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石油资源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动因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6-07-14 10:04:19
热度:

石油资源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动因2012年5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将该国最大的石油公司YPF公司收归国有。2014年8月,墨西哥结束该国长达76年的石油国有化垄断,向国外资本开放国内石油市

2012年5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将该国最大的石油公司YPF公司收归国有。2014年8月,墨西哥结束该国长达76年的石油国有化垄断,向国外资本开放国内石油市场。2016年4月,沙特副王储表示,沙特计划通过两地上市的方式向国际投资者出售石油巨头企业阿美石油公司的股票。近几年,产油国针对石油资源的国有化或私有化动作频频,其背后的目的引人深思。

问题一:石油国有化或私有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由于石油产业的正式发展历程与近代工业紧密相连,因此石油产业的国有化、私有化之争主要影响因素是现代社会经营发展理念的变化。

影响现代石油产业国有化或私有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国家执政理念、战争、社会思想运动、运营成本及其他因素。比如,1923年9月23日,法国时任总统雷蒙·普恩加莱致信Ernest Mercier,委托他建立一个“在法国控制下从事石油生产”的公司。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20世纪初争抢全球资源的需要,促成了今天石油巨头道达尔的前身——法国石油公司的正式成立。道达尔的发展之路成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促成国有化石油产业发展的经典案例。

战争促成国有化的典型案例是英国石油发展史。1908年,英国人William Knox D'Arcy 获得伊朗国王批准,商业开发他在1901年于波斯湾发现的石油资源。1909年4月14日,新组建的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对此项目进行开发。该公司真正获得发展的机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当时英国政府认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开始收购该公司股权,并向皇家海军提供燃油。战后英国政府已经拥有达51%之股份,并在欧洲各地开展业务。这正是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参战国家普遍采取对战略工业进行战争风险兜底,同时将战略产业作为战争工具的思潮(代表思想为总体战),促成了国有化英国石油的举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反殖反帝斗争如火如荼,中东和南美的产油国兴起资源民族主义,第三世界产油国纷纷收回西方石油公司在其境内的资源控制权,成立了自己的石油公司。

然而,资源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并不是简单地收回产权。随着第三世界产油国完成了国有化进程后,部分产油国考虑到自身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问题,又让出一部分国有股份和石油分成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以提升自己民族工业的水平和效率。社会思想风潮的起起伏伏,也决定了石油产业国有化和私有化的进程。

所以,现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对其石油产业是采取国有化或是私有化运营思路。现在,各国石油产业国有化或是私有化的模式多种多样。比如,有的是公司股权进行私有化转让或是收为国有;有的是油品分成一部分,分给私人企业或是外国石油开发商以刺激开发商投入资金和技术,或是提升国有分成比例;还有将勘探权和开发权分离,鼓励私人和外资勘探;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后对石油产业严加约束管制、实施反垄断拆解,也可以看作是变相的石油产业国有化以实现石油产业的国家资本主义;而21世纪大力倡导页岩油、页岩气开发,放松石油产业的限制促成了“页岩气革命”,也可以看作是促进石油产业私有化发展的变形。各国促进石油产业发展的各种手段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问题二:近年来国有化与私有化动作有何特征?

近30年油气价格变化与全球石油产业国有化进程产生了非常微妙的关系。如何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成为是否进行国有化或私有化操作是主流的重要考量动因。

这一时期虽然世界局势趋于总体平稳,但是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经过近200年的大规模开采,陆上低成本、低开发难度的油田日渐稀少,向低产、高稠度、高寒、深海、高风险油田要产量已成为最近30年全球油气开发的大发展趋势,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对于油田开发的积极性、促进新油气开发勘探技术应用、最大限度挖掘本国油气开发潜力来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成了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所以,各国政府采取各种办法促进私人资本、外国资本进入油气开发的险、难、深、艰领域,提高油气开发能力,同时利用现代金融市场套取廉价资金进行融资,利用多种要素交易渠道和工具保障本国油气交易利益。

2003年“9·11”事件之后,战争导致市场对供需失衡局面表示长期的悲观,国际原油一路走高,中国经济的崛起则拉动了全部大宗商品需求量上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则推动了全球游资涌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进行避险和套利。这一系列的诱因导致全球油价走上了100美元/桶的长期高位,石油消费国为此苦不堪言。

为了避免长期在高油价中煎熬,石油消费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油气勘探开发的措施,因为即使融资和开采成本较高,相比100美元/桶的进口价也是相对低廉的,更不用说可以节省大量外汇,满足各石油消费国的经济需求。其结果就是全球采储比大幅提高,美国反而成了潜在的石油出口国,非常规油气占据新增储量的半壁江山。在我国,国土资源部为页岩气试点进行了多轮多种所有制招标,打破了以往国有石油公司一统上游开发市场的格局。近海油、深海油、可燃冰勘探如火如荼,石油体制改革全面进行。

产油国方面,2014年之前,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对于页岩气、页岩油开采技术嗤之以鼻,俄罗斯、欧佩克都没有石油产业私有化的意愿。然而,2014年美国调整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形势和热钱流向逆转,在中东乱局苦熬的沙特负债累累,终于提出让出国有石油公司股份、套取现金发展金融业的口号。而之前大力上马高成本石油项目的石油消费国们,因为油价腰斩、全线亏损导致项目纷纷下马。

综上所述,回顾近30年来的全球石油产业产权结构国有化进程可以看出,在意识形态稳定状态下,最终促成一国是否进行石油产业国有化或者是私有化的主要动因是国民经济的需求。这种需求调动了石油产业的发展转型——需求形成利润空间,吸引私人资本进入油气投资市场;当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转型动力随即丧失,利润差也随之凋零,私人资本自然而然就失去了追逐投资机遇的兴趣。

(作者为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