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局生物质发电企业"吃不饱"
如何破局生物质发电企业"吃不饱"国家环保部10月18日通报,近期在20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污染防控形势严峻。华北、华东、华中经历了入秋以来的首场大范围雾霾。
环保部卫星遥
国家环保部10月18日通报,近期在20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污染防控形势严峻。华北、华东、华中经历了入秋以来的首场大范围雾霾。
环保部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个省份共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862个,同比增加54个。从平均每千公顷耕地面积火点数看,秸秆焚烧火点强度最高的是辽宁、山西、山东、河南、吉林。
为了减少秸秆焚烧,提高利用率,过去几年国家相继推出秸秆发电项目,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且提供大量资金支持。那么,现在这些电厂运行情况如何,有生物质电厂的区域为何依然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对此,中国电力报记者近日赴吉林农业大县农安县,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秸秆回收和当地生物质发电情况。
遍地“黄金”吃不饱!
十月的吉林,天气已经变凉,路边的树叶开始泛黄。在农安县开安镇山东窝堡村,当地村民正在紧张地操作着秸秆回收机,一捆捆玉米秸秆被整齐地排在田间。
回收秸秆的村民张铁军告诉记者,他们和当地一些乡镇签订了协议,按片去地里回收秸秆,然后统一卖给附近的电厂。
据介绍,一台进口秸秆回收机,加上拖拉机要50多万元,一台机器一年可以带来20万元的利润,三年可收回成本。
购买国产农机产品,国家有专项补贴。而农民为何不购买国产农机呢?张铁军告诉记者,国产机器虽然便宜,但故障率太高,维修时间长,错过秸秆回收期就白等一年。
据了解,购买一台国产秸秆回收机需要约20万元,国家补贴30%,地方再补贴30%,如果再申请贷款,前期投入并不大。然而,很多农民宁愿购买昂贵的进口农机。
山东窝堡村村支部书记史波军告诉记者,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机器不够用,按这种回收效率,每个村需要一台才能赶在下雪前将秸秆全部回收。如果到下雪后秸秆变脆易碎,就收不回来了,明年春天还得焚烧。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燃料不足,只要燃料跟得上,电厂就能赢利。”华能农安县生物质电厂厂长王国辉告诉记者,由于燃料紧缺,过去几年电厂经常陷入“无米下锅”的尴尬。
据了解,华能农安县生物质电厂每年需要30万吨秸秆才能保证发电之用,而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原料远远不够。从2012年投产至今,这家投资近4亿元的电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作为农业大县,农安县每年秸秆产量达200万吨,而能回收上来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其中还有一些卖给了当地造纸厂。
不过,秸秆紧缺的局面在今年有望打破。记者从一份农安县人民政府发布的“秸秆焚烧转型治理实施方案”中看到,今年除加大禁止焚烧力度外,县政府决定对收购秸秆给予补助,电厂周边乡镇每吨秸秆补助10元,较远乡镇每吨补助20元。同时协调保险公司,为经营户临时存储秸秆投保;对购买秸秆打包机等专用设备的,按照国家补贴1∶1比例,县财政再给予配套补贴,补贴数量为50台。另外对于运输秸秆的车辆,解除超宽、超高限制,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为运输秸秆车辆发放特殊通行证。
这样的有力举措让电厂看到了希望,王国辉告诉记者,按现在的收购态势,明年电厂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消化”不良难在哪?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汪冬青指出,东北区域秸秆焚烧高峰期即将到来,10月下旬以后,吉林、黑龙江等地也将陆续进入秸秆焚烧高峰期,东北地区秸秆焚烧污染防控形势将更为严峻。
那么,一边是随处焚烧秸秆,一边却是生物质发电企业“吃不好”、“吃不饱”,该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
据了解,因燃料缺乏,目前国内相当多生物质发电企业正面临亏损。在华能农安生物质发电厂记者看到,厂内堆满了稻壳等燃料,却没有秸秆。
王国辉告诉记者,新的秸秆还不干,现在只能掺着其他燃料混烧,而购买稻壳的成本为315元/吨,秸秆只要290元/吨,稻壳比秸秆每吨贵了25元,就是这25元的差价,让电厂的成本大幅提高。王国辉说,在区域燃料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增多,就意味着谁的价格高,谁就能收到燃料,这样必然导致竞争加剧,造成燃料价格不断攀升,使企业发电成本大幅增加。
资料显示,华能农安发电厂平均每天收购生物质燃料约800吨,年消耗生物质燃料约26万吨,可节约标准煤9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余吨,每年为当地废弃秸秆换来近亿元的收入,特别是对当地治理秸秆焚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治理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意义。
那么,既然生物质电厂能改善环境,废物利用又能带来收入,燃料价格节节攀升,农民的积极性为何不高呢?
王国辉告诉记者,由于机器成本太高,季节性太强,很多人不愿意做这门生意。在当前全民打工时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极度缺乏,再加之受天气、墒情影响,无论是夏收夏播,还是秋收秋种,农民都相当繁忙,根本没时间去收集秸秆。尽管一亩地秸秆运到电厂可能卖个两三百块钱,但因收集打捆等专业设备相对缺乏,也没人愿意费时费力收集这些秸秆。
既然燃料是决定电厂赢利的根本,而电厂有实力购买设备,那么为何不直接回收秸秆呢?对此王国辉无奈地表示,农村问题很复杂,各方利益博弈,电厂参与其中会“水土不服”,可行性不高。
不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速推进,将来都是大面积耕地时就有了希望,王国辉说,那样农机使用效率会大大提高,电厂与农业大户就可以签订协议直接收购,也为投资回收机提供了可能。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在“十三五”规划中可能会在相关政策方面进行鼓励,生物质发电类企业有望受到市场的追捧。
事实上,为鼓励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国家对生物质发电历来都有财政补贴。早在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明确规定,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在各省脱硫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基础上,享受0.25元/千瓦时的国家财政补贴,此外,生物质发电还可享受收入减计10%所得税的优惠,而且秸秆发电还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此后的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上调至0.75元/千瓦时(含税),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有关部门测算,农作物利用途径主要为“五料”,即肥料、燃料、饲料、基料和工业原料,其利用率约为60%,其余40%被丢弃在田间地头或者在田间直接焚烧。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一般来讲是靠政府部门向农民广泛宣传焚烧带来的危害,并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去“堵”,但效果并不明显。
对此,有专家指出,在治理秸秆焚烧问题上,“堵”不是办法,“疏”才有出路。单靠“堵”堵不住滚滚浓烟,只有依靠“疏”才能“疏”出朗朗蓝天。
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与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2015非常规油气合作伙伴峰会暨非常规油气产业联盟年会”,详情请点击
http://www..com/subject/show_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