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储能行业观察:IPO潮起,资本涌入,系统集成商毛利率却仅有7%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3-07-12 18:00:33
热度:

储能行业观察:IPO潮起,资本涌入,系统集成商毛利率却仅有7%储能市场IPO热潮涌动,资本市场热度持续上升回顾过去的几周,储能产业领军企业纷纷启动IPO流程,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动

储能市场IPO热潮涌动,资本市场热度持续上升

回顾过去的几周,储能产业领军企业纷纷启动IPO流程,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动能进行业务拓展。

7月5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了惊人的45亿元人民币。此外,该公司的上市辅导备案已在7月3日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受理登记;

6月30日,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6月28日,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IPO申请已被交易所确认并受理;

6月20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布了招股书申报稿。

……

姜新宇,现任智光电气董事、常务副总裁以及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在电力电子行业已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并在储能行业深耕了10年。他表示,从去年开始,他明显感觉到投资领域对新型储能技术的热忱日益高涨。“我每天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接不完的投资人电话。”

姜新宇的“困扰”并不是个例,许多储能企业的负责人也遭遇了相似的情况。有报道指出,一位储能企业管理人员在一次大型储能展览上,甚至遭到了投资人的现场“包围”。

全年产能提前排满,行业新参与者云集

自2023年初以来,新能源储能领域出现了显著的产能扩张趋势。一些企业表示他们的产能至少已经实现了2到3倍的同比增长。"今年我们见证了项目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初步预测,上半年的业绩将实现3到5倍的同比增长。”某行业头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如是描述。

许多企业已经提前排满了全年的产能,其中就包括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其综合管理中心总监刘岸指出“我们正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扩大产能,这包括租赁更多的生产场地,以及在集团旗下其他子公司的厂区内迅速新建储能车间。同时,我们还在开发区拿地,规划建设新的产业基地。”

面临着订单激增的压力,一家专注做集成系统的储能企业坦言,鉴于当前产能紧张的情况,他们已经无法“全面消化”所有订单,只能优先考虑大规模的项目。

随着老牌参与者加快产能扩张的步伐,也吸引了一大批新的参与者涌入这个领域。这些“新玩家”来自多个不同的领域,包括教育、互联网、家电、食品乃至服装行业。

储能市场繁荣'强制配储'政策推动与资本市场响应

新型储能为何会突然受到广泛关注和追捧?这个转折点可以追溯到2021年。

当时,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解决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吸纳问题,"强制配储"政策应运而生。

截至2023年6月,大约有25个省份明确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的具体储能装机目标。在这些省份中,大多数要求新增的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备储能设施,且这些储能设施的装机容量一般不得低于发电项目装机容量的10%,并且新能源储能配置的时长需达到2小时。

早就敏锐捕捉到这个趋势的资本市场也已经开始行动。多家新型储能企业的高管表示,自今年开始,他们一直在不断地接待各类投资方。

不少创始人甚至还“反向选择”投资方。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创始人透露“有些企业对投资人要求较高,不会轻易选择财务性投资,更偏向产业性投资,为产业发展带来资源。”

储能行业人才短缺引起薪酬冲高

在企业急需扩大产能的同时,储能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在微信上,我刚给某人备注其所在的公司,不久后就在他的朋友圈发现他已经加入了另一家公司。”对于这种情况,姜新宇已经习以为常。

为了快速扩充团队,一些头部企业甚至利用行业线下展会的机会,在自家展台上张贴招聘广告,目标是“尽快扩大团队规模。”

由于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竞争激烈,薪酬也随之水涨船高。

“为了吸引人才,公司提供的薪酬往往是员工实际价值的两倍。这种现象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出现,今年更为明显,明年可能会更加突出。”杭州科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爱华如是说。他认为,这是储能领域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导致的。“例如,一个员工的实际价值可能是年薪20万,但在储能行业,他可以轻易地要求年薪40万。”

系统集成商生存环境艰难

尽管资本不断涌入,新老参与者蜂拥而至,储能行业的实际情况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尤其是作为“中间商”的系统集成商,其生存环境尤为艰难。

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储能企业开始认识到,他们自身并未具备充足的系统集成能力,需要由专业的系统集成商提供相关服务。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和影响力在决定一个项目的最终成功以及盈利程度方面尤为关键。

储能系统集成商位于产业链的中游,直接服务于下游的新能源发电客户和业主,是产业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主要职责是,基于对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源转换系统(PCS)、能源管理系统(EMS)等组件性能的深入理解,根据下游应用终端的需求,整合储能系统的各个部分,并确保它们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姜新宇强调指出,系统集成不是简单地把各部件拼凑在一起,而是利用特定的技术,以合理且高效的方式管理和利用数十万颗电池。“在这个领域里,专门进行集成的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人们不应该轻视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比如同样是200MWh的储能电站,为什么有些在效率上比其他的高出5%以上?为什么在全生命周期内,电度成本能降低20%以上?为什么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这些都是系统集成技术所能解决的问题。”

尽管系统集成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矛盾的是,微薄的利润却成为当前储能集成环节普遍面临的现实。一位未愿公开姓名的储能企业管理人员坦言“业务链条越靠近终端客户,利润就越少。”

根据平安证券的研究报告,2023年1月至4月,中国国内的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约为1.23元/Wh。目前,储能电芯及系统的价格已接近历史低点,并且仍有下降趋势。

姜新宇向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以2小时(0.5C)的储能系统为例,假设每一环节的成本分摊到1元人民币,那么电芯的成本就占据了0.65元。剩下的0.35元还需要用于系统集成商购买空调、集装箱、消防等设备。即使集成商能在电芯以外的其他部分赚取20%的毛利,也就是0.07元,毛利率最多只有7%,还需要承担各类摊销费用。”

一位不愿具名的系统集成商负责人表示“经常参与招标的企业都明白,报价越低,获得中标的机会才会越大。如果报价未能进入最低的五个投标企业,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无法中标,这就是当前行业的现实状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