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会增加地质灾害吗?
三峡大坝会增加地质灾害吗?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从开建之日起争议就未停止过,供水蓄水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忧虑一直存在。中国经济网记者7月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从开建之日起争议就未停止过,供水蓄水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忧虑一直存在。中国经济网记者7月10日在由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举办的媒体沙龙上了解到,清华大学 “973”项目研究证明,消能是减轻地质灾害的关键,水电开发本身就是要把河水中的能量取走,因此,其结果一定会减轻地质灾害。
“973”项目的参与方之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教授、副秘书长张博庭在会上对外透漏了这份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
张博庭首先指出,地质灾害来源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地震,一个是河流下切。“河水的能量很大,一定要消耗、平衡掉,就需要不断的冲击、下切岸坡,形成滑坡以后再变成泥沙,最后能量形成平衡。”
那么,水库建成后地质灾害增加的特点是什么?张博庭表示,是原来已经形成还没有释放滑坡体,有一个集中释放期。
据介绍,水库建成后的地质灾害分三个期:第一是免疫期,即集中释放,把原来的潜在滑坡体大量释放,这个时候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多。第二是平缓期,即与水库建成前基本平衡;第三是受益期,即地质灾害比没建水库前还要大大的减少。
“三峡现在已经度过了免疫期,甚至可以说开始进入受益期了。今后,像三峡建设前的长江新滩大滑坡灾难,永远也不会再出现了。因为长江的能量已经被用来发电,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制造新滩大滑坡那样的滑坡体了。”
张博庭指出,科学合理的水电发电一定是减轻地质灾害,最后治理地质灾害,这基本上是被全世界所有发电站证明的,是非常明确的。
他举怒江的例子来说,之所以怒江地质灾害非常多,就是怒江的能量高,河流周围的边坡经常下切,滑坡、崩岸不断发生。“如果怒江开发水电,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水科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持相同见解。程晓陶认为,像三峡这样一个峡谷型库区,在三峡蓄水之后地质灾害确实增加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但这又是可以预见的事。”程晓陶强调。
程晓陶介绍说,三峡历史上就有很多的古滑坡,没有三峡它也滑坡。但是有了三峡后,由于现在的调度规则,一年里面就得从汛期的“145”(即145米水位线)到非汛期“175”,到汛期又降到“145”,有一个大涨大落的特征,这个特征本身就会诱发不稳定的山体。
“所以在蓄水初期,它会增加这种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但是它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崩下来的石头不会再回去,不像洪水一样只要那里降雨就有大洪水,这种大石块下来就下来,不会明年发生暴雨再下来。”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近十年来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经过国土资源部的勘察,已采取了很多积极的预警措施,进行一些防治措施,包括发现危险把老百姓撤走等。
“国际上的统计规律也是如此,一个水库建完以后有一个过渡期,过渡期就是一个库区地质灾害高发阶段。一般来讲15-20年以后增长曲线就该放缓,放缓以后就回到没有三峡以后每年也可能发生的概率。如果我们将涨落幅度、速度能够通过调度加以控制的话,这个灾害是有可能减轻的。”程晓陶说。
上一篇:全球首座浮动式核电站将于9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