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A股光伏龙头,走到了业绩分叉口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4-08-27 10:00:36
热度:

两年前,A股光伏板块一度出现盛景:千亿市值公司如雨后春笋,百亿利润企业相继涌现。然而,在随后近两年的时间里,产业进入下行周期,光伏公司迎来风暴时刻。眼下,2024年中报大幕已经拉开,光伏龙头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成绩单相继浮出水面。尽管业内已经做

两年前,A股光伏板块一度出现盛景:千亿市值公司如雨后春笋,百亿利润企业相继涌现。

然而,在随后近两年的时间里,产业进入下行周期,光伏公司迎来风暴时刻。眼下,2024年中报大幕已经拉开,光伏龙头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成绩单相继浮出水面。尽管业内已经做好了“业绩差”的管理预期,但当具体数字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其仍然颇具冲击力。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行业动荡激烈的时刻,部分A股光伏龙头企业却逆势盈利。

光伏头部企业正陆续走向了业绩的岔路口。

一体化企业转身难

自2020年起,我国光伏行业掀起了一轮垂直一体化的发展热潮。下游组件企业一马当先,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贡献了行业超过一半的新增产能。上游硅材料企业亦伸长触手,通威股份、合盛硅业、东方希望、宝丰能源成为向下拓展的热衷者。

此后的几年里,专业化日渐式微,一体化诱惑难挡――当光伏产业在2020年触底反弹后,“双碳”目标刺激着行业迎来新一轮的需求,高红利之下,一体化布局代表着降本增效的升级、代表着供应链的稳定,但却也为如今产业激烈竞争埋下了祸根。

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一体化企业的业绩表现相对糟糕。

根据业绩预告或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晶澳科技预计陷入亏损。这其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预计分别亏损48亿元至55亿元、30亿元至33亿元、29亿元至32亿元。晶澳科技亏损金额相对较小,预计为8亿元至12亿元。

“当大部分同业竞争对手都采取垂直一体化策略后,一体化在短期内为企业提供的供应链优势、成本优势,也就算不上企业特有的优势了。”一位光伏产业分析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当产业进入新一轮的扩产期后,一体化策略背后‘经营杠杆’的负面效应会被放大,即会加剧竞争。”

事实上,当庞大的产能规模,碰上产业链价格的集体下滑,一体化企业必然需要背负更重的包袱。于是出现“大象转身难”的现象。

8月23日深夜,TCL中环正式发布了2024年中报。从产品布局上看,该公司涉足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根据中报,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形成单晶产能190GW、光伏组件产能22GW。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162.13亿元,同比下降5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4亿元,同比下降167.53%。对于亏损的原因,TCL中环将其主要归结为:新能源材料业务板块的非理性价格竞争,新能源电池组件业务板块在行业价格下行周期中相对竞争力不足,以及受参股公司Maxeon业绩及股价大幅下跌影响,导致公司亏损加剧。以光伏电池、组件环节为例,该公司在半年报中便主动承认,“公司电池及组件业务未能在行业上升期中建立起相对竞争优势,整体表现落后于同业领先(企业)。”

需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光伏龙头,TCL中环的一体化程度被业内称之为“有限”的一体化,即目前该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为光伏硅片:报告期内,TCL中环的硅片业务营收占比超过60%,组件占比仅为17%。但庞大的硅片产能遇上上半年跌幅超过40%的硅片价格现状,TCL中环由此遭遇“重击”――今年上半年TCL中环在硅片出货量同比上涨的情况下,其营收却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

2022年,TCL中环的净利润曾飙升至70亿元。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年中,该公司的市值最高突破1900亿元,一时风光无俩。

如今,光伏产业链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低迷态势,一体化企业的利润压力难言减轻。

海外市场成“寒冬暖阳”

今年上半年,虽然大部分A股光伏龙头企业业绩遇冷,但仍有部分头部公司逆势盈利,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等头部公司利润表现相对突出。

根据中报,阳光电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20亿元,同比增长8.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59亿元,同比增长13.90%。德业股份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3亿元至12.83亿元,同比增长-6.39%至1.53%。一体化企业阿特斯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但仍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19.59亿元、12.3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三家光伏企业业绩表现“出圈”的共性在于:一是储能业务成为一大驱动力;二是海外市场较国内市场的利润优势显现。

具体来看,阳光电源、德业股份同为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上半年出货量有所提升。其中,阳光电源上半年出货65GW,同比增长30%;毛利率为37.6%,同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此外,在储能业务方面,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8GWh,同比增长60%;毛利率高达40.1%,同比增加了12.6个百分点。

在阿特斯的主营业务结构中,储能业务亦是亮点。报告期内,该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81亿元,同比增长23.14倍;毛利率达23.33%,是其毛利率最高的业务。

当国内储能价格同样内卷之时,海外储能市场成为了各大光伏、储能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东吴证券分析认为,亚非拉、南亚及乌克兰等新兴市场光储平价拉动需求高增,推动分布式光伏及储能逆变器企业第二季度业绩环比高增,第三季度持续向好;欧美户储持续去库存,降息开始,有望拉动需求逐步恢复;美国大储需求持续旺盛,欧洲、中东、拉美等大储需求爆发,大储龙头订单充足。

另据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订单规模超过80GWh,其中海外订单签约规模超过50GWh。

而在海外市场上,除了储能需求和利润高企外,组件的价格情况相对于国内市场同样突出不少。

以阿特斯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境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占比为76.92%。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阿特斯境内营收和营业成本分别为50.67亿元、50.28亿元,即其境内业务营收和成本基本打平,利润贡献则主要来源于海外――在该公司取得境外收入达168.91亿元之时,其营业成本为134.64亿元,毛利润为34.27亿元。

实际上,利润相对较高的海外市场已经引得各大光储企业竞相“出海”。对此,阿特斯在半年报中表示,“近年来部分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在海外新建产能并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剧了海外市场的竞争程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