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PM2.5将首次纳入“十三五”环境质量指标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5-12-15 12:09:10
热度:

PM2.5将首次纳入“十三五”环境质量指标“生态环境总体改善意味着从大面积上、从多要素上环境质量已经开始改变,这是一个整体定性的判断,或者在‘十三五&rsq

“生态环境总体改善意味着从大面积上、从多要素上环境质量已经开始改变,这是一个整体定性的判断,或者在‘十三五’期间环境质量的拐点可能会来。”

12月13日,在2015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在介绍“十三五”环保发展关键词时作如上表述。

吴舜泽指出,“十三五”期间肯定会把环境质量尤其PM2.5颗粒物的下降作为指标,这是第一次在环境方面出现质量性约定的指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三五”时期也将进入水污染治理的加速期,而水质达标的时间表也逐渐明确。吴舜泽预计,2023年水环境的整体改变,那个时候中国的水环境质量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开始进入生态环境系统恢复阶段。

环保投资需求达10万亿

环保部正在加快制定环保“十三五”规划,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战略目标,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称,据测算,“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投资需求将达到10万亿元级。

吴舜泽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强调了两个方面,分别为:脱贫致富,生态环境。环境要求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的现实面前,要想在5年时间内达到与小康社会相匹配的环境质量仍存在较大难度。

以大气为例,从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一些污染指标的年均浓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是,以京津冀为代表的一些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地区,一旦出现静稳天气,就极易出现雾霾的现状未能根治。

对于大气,吴舜泽认为,由于单位国土面积上的污染排放强度和资源能源的消费强度不同,导致环境质量的改善进程一定是不同步的,所以实施环境质量进程并不是要求全国的环境质量齐步走、一刀切。

“我们希望珠三角一批城市在2020年基本达到空气标准,在2025年长三角很多区域基本达标,可能京津冀2025年达标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吴舜泽称,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扩大总量控制范围,将PM2.5等环境质量列入约束性控制,意味着在“十三五”期间肯定会把环境质量尤其PM2.5颗粒物的下降作为指标,这是第一次在环境方面出现质量性约定的指标。

实际上,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十三五”时期,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减少空气重污染天数。

治黑臭水投资超7000亿

除了大气污染外,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和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32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取水总量为332.55亿吨,达标水量为319.89亿吨,占96.2%。

不难发现,饮用水达标情况相对较好,而黑臭水体由于较为分散、基数较大,并大量分布在老百姓生活周围,其治理较为急迫。

今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明确规定,60%的老百姓认为是黑臭水体就应列入整治名单,至少90%的老百姓满意才能认定达到整治目标。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总体消除。

有业内专家认为,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涉及规划、建设、市政等部门,工作内容涉及管网截污等诸多内容,城镇黑臭水体可能是“水十条”里面难度最大,最难办的任务。

中信证券的《环保行业2016年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提出,从黑臭水体治理投资需求看,如果全国城市建成区1000个、每个区平均有20个中小河道且其中40%属于治理范围、每条河道中黑臭水体长度3公里,以及单位投资3000万元/平方公里,则测算得到若2030年消除全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对应投资需求或超过7000亿元。

吴舜泽认为,随着2023年水环境的整体改变,届时中国的水环境质量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开始进入生态环境系统恢复这个阶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