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政策引导项目发展PPP项目迎来“落地”高峰期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6-08-31 16:08:37
热度:

政策引导项目发展PPP项目迎来“落地”高峰期近期,中央财政引导设立的1800亿元国家级PPP引导基金(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一周之内接连签约两笔,涉及项目总投资310亿

近期,中央财政引导设立的1800亿元国家级PPP引导基金(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一周之内接连签约两笔,涉及项目总投资310亿元。

同时,有消息称,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搜集整理,目前已公开披露的国内PPP引导基金注册资金总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

而财政部数据也显示,PPP项目落地正呈加速趋势。其中,环保PPP领域较为抢眼,无论从项目数量还是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来看,都出现了明显增加。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介绍说:“现在环保PPP项目单体投资金额越来越大,动辄就三五十亿元,现在低于10亿元的项目,在环保业内人士看来是小项目,近期北京通州就推出了8个标段共280亿元的项目。”

多地政策加码助推PPP发展

落地明显加快,105个落地项目中,生态环保项目9个,数量仅次于市政工程类项目

PPP项目推进的利好政策不断,除中央和地方的PPP引导基金在快速落地外,多地也在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

比如,《贵州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工作省级奖补奖金管理暂行办法》近日发布,对符合奖补条件的示范县、示范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和补助。

贵州省给出的补贴标准是新建示范项目按投资规模,给予最高70万元、最低40万元奖补资金,存量项目按实际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规模的1%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补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贵州在内,山东、四川、新疆、北京、江苏、河北等10余省(区、市)也出台了PPP奖补政策。

目前来看,补贴力度最大的是江苏省。根据江苏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省辖市范围的单个PPP项目最高奖补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对县(市)范围的单个PPP项目最高奖补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政策加码成为PPP项目落地“助推器”。根据财政部建立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财政部两批示范项目232个,总投资额8025.4亿元。其中执行阶段项目105个,总投资额3078亿元,落地率达48.4%,与今年3月底相比,项目落地呈加速趋势。

据一位PPP业内专家透露,截至目前,PPP项目落地比例大概在10%左右,今年第二、三季度的项目落地在明显加快,下半年也还将会延续这一发展态势。

不得不提的是,在105个落地示范项目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共9个,占9%,数量上仅次于市政工程类项目。

环保领域比较适合做PPP项目,地方政府也有很强烈的推进意愿,上述专家认为,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今后来看,环保领域的PPP项目都会有很好的发展。

部分细分领域已现过度竞争

PPP项目是环保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激烈争夺项目的过程中,低价中标、恶性竞争的问题开始凸显

据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相关研究,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两万亿元左右,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吸引的不仅仅是环保领域内的企业加快产业部署,一些行业外的企业也开始纷纷涉足环保领域。

据粗略统计,包括葛洲坝集团、中国石化、中信集团、中国中车、中国中铁等大型国有企业都已纷纷布局环保市场。以葛洲坝集团为例,今年6月,与四川省环保厅签订协议,按照第三方治理模式,葛洲坝将在5年合作期内投资不低于500亿元,对四川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开展污染治理。

除大型央企、国企外,其他领域的企业对环保市场未来发展同样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今年4月,联塑集团并购广东省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80%的股份。同样被称为“野蛮人”的东方园林,自2015年至今累计在手的PPP订单超过500亿元,俨然成为生态环保领域PPP龙头企业。仅今年上半年,东方园林累计中标金额就接近200亿元,中标项目中绝大多数是PPP项目。

同时,桑德集团、博天环境、万邦达等环保企业在相关PPP项目上同样不甘示弱,在去年超亿元的100多个环保类PPP项目中,这些企业拿到的项目数量都比较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获得环保类PPP项目是环保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激烈争夺PPP项目的过程中,低价中标、恶性竞争的问题也开始凸显。

博天环境集团投资总监宋本帅认为,环保行业部分细分领域现在已经面临过度竞争的局面,而低价竞争带来的后续问题可能最终要由地方政府、公众来埋单。

民企主动改变“血统”抢市场

国企需要技术和市场,民企需要资本和影响力

根据梳理发现,截至今年7月底,环保领域的过亿元订单已超30件,且以PPP项目为主,绝大多数项目投资金额超过5亿元。其中,中国电建牵头与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中标广东省深圳市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标金额更是达到123亿元左右。

相比去年的环保类PPP项目投资规模而言,今年单个项目的资金明显增加。

对此,赵笠钧解释,现在的PPP项目强调按环境效果付费,地方政府在推进PPP项目时,从综合性的整体效果出发,会倾向于进行整体打包,以形成统一的效果,从而项目金额会越来越大。

在一些环保类PPP项目的竞标上,很多民营环保企业都在与葛洲坝集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等央企、国企组建联合体参与竞标,寻求前期工程建设和后期项目运营的衔接、配合。

万邦达原副总裁张友谊介绍说:“现在国有企业拿的环保类PPP项目数量是民营企业的几倍,这说明很大的问题。地方推行环保类PPP项目怕承担风险,更愿意和国有企业合作,民营企业在PPP生态项目系统里面比较弱势。”

张友谊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认可度不够,民营企业想要发展只能更多地和国企合作,民企想用国企的“血统”和背景,通过混合所有制来拿项目。一些大的环保民营企业在拿项目的时候也是成立联合体,或者与当地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已经不是完全的民营企业。

宋本帅认为,当下国企参股民营环保企业的案例很多,国企需要技术和市场,民企需要资本和影响力。可以预测,这样的股权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央企、国企参股改变民企‘血统’,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拿到项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