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车企加入降价大潮 价格“内卷”原因何在?
多家车企加入降价大潮 价格“内卷”原因何在?阅读提示近日,多家车企接连宣布降价或限时优惠。业内人士分析称,造车成本相对降低,国内汽车市场供给过剩、需求相对增长放缓是此次汽车价格战升
阅读提示
近日,多家车企接连宣布降价或限时优惠。业内人士分析称,造车成本相对降低,国内汽车市场供给过剩、需求相对增长放缓是此次汽车价格战升级的原因。专家指出,采取简单的价格竞争策略并不是理性行为,不利于汽车行业长远发展。企业应当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产品的品牌力才是王道。
近日,多家车企接连宣布降价或限时优惠,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纷纷打起了价格战。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战短期内利好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不过,如果持续下去可能潜藏危机,带来不少问题,不利于汽车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多家车企加入降价大潮
今年2月,比亚迪率先推倒了降价的首张多米诺骨牌,国产新能源汽车混动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7万元区间。随后五菱汽车、上汽大众、日产、奇瑞、吉利等纷纷加入降价大潮,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力图抢占市场份额。
记者发现,这场价格战不仅仅是简单的降价,更是通过增配减价、现金折扣等多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3月6日,长安启源A07真香版上市。C级中大型纯电轿车、最长续航710公里,还配有8155芯片,以及电吸门、超高清中控屏等配置,起售价仅为13.59万元。吉利汽车拿出20亿元补贴应战,奇瑞集团推出“百亿补贴置换季”等。
记者采访发现,从去年开始,汽车价格战就已经打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终端调研数据显示,今年1月初乘用车总体市场折扣率约为20.4%。2月恰逢春节和元宵节,众多车企为了在假期中进一步刺激消费,价格战进一步升级。到了3月,汽车价格战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价格“内卷”原因何在?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造车成本的相对降低是此次多家车企降价,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普遍降价的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碳酸锂价格已从2022年底的近60万元/吨降到10万元/吨,而碳酸锂价格每下降10万元/吨,每千瓦时电可减少50元的成本。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实行价格战的时候,燃油车也只能依赖于优惠的价格来持续吸引客户,加入价格战。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称,随着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规模效应,产品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和降价空间。市场规模决定了成本和企业生存状态,多数厂商会选择优先保住市场份额,造成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看来,价格战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汽车市场供给过剩、需求增长相对放缓的矛盾相关。随着2024年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大于需求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势必引发激烈的价格战。
价格战还会持续多久?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价格的下降可以刺激需求,从而短期内增加车企的销售额和收入。但如果持续很久,将对整个行业不利。由于产品高度同质化,加上目前内需相对乏力,汽车行业竞争将会非常激烈,价格战或将持续到今年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将增长3%,这一增幅远远低于上一年的12%。
普遍降价对于有购车意愿的消费者来说明显是好事。然而,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我现在就是观望的态度,看还能降到什么程度。”打算最近购新车的北京市民吴涵告诉记者。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价格战还可能迫使汽车制造商专注于削减成本而不是加大创新。厂商可能不专注于投资研发方面,只专注于维持有竞争力的价格,导致行业缺乏技术进步。“价格战持续的话,消费者信任度可能出现下降,特别是对汽车或品牌的整体安全性失去信心,因为他们害怕企业通过使用更便宜的材料或降低制造过程的质量来削减成本。”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全行业都面临盈利难的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称,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只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4家盈利,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价格战如果持续,盈利状况显然会受到进一步影响。”
陈士华认为,产品价格适度下调固然有利于激发居民消费需求,但采取简单的价格竞争策略并不是理性行为,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企业应当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产品的品牌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