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二期工程正式投产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7-02 17:00:37
热度:

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二期工程正式投产6月29日,随着天津南港LNG接收站二阶段最后一台LNG储罐投入使用并实现稳定高液位运行,标志着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

6月29日,随着天津南港LNG接收站二阶段最后一台LNG储罐投入使用并实现稳定高液位运行,标志着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二期工程正式投产进入试运行阶段。二期工程投产后,天津南港LNG接收站的天然气整体存储能力提升至约10亿立方米,将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天然气储气调峰和应急保供能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及能源低碳化转型。
二期工程于2020年9月开工,共设计建造4座LNG储罐及配套管道设施,4座储罐均为存储能力22万立方米的薄膜型储罐。“4座储罐启动投产的时间恰逢安全生产月,我们面临着一期工程运行、二期工程投运、三期工程建设的‘三线作战’局面,安全生产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北京燃气天津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罗祥平表示,为确保二期工程如期顺利投产,项目部抽调技术精湛的人员成立了投产专项团队,依照试生产方案,项目部防风险、控温降、精操作,严格按照投产时间计划开启工作。作为国内首个大型陆上LNG薄膜罐应用项目,团队技术人员充分吸收一期工程投产经验,不断优化投产技术路径,形成了薄膜罐高质量氮气置换工艺、预冷温降速率精准控制等投产关键技术,实现了10天同时投用2座大容量LNG薄膜储罐的成果。
北京是全国第一大天然气消费城市,近年,北京燃气集团在北控集团整体战略布局下,推进产业升级转移,加快在天津、河北等地布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燃气动力。据了解,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是保障首都能源供应安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天然气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项目主要包括接收站、码头及外输管线三个部分,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同期建设、分期投产”原则实施。其中,项目一期工程于2020年开工,建设内容包括1座年接卸能力为500万吨的LNG码头、最大可靠泊载运量为26.6万立方米的LNG运输船舶,以及4座LNG储罐、日气化能力为6000万立方米的接收站气化设施和配套汽车装载设施、一条长217公里的天然气外输管线。2023年9月,随着首艘LNG船在天津南港北京燃气LNG码头顺利靠泊并完成接卸,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接收站、一阶段储罐、天然气外输管线等建设内容相继进入调试和试运行阶段,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投产成功。
作为保障京津冀地区用气的可靠气源之一,2023-2024年度供暖季是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迎来的首个供暖季,承担着应急调峰尤其是首都北京的冬季保供任务,日最大供气量占据北京冬季最大用气量的22%左右。“接收站最重要的功能是应急调峰,即下游需求量越是增加,越能显现接收站的重要性。”北京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遇到极端天气,温度降低,下游需求量越大。2023年12月,北京创下了70多年来最长低温纪录,0℃以下低温累计超过300个小时,全市能源需要大幅攀升。天津南港LNG接收站实现单日外输天然气2600万立方米,峰值瞬时外输3000万立方米/天。整个供暖季期间,北京燃气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累计向首都输送保供气约3.8亿立方米。
新建的4座LNG储罐试运投产后,接收站的存储能力再次得到了提升。同时,它也成为目前国内在运接收站中存储、外输能力最大的接收站,进一步提高了北京调峰供气能力和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天津南港LNG接收站目前已累计接卸LNG货船19艘,共计约123万吨液化天然气,折合天然气约17.3亿立方米,累计管道外输天然气约9.4亿立方米。“项目二期工程投产后,储供气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在面对冬季天然气供给和应对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时,我们保供的底气更足了。”北京燃气天津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部生产运营中心副经理陈帅说。
据介绍,天津南港LNG接收站建成以智能巡检和数字孪生体为主的现场感知系统,通过5G移动巡检终端、智能机器人、激光甲烷监测云台等智能化设备的结合应用,实现对设备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的AI识别、对可燃气体泄漏的PPM级检测,最大程度保证接收站生产安全。同时,信息化系统实时获取DCS在线数据,实现了在三维场景中对生产状态数据进行直观展示,推动科技保障安全生产。
目前,项目三期工程建设也正在有序推进中,2座LNG薄膜储罐正在开展内罐收尾及外罐附属系统安装等工作,预计2024年四季度具备投产条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