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全解析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6-07-08 12:00:16
热度: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全解析在投资界有个很经典的段子:当边际成本为零的时候,资本主义那套就行不通了,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利润最大化,而当成本是零的时候,没有成本,就可以共享了。互联网领域可

  在投资界有个很经典的段子:当边际成本为零的时候,资本主义那套就行不通了,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利润最大化,而当成本是零的时候,没有成本,就可以共享了。互联网领域可能也能够实现边际成本是零的情况。但是作为电动汽车的租赁,复制和扩张的基础投资边际成本很难做到零成本。作为汽车租赁,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出行需求,特别是电动汽车的租赁,因其环保安全,以及超高的性价比的优质体验,在新能源行业源源不断的利好政策驱动下备受瞩目。在各路资本和汽车行业的试水之下,电动汽车“互联网+分时租赁”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一些大的汽车厂家纷纷介入进来,首汽集团签单奇瑞新能源汽车联合发力分时租赁,北汽新能源与Uber合作推动分时租赁。电动汽车使用权的共享为出行者带来了更好的出行便利和出行选择。作为用于推广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模式而提出的共享模式分时租赁,目前市场的发展缓慢且相对分散,整个发展、盈利模式不够系统,运营管理经验完全是一片空白,整个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正是这发展的萌芽期让电动汽车的共享经济充满了想象空间,也有故事可讲。

  用户体验

  新能源电动汽车“互联网+分时租赁”,互联网领域是很强调极致用户体验,用张小龙的话讲“就是让用户爽!”。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的用户流量绝大多数来源于互联网用户,已经在消费体验上被互联网“惯坏了”的用户能否在极致体验上接受分时租赁的模式,以及接受分时租赁的线下体验。比如车辆的供应,价格的供应,车辆舒适度的供应,以及出发地目的地的停车位置供应。这些都是要为用户考虑的因素。甚至在电动车更进一步智能化的发展为用户提供取车之前的车辆状态优化,比如定制化的座位调整,根据用户用户的距离判断取车的时间然后调整车内温度。再有就是无人驾驶新技术的应用使一部分没有驾照的互联网用户流量也能导入其中。

  在租赁人口的分布区域,利用大数据进行出行分析,选择分数租赁的取车点、停车点的建设,上下班高峰期、节假日高峰期、雨天租赁高峰期的资源调配等等,都是关系到用户体验的因素。

  效率成本

  作为用户最根本的体验还是花钱的爽不爽。对于用户不花钱免费使用很爽!但是对于追求利润的企业或平台来讲盈利是最终目的,所以要努力做到让用户掏钱而且要掏的感觉很爽!作为用户选择分时租赁电动汽车使用的时候一般是基于这几个方面考虑。使用成本、效率成本。

  首先使用成本,作为正常出行或者是上下班,拜访客户,办理事情,同传统的租车项目相比是否具有使用上的成本优势,也就是经济上的成本优势,或者与传统的出租车相比能否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优势,特别是现在很火的专车平台。用户在面临服务能够进行多元化选择的时候第一要考虑的是使用成本。以电能为动力驱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运营使用成本上相比于传统汽车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电动汽车在百公里使用成本上,电动汽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用户使用成本上能够略胜一筹。

  效率成本,顾名思义就是对用户来讲分时租赁服务的使用效率,交通工具租赁的本质是用户选择某种交通工具在规定的时间把自己送到规定的地点,这两个是基本的需求。用户出行把自己送到规定的地点这是最终目的,然而时间效率低,往往会造成交通平台租赁的效率成本过高。这也是目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用户进行选择的一个顾虑因素。满足使用成本的情况下,效率成本上升到主要的考虑因素。目前城市的交通平台建设越来越丰富,已经运营公交、地铁、有轨电车、出租车,目前已经介入进来的各方平台和交通租赁公司,比如租车,打车、专车平台。甚至很多城市配备自行车租赁使用网点来解决一部分交通压力。用户在出行的时候面对的选择丰富多样,经济成本和效率成本将成为满足用户出行定制化要求的主要两个考虑因素。

  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在使用成本上毋庸置疑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要吸引用户需要在效率成本需求上多下功夫。

  成本&盈利分析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系统性盈利模式依然处于探索之中,成本和盈利始终是绕不过去。最好的租赁商业就是最大化的发掘产品的自身价值来创造附加剩余价值。不管是哪一方在参与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项目,整车成本和运营成本属于硬性成本,必须进行承担,收益大部分还是来自于租金的收益。下表是分时租赁用的电动汽车细化成本分析。以当前锂电池的一个循环寿命为1000次,充电价格为1元/度。锂电池的价格为整车价格40%,同时经历过一次电池循环寿命,整车的整体保值情况参照传统燃油车都存在很大的贬值情况。该表选择用一次电池寿命为整车寿命分析。

