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
2018年底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近日独家获悉,拟定的“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明确: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市场。
这是官方首次
近日独家获悉,拟定的“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明确: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市场。
这是官方首次明确现货市场建设时间表,业界倾向此时间表或仅为指导性意见,并无约束力,其执行力度有待观察。
2015年底出台的电改配套文件提出,建立相对稳定的中长期交易机制,同时也提到,建立有效竞争的现货交易机制。
作为现货交易的支撑,已经拟定的《现货试点地区电力市场基本规则(试行)》正在内部征求意见,力争今年年底前出台。
2016年7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提出:“争取在两年内,实现110千伏以上大用户在参加电力直接交易时提供与及用电曲线”。这被业界认为是建立现货市场的基础。
试点或为京津唐电网
新一轮电改实施后,各地以多种形式开展远期电量市场化分配,让买卖双方直接见面,形成竞争性电量价格和交易量,由于电力供需失衡,改革红利也得以释放。
国家能源局此前要求,2016年力争直接交易电量比例达到本地工业用电量的30%,2018年实现工业用电量100%放开,2020年实现商业用电量的全部放开。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粒子曾表示,目前参与直接交易的都是大用户,各时段用电量较为均衡,但随着直接交易规模扩大,各种负荷特性的用户进入市场,再实行集中竞价机制定价就不合理了。
这意味着,2018年将是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节点。一位供职电网企业的电力市场专家说,如果仅仅是硬件,一般认为现货市场准备阶段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从今年到2018年底,从时间上讲是可行的。
尽管如此,依然有熟悉电力市场的官员认为,步子快了一些,国外很多国家从提出建设现货市场,到真正启动,至少要5年以上时间。
也有高级别官员认为,从国内外的统计数据看,中长期合同比例高,现货比例较低,既然现货比例低,那么暂时可以不进行现货交易。
国家能源局目前心仪的现货市场试点是京津唐电网。现货市场主要包括日前、日内和实时的电能量交易及调频和备用等辅助服务交易市场。建立现货交易机制的目的是发现价格,引导用户合理用电,促进发电机组最大限度提供调节能力。
7月19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要求做好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提出按照股份制组建京津冀电力交易机构,要具备同步开展中长期和现货交易能力。
随后的7月2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同意印发《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的函”中提到:“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是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的起步工作,要按照市场竞价、平等竞争的原则推进直接交易,并为京津冀电力市场开展现货交易做好准备。”
其他主体态度不一
地方政府的态度值得关注。北京因为在过去承担了较高的交叉补贴,希望借此实现降低电价。据eo记者了解,在前期的研讨会上,部分地方政府表达保留意见。其中河北省因为其电力用户价格承受力较低,竞争优势较弱,不赞成建京津冀电力市场。省一级政府更希望在本省范围内建立现货市场。这一立场代表大部分地方政府的意见。
另外,部分电力专家对京津冀电力市场表示忧虑,因为首都政治任务多,政府部门诉求多,电力企业(包括电网与发电企业)保电任务多、压力大,必然会出现行政干预电力市场,市场为政治让路,可能导致出现一个比较扭曲的电力市场。
部分电力市场专家建议可以先在具备更好市场环境和基础的地区开展试点。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的被认为是较好的试点候选地区。广东省内各方均有意愿推动建设现货市场,但是其硬件条件是制约条件。相关主管部门一位官员称,广东目前不具备3年内考虑现货交易的能力,即15分钟内安全约束下的经济调度能力。而相关专家表示,实现这一点并不难,相比其他因素,硬件等技术问题是最不难解决的。
京津唐、山东和江苏则具备了这样的调度规程。主管部门对两地和电力公司颇有顾虑。
竞价人才稀缺
目前不少售电公司已在为现货市场时代的来临而做准备 。
部分售电公司已经为客户安装了二级甚至三级计量表计,可以实时统计每个客户的电量、电价和电费,而这些负荷数据是参与现货交易,为客户提供削峰节能服务的基础。
一位负责售电运营的业内人士对eo记者说,售电侧放开至今,一方面是直接交易规模有所限制,另一方面纯电量交易难以体现电力本质。而在当前市场下,收集负荷数据更多是为了提供简单的节能建议,增强客户粘性,深入介入用户的机会并不多。
然而,一旦现货市场建立,除了简单地代理购售电以外,售电公司将更有动力去预测、引导负荷,成为负荷集成商。
比如,提前预测温度升高,要用更多的电,就去市场里临时购买高价电;又如,与客户签订可中断负荷合同,在需要中断或降低负荷时,如果客户能在规定时间内降下来,可以根据所降电量获得高额赔偿,价格可能达到实时电价的10到20倍。而这种合同,可能是刚性的,必须执行,也可能是柔性的,用市场化手段给予奖励。
不过,巨大的机遇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据了解,在已经开展多次集中竞价的广东,有业内人士坦言,每个月的报价对所有参与者都是一种煎熬。竞价做得不好,丢人、亏钱、跑客户。
对于实时交易,一位已经拥有集中竞价经验的售电总监则直言不懂,公司也在苦苦寻觅、储备相关人才。为了找到靠谱的竞价人才,一些售电公司不惜高薪从其他售电公司“挖墙脚”,人才的抢夺战已经开始。
中电联发展规划部副主任薛静在一次闭门研讨会中指出,真正能做好负荷预测、用能服务的人才可以说“稀缺”。
据介绍,目前一些售电公司与咨询服务机构已经开始合作拓展客户。现货市场一旦成形,售电公司之间会否进一步细分——有些将重点放在客户拓展,而另一些则专攻竞价技术,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