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与进出口揭示需求端是经济最大风险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5-08-10 12:03:27
热度:
PPI与进出口揭示需求端是经济最大风险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CPI同比上涨1.6%,涨幅创今年以来新高。同日公布的7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降幅环比扩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7月CPI同比上涨1.6%,涨幅创今年以来新高。同日公布的7月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降幅环比扩大0.6个百分点,也成为2010年以来最大同比降幅。
而在此前一天,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也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双双下降。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当面临通缩、通胀甚至是滞胀等各种趋势的信号交替出现的纷繁格局时,尤其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既灵活务实,又要保持定力,为稳增长与调结构更好地保驾护航。
国家统计局昨日最新发布的数据当中,尽管CPI出现了反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有分析认为,猪肉价格可能带动其他方面的价格出现上涨,但CPI似乎依然没能成为焦点,真正的焦点还在PPI身上,即PPI何时才能止跌转稳。
且不说PPI已有40多个月未离开过下降通道,仅就眼前降幅来说,就非常令人担忧。作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PPI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且下降幅度在持续扩大,至少说明经济仍面临严重的下行压力,说明市场需求仍然十分低迷。
就在此前一天,海关总署发布数据,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同比下降8.9%。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进出口数据发布以后,由于进出口状况明显改观,特别是出口由负转正,很多分析都表现出少有的乐观,认为进出口贸易已经触底反弹,开始步入拐点,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逐步增强。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重新回到了大幅下降的格局。
进出口状况的再度恶化,不仅反映了出口这驾马车仍然难以对经济产生有效的拉动和稳定作用,甚至继续扮演经济短板的角色。显然,进出口状况不佳,与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不佳、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步履维艰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
美国等极少数几个国家的经济复苏,并没有改变全球经济整体疲软的格局,出口仍然要在疲软的状态下运行,特别是欧盟、日本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都在艰难中运行,自然很难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形成支撑,甚至会拉后腿。
同时,国内经济的持续下行,也对进口构成了极大压力,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特别是生产需求,仍处于消化库存状态,没有对需求的渴望,没有对生产形成有效推动。
尽管7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总体不太乐观,但也并非毫无亮点,至少能看到两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一是民营企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支撑作用,其进出口状况不仅远好于国有企业,也远好于整体运行状况;二是广东、江苏、浙江等贸易大省的进出口状况正在企稳,正在成为稳定进出口贸易工作的中坚力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调整政策、完善措施,一方面加大国企改革力度,改变国企拖后腿的现象;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推动整体,给经济和贸易发达地区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水平,将是维持进出口不致失速的关键。
综合来看PPI和进出口数据,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与市场需求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恶性循环,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没有形成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也没有带动需求扩张,而是互为挤压、互为负影响。
正因为如此,在制定稳增长政策时,应当把如何扩大需求、增强市场需求活力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从生产、生活两方面刺激需求,把企业和居民的内在需求激发出来。
譬如旅游消费、信息消费以及一般生活消费等,应从政策方面给予最大力度的扶持,比如通过收费、价格等方面措施减少消费成本,提升服务效率,防止因政策层面的问题使消费受到限制。在此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改革释放更多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的红利,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
7月CPI出现反弹,如果仅仅是因为猪肉价格上涨,市场对此倒也不必要有太多担心,但对PPI的持续下降以及降幅增大切不可掉以轻心。毕竟一旦PPI止跌转稳,其对CPI的传导作用也会立即显现。
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但在眼前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企业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通胀的压力还没有得以释放。一旦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经济也像美国一样复苏了,新兴市场经济也转稳了,中国经济步入复苏通道了,届时通货膨胀有可能成为新的焦点。
上一篇:壳牌卖出统一润滑油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