  传统燃油车,最基础的能源消耗基本在0.5元/公里,从此表可以看出,电动汽车在运营成本上具有竞争性的优势,同时一次电池循环寿命成本相比较也是比较低,相比于出租车和传统的租车甚至是专车都有极大的竞争性优势。

  在对比电动汽车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再来分析一下电动汽车行驶工况,车辆行驶工况通常指某一类型车辆在特定的交通环境中的速度-时间历程,一般采用多参数来描述 汽车的运行状况。对于新车型的技术开发与认证、车辆污染物排放特性与燃料经济性分析以及交通控制水平风险评估与新能源汽车控制策略优化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下表是世界典型乘用车行驶工况特征值,其中FTP75(federal test program)是美国联邦测试程序、洛杉矶负荷模拟工况IM240。ECE(urban driving cycle) 代表机动车在欧洲城市内的行驶特征,EUDC(extra urban)是欧洲机动车在郊外公路上的行驶工况,两种工况合起来被称作 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日本10-15是日本乘用车行驶工况。

  摘自:蔺宏良、余强、张雪莉机.市区道路车辆行驶工况研究进展[J].械科学与技术,2014,2(33)。

  上表可以看到两个典型的国内城市代表,北京和合肥,一个一线城市,一个典型二线城市。北京形式工况呈现出的畅通和堵塞的平均车速状况而且数据差异比较大。合肥形式工况拥挤和畅通的平均车速差异不是很大。如果做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成本分析的根本模型将会完全不一样。

  查询北京交通委员会的交通指数分析,选取的样本是2014年4月份到2015年5月份(交通指数分析更新到2015年5月),“轻度拥堵”和“中度拥堵”关键词个出现一半,说明北京的交通指数处于轻度拥堵和中度拥堵之间。而且每个城市的拥堵畅通情形不一样,目前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收费模式依然停留在比较单一的模式上面,特别是出现拥堵的时候,如果是计时收费,不知道用户在车里面车子一动不动而费用蹭蹭往上涨的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下表是在北京交通委员会的网站上截取的2015年5月份的早、晚高峰交通指数变化图表,比较有代表性。早、晚高峰交通指数变化呈现以一周为周期的规律变化,早高峰是周一拥堵情况最为突出,主要受到集中上学上班影响,晚高峰是周四尾号4、9限行日及周五拥堵情况突出,4、9限行日的晚高峰、周五的晚高峰交通指数均达到“严重拥堵”。

  未来潜力 在交通指数不一样的环境里面,电动汽车的运营成本以及能耗成本变化不大,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同的交通指数下的效率成本和时间成本不一样,对于同样的购买消费,比如固定路线的支付成本如果是动态变化将会使用户比较难以接受。

  所以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的盈利模式还需要继续优化,特别是收费计算这块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建立能够迅速盈利、而消费者在买单的时候依旧觉得很爽的收费模型。在这一点目前国内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公司所采用的盈利模型还是比较单一,在这一点上有必要向Uber学习,建立一套适合自己适合运营城市的盈利模型和收费模型。

  从未来城市发展交通拥堵状况以及城市环境治理方面来讲,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是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优化补充。从潜在消费需求来看,汽车共享的市场尤其是分时租赁的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任何商业模式的探讨以及商业的进行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虽然刚刚起步,却赢得了资本甚至是车企的青睐,分时租赁项目的企业面对的问题仍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但是在国外已经有分时租赁项目开始盈利,证明汽车共享经济是可行的,在我国实现盈利也只是一个相对时间相对模式的问题。

  通过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分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面对的第一大挑战就是用户流量的导入,对用用户在目前的状态下天然的要进行一部分筛选,用户必须有驾照!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用户,胃口已不再是简单地专车或普通租车的胃口,更强调体验,使用体验当然还有付费体验。

  在成本分析方面,除了运营使用车本,时间效率成本,包括电动汽车的公司以及服务场所的建设,停车场,充电桩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的分配以及协调也会考验到分时租赁运项目营者的综合能力以及财务能力。

  对于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的运营,需要投入一定的车辆,建设部分站点。这些都会影响到用户的导入和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大规模的前期基础建设和投入又会拉长企业盈亏平衡点时间。使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对于目前来讲,有驾照的人都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潜在用户,在未来来讲,一旦实现自动驾驶,只要有出行需求就是电动汽车的潜在用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