓生产、抓经营、抓成本,因此一开始得罪了不少职工。有些职工对此不理解,在会场冲着他喊叫,认为队长不近人情、不通世故。为帮这些职工解开思想疙瘩,他经常在下班后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杨鹏程明白,煤矿工人上班是为了养家糊口,只有工资提高了,才能稳定职工队伍,因此必须算好经济账。他经常往劳资科跑,向劳资人员请教经营管理知识,认真熟悉该矿的工资考核标准,全力保证生产任务、煤炭质量、安全质量标准化、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都不出问题,不被罚款,从而确保了职工工资待遇。
算好了前两笔账,稳定账就不存在问题了。不仅安全生产上有保证,职工还能在当前煤炭行业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拿到高工资,全队自然就实现了高产高效,队伍也稳定了,成为了该矿党政领导眼里的“稳定队”和“放心队”。
“有次,因为我负责的设备油脂用量超标,杨队长在会上通报了我,还扣了我200元钱,我当时很记恨他,觉得他是小题大做,在会上顶撞了他。这件事对设备司机触动很大,促使大家想法设法节约油脂用量,今年全队油脂成本相对去年同期下降了8万元,相当于全队83人每人可增收近1000元。我现在明白,杨队长这样管是对的,我后来在一次会上给队长道了歉,我们又握手言和了。”该队运输班溜子司机李世彬说。
如今,在杨鹏程的带领下,采煤一队被小河嘴煤矿评为高产高效区队,月月拿到该矿高产高效奖励,成为全矿安全、优质、高效生产的典型。杨鹏程带着该队的经验做法,在今年7月达竹煤电公司召开的经营管控模式变革动员会上作了专题介绍,受到了全公司的关注和赞誉。
对这些骄人成绩,用采煤一队职工的话说,“那是因为,我们队有杨鹏程这样的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好队长。”
上一篇:我国海运软实力透视
-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吗?2024-08-16
-
地热能有什么好处?2024-08-16
-
地热能是几次能源2024-08-16
-
形成地热能的条件有哪些?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