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向“绿”而行,打造全球首个循环经济新范式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4-09-10 10:00:24
热度:

在露天煤矿作业现场,无人驾驶卡车正在采场道路上稳健行驶;在科尔沁草原腹地的群山间,266台风机迎风傲立、36万余块光伏板映日生辉;在铝厂铸造车间,一块块银色的铝锭正在从自动化的生产线上运送出来……依托丰富的风能、

在露天煤矿作业现场,无人驾驶卡车正在采场道路上稳健行驶;在科尔沁草原腹地的群山间,266台风机迎风傲立、36万余块光伏板映日生辉;在铝厂铸造车间,一块块银色的铝锭正在从自动化的生产线上运送出来……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煤炭资源,这里打造出了“煤—新能源—电—铝”循环经济新范式。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公司),见证了煤、电、铝三个支柱产业正在霍林河地区拔地而起。盘活地区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内蒙古公司摸索出了一条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劣质煤变废为宝

走进霍林河北露天煤矿现场,记者俯瞰之下,看到数台无人驾驶矿用宽体车正在层层如梯的煤海中作业,有序将褐煤运送到破碎站旁。

褐煤,又称柴煤,最大的特点是水分高、热值低,属于劣质煤。尽管储量巨大,但褐煤在当地曾被视为“生态垃圾”。由于煤质不高,遇水易散、遇硬易碎,远距离外运难以创造经济效益;如果长期堆放,还容易发生自燃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

“这种煤杂质多,发热量低,很难入燃煤电厂的‘法眼’,再加上长途运输经济性差,一度被当成‘鸡肋’”。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A厂厂长隋福田说。

如何让这块“鸡肋”充分释放能量?当地摸索出了“就地消纳”的处理方式。隋福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当时霍林河煤田产出的劣质煤数量庞大,迫切需要能够消纳巨大能量的下游产业,而本土地区发展的电解铝产业已初具规模,大量购进工业用电既不实惠也不现实,因此用煤发电、用电炼铝成为现实选择。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处理后的劣质煤正通过封闭传送带直达电厂,摇身一变成为电解铝的“原料”,构成了霍林河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

用电炼铝焕“新”提“效”

在两万八千平方米左右的巨大厂房内,一排排银色的电解槽整齐排列。电解槽内,火红的电解质溶液正在不停翻滚,电解质下方便是高达900多摄氏度的铝水,正通过真空抬包从电解槽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

这里就是位于科尔沁草原的电解铝产业生产基地——内蒙古公司旗下的霍煤鸿骏铝电公司。目前,公司拥有300kA(千安培)、350kA和400kA电解铝生产系列,每年形成86万吨电解铝产能。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900余万吨劣质煤就地转化炼铝。”霍煤鸿骏铝电公司总经理曲士民表示,以电解铝为载体实现了劣质煤的转化与储存,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转换成为优质资源。

不仅如此,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智化转型正在推动该地炼铝产业焕“新”提“效”。在铝锭铸造生产现场,记者看到,打渣、铸锭、码垛、打包、称重等环节已全部由机器人操作,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这不仅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保障了一线员工的作业安全,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霍煤鸿骏铝电公司铸造分厂副厂长车林说。

据了解,该公司已建成全国首套铝锭铸造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包括实施了电解智能精准出铝、智能安全排查报警系统等项目,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作业,有效提高了安全化水平。

“煤电铝”升级“绿电铝”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被广泛用于发电。霍林河地区年平均风速是每秒9.2米,优质的风资源适宜建设大规模风电场。

近年来,内蒙古公司不断提升含“绿”量。截至目前,所属的电力分公司已建成10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每年可输送清洁能源达30亿千瓦时。

记者了解到,计划到2026年,霍林河循环经济局域网新能源装机将达到17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48.57%,绿电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在霍林河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电解铝不仅是劣质煤的转化载体,还是绿色低碳的代表。

内蒙古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电力分公司总经理赵晋宇告诉记者,以煤电为补充,每年还有30亿千瓦时绿电输送至下游内部电解铝产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绿电注入,铝业正在变为“绿业”。曲士民介绍,在全国首批“绿电铝”产品认证中,霍煤鸿骏铝电公司已完成8.6万吨重熔用铝锭、9.9万吨电解原铝液认证,大比例的绿电已经转化为“绿电铝”。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内蒙古公司将加速推进通辽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及配套65万千瓦风电项目,打造国内首条“绿电铝”生产线,引领铝产业链由“煤电铝”向“绿电铝”低碳转型升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