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她”力量撑起水环境研究“半边天”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4-03 11:01:21
热度:

“她”力量撑起水环境研究“半边天”团队照片。受访者供图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有一支组建于2019年的10人队伍,其中女性工作者占了六成。从整体数量、人员分工、取得的成

团队照片。受访者供图

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有一支组建于2019年的10人队伍,其中女性工作者占了六成。从整体数量、人员分工、取得的成绩来看,她们都撑起了“半边天”。

她们当中,有优秀共产党员,有市级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也有全市妇女代表。她们各自承担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项目,捧回过省部级或行业内的科技大奖,在一线科研岗位中展示着韧劲十足的“她”力量。

团队中,每个人术业有专攻,但都围绕长江河库生态系统科学这一共同的大课题,在长江上游微生态过程与碳循环、流域水系统“碳中和”等研究方面打出“组合拳”。

今年,这个名为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中心的团队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面对荣誉,研究中心副主任鲁伦慧说,内心有一种埋头干了很久、终于被人看见的欣慰。

“象牙塔”里的互助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后,研究中心的各位女将还没来得及庆祝,就投入到各自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中,连妇女节当天都没“舍得”给自己放假。

“每个人身上都承担了一些项目或者科研任务。”鲁伦慧介绍,团队中,有人专攻微生物生态,有人研究水动力,有人深耕传统的地球化学,还有人擅长水生态修复研究。“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整个团队实现了交叉融合。”

“我们会相互请教。”鲁伦慧以自己举例,研究中需要建立水动力模型时,就会找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的黄菊萍帮忙;要用到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知识时,就与学地球化学的张媛媛“搭班子”……

她们合作共赢。比如,共同承担重点科研任务,开发流域碳通量动态模型与来源解析技术,为流域“减污、降碳、增汇”提供关键支撑。

多名成员还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发起的国际水库温室气体合作研究计划,在开发水库温室气体模型、编写水电行业技术导则中融入中国水库特点。此外,还参与编写相关标准,在水库温室气体监测、净排放量评估、碳足迹核算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大家的性格都比较开朗,一起工作,一起聊‘八卦’。我们有时感觉还像是在‘象牙塔’里。”作为其中一员,肖艳对研究中心和谐的氛围深有感触。“这个人均‘博士’的队伍,平均年龄其实才36岁,年轻、纯粹且有朝气。”她说。

从管理者的角度,鲁伦慧也希望打造一个有“认同感”的团队。“我们会尽力为每一个人打通成长通道,给予其足够的支持。”

坐“冷板凳”的必修课

随着合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团队成员也在不断学习,打破专业壁垒,建立新思维和新方法。

肖艳一开始从事的是与蓝藻水华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如今她紧密结合国家“双碳”战略需求,逐步探究藻类在三峡库区碳排放中发挥的作用。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她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但“再难啃的骨头还是得啃”,肖艳认为,搞科研不能永远原地踏步。

马彦博有相同的感受。她的博士专业是环境毒理学,但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要求,她不得不重新研修底栖生物的知识。

在她看来,学习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不同的内容,是打破舒适圈的过程,虽有困难,但要想办法克服。她和许多团队伙伴一样,利用下班或休息时间查文献、读资料,报班参加培训,一点一点积累。

学习中,她们也勇于打破“常规”。分析对比了大量资料后,黄菊萍针对三峡水库特点,将原有的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传质系数进行了修正,实现了大型水库碳通量的实时动态核算。

“原公式是基于湖泊和海洋的水体情况或相关参数建立的,没有考虑水体本身的流动。但在三峡库区,尤其是库尾位置,水体有自然河道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她从水体紊动的角度,将风的作用和水体自身流动纳入了公式计算。

“我们的工作就是如此,要主动去想、去学习,主动找问题、解决问题。”肖艳认为,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不容易,但这是坐“冷板凳”的必修课。

我们没有不一样

采访中,“女性科研工作者”这一角色不可避免被提及。但研究中心各位女将的回答很一致:我们没有不一样。

无论是顶着烈日去野外调查采样,还是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研究中心都是按照工作需要进行分工,大家各司其职。“工作中,性别并没有带来任何限制,反而让我们干起活来更有韧劲儿。”鲁伦慧笑称。

自2015年起,鲁伦慧便独立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至三峡大坝的2800多公里流域开展长江上游微生态过程与机理研究。每两个月,她都会前往流域内定点科考,进行水体分层采样工作,采集水质参数等,从而探究水库调度对于库区水体的影响。

“事情烦琐辛苦都没什么,只是一整天都不敢喝水,因为忙,且没地方上厕所。”这是鲁伦慧心里,女性科研工作者唯一的“难”。

辛苦归辛苦,但团队成员欧阳文娟觉得途中乐趣多多。她记得有次去赤水河段采样,完成后便回到宾馆处理样本。宾馆大厅较宽敞,大家就找了块空地开始整理。真空泵、漏斗等工具一摆,过路人以为他们是卖酒的,竟上前询问,让欧阳文娟哭笑不得。趁此机会,她给“吃瓜群众”科普了团队的研究工作。

当然,最开心的是劳有所得。“当经过艰苦的采样,回到实验室检测、分析样本后,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一切都有了意义。”欧阳文娟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