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7月份经济数据波动 改革创新有底气也有定力
正确看待7月份经济数据波动 改革创新有底气也有定力日前,我国7月份的多项经济数据出炉,部分指标出现了一些波动。对这些波动要正确认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是我国为了提高经济质量、优化经济
日前,我国7月份的多项经济数据出炉,部分指标出现了一些波动。对这些波动要正确认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是我国为了提高经济质量、优化经济结构而进行主动调整的结果,并不意味着经济形势恶化。7月份部分指标的波动在预期之中,不必惊慌失措;我国正在加速推进的结构性改革不能为了“数据好看”而放缓步伐,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进”才是“稳”的根基。
7月份部分经济数据波动在预期之中
上周五,国新办就2016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多项经济数据在会上公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出现了增速放缓。但如果因此而炒作“全线滑坡”,是不清醒和缺乏理性的。
首先,7月份存在一个特殊天气因素,多个省份遭遇洪涝灾害,全国60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洪灾使这些地区的生产经营、投资、交通运输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的货物周转运量增速比6月回落3.6个百分点。“从这些因素来看,7月份部分指标出现波动也是很正常,在预期之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其次,不要过于在意经济数据的一时波动,这一点权威人士早在数月前的《开局首季问大势》一文中就给大家稳定了预期: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退一步”为了“进两步”。
新动能加速孕育 经济内生结构正深刻积极变化
虽然目前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在规模上还无法完全对冲旧动能的下降,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等一直在加速孕育成长,呈现出良好势头。
从投资结构上看,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是8.1%,而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是14.2%,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其中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增长18.6%,加快2.2个百分点。从产品结构上看,新产品层出不穷,7月份新能源汽车增长52.2%,工业机器人增长超过30%。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加快融合,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7月网上零售额增长27.5%。在线教育、网约车等新服务也在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
“新动能成长很快,但目前这个阶段体量还不够大,还难以对冲传统产业调整带来的压力,所以整个经济中大家感觉下行压力比较大,实际上内生结构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积极的变化。”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行百里者半九十 改革关键期有底气也有定力
8月15日,著名经济学家刘世锦在人民日报撰文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非常接近底部,正处在压力和困难较大、同时已看到转型成功曙光的时候。
这就是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自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坚定不移的推进各项改革,不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励“双创”,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然而离成功越近时面临的困难越大,7月份部分经济数据的波动就是困难的表现之一。
刘世锦认为,如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有很大可能性在今后一两年成功触底,即增长速度不会继续下降而是稳住了,进入L型的下边,也就是进入一个速度适当、更具创造性和可持续性的中高速增长平台。从国际经验看,这个平台有可能稳定5到10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从而为我国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打下稳固基础。
正如权威人士在《开局首季问大势》中所说,“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进”才是“稳”的根基。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可以说“进”一步海阔天空,因此改革的步伐更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数据波动而放缓。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改革创新的效果有底气,对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也有泰然处之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