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采煤“老把式”有了新身份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5-11 10:01:25
热度:

采煤“老把式”有了新身份4月19日上午,赵启瑞坐在地面集控室内自如地操控着手柄,煤矿井下400米的工作面上采煤机滚筒在飞转……7小时后,2400多吨煤炭

4月19日上午,赵启瑞坐在地面集控室内自如地操控着手柄,煤矿井下400米的工作面上采煤机滚筒在飞转……7小时后,2400多吨煤炭被采了出来。

今年41岁的赵启瑞是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贺西矿公认的采煤“老把式”。跟其他采煤工人一样,他也曾一度坚定地认为,“出大力、流大汗、多出煤”是采好煤的不二法门。不过这两年,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彻底刷新了他的认知。

山西焦煤集团各基层矿厂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不少“苦脏累险”岗位被机器替代,越来越多的矿工从危险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赵启瑞如今也有了新的身份——集控工。

“过去,我们需要在采煤机2米范围内操作,即便降尘效果再好,一个班下来也得‘吃’不少煤尘。遇到薄煤层时,还得躬着身子干活,又累又不安全。”赵启瑞说,如今大不相同,他们不再煤尘覆面,坐在办公室就能远程采煤。相比过去,可以说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每班的产量任务,高效的同时还很安全。

像赵启瑞这样“变身”集控工的,还有液压泵工、转载机司机、皮带司机等岗位人员。

在西山煤电斜沟矿井下,有一列由30节平板车组成的“设备列车”。它肩负着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的启停、运行,被视作“心脏”。而液压泵工闫文慧就是确保“心脏”正常跳动的人。过去,他和另外2名工友需分段巡查,时刻观察设备运行情况,还要操心加液加水。自从矿上实施智能化改造后,这一岗位只需一个人坐在集控室就可以完成之前的所有工作。

新身份需要匹配新技能。“机器完成了智能升级,人也不能掉队,得掌握新技能才能适应新岗位。”闫文慧说。近年来,通过参加厂家培训、技能大师工作室集中学习以及自学,闫文慧不仅熟练掌握了集控设备的业务知识、操作要领,还获得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新身份离不开智能化改造。“以往当班作业时,要在100多副支架间紧跟采煤机来回跑,不停地收升护帮板、提拉支架、推溜子,这样的动作一个班下来要重复操作千余次,稍不留神还会磕手碰脚,影响整班生产。”西山煤电马兰矿支架巡检工白翼飞介绍,如今,一键启停、自动跟机等智能技术使采煤生产班单班作业人数由12人减至8人,产量由6000吨增至上万吨,人工工效提升了150%。

同时,山西焦煤集团诸多煤矿岗位实现了无人值守。

压风机房担负着煤矿井下的通风任务,一般执行操作工双岗作业、24小时轮班值守和巡检。去年,马兰矿压风机房应用智能化系统和设备后,实现了无人值守。

减下来的人员去了哪里?他们又该如何实现岗位转换、职业转型?

胡伟原是马兰矿压风机房16名空压机操作工中的一员。自压风系统完成无人值守改造后,他和工友转岗到检修班,在井上下从事电工、钳工等工作。“到新岗位上继续奋斗!”胡伟说。

“眼下,各煤矿采掘一、二线人员并不富余,而是结构性短缺,尤其是大量应用智能化设备后,不仅需要更多的检修维护人员,对技能水平方面的要求也提档升级了。”斜沟矿人力资源部部长姚晓兵解释说,减下来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大多充实到检修及人员紧缺的岗位,助力矿井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近两年来,山西焦煤集团通过持续优化分配结构,对生产一线的矿工尤其是技术型人才给予薪资倾斜和相关技能岗位聘任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企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