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得与失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得与失近期,业界和媒体都在反思迄今为止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得与失,并对未来走势进行了展望。乐观的判断是,今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
近期,业界和媒体都在反思迄今为止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得与失,并对未来走势进行了展望。乐观的判断是,今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依据是本土和跨国车企将密集投放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品匮乏不再是问题;同时在政策层面频出新政,“四部委”明确要求对新能源汽车免车牌拍卖、免摇号、不限行;此外,地方政府也争相推出鼓励政策,如北京提出到2012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达到3万辆,2015年达到4万辆以上。当然,还有国家电网已在国内30个省会以上城市建成的243座充换电站、13283台交流充电桩。
然而,上述“利好”却经不起推敲。其一,来自工信部的信息表明,截至2011年底,有75家车企的361个新能源车型登上了产品公告,但很多都是零产量,厂家口径均为“具备了量产条件”。跨国车企的产品要成熟的多,但很高的价格和消费者很低的认知度,注定其不会成为车市主流。其二,2010年国家对电动汽车最高达6万元的私购补贴并未启动市场,截至目前,全国包括丰田普锐斯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不超过两万辆。其三,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充换电站及充电桩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令人印象深刻的与其说是其实用性、效益和可持续性,不如说是其背后利益集团的博弈。
其实,在国内电动汽车持续3年的“大跃进”之后,业界看法已基本趋向一致:在国家层面过于偏重发展电动汽车的政策导向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与跨国车企差距甚大,作为电动车“大跃进”之前提的“同一起跑线”和“弯道超车”乃自欺欺人。而在企业和市场层面,2011年杭州电动出租车自燃,深圳电动大巴起火,乃至通用Volt增程式电动车自燃,都引发了人们对电动车安全问题的空前关注。正是在此背景下,201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了理性回归的动向,标志性事件就是2011~2020年新能源汽车《规划》改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并三次推迟出台时间,业界猜测,这恰恰表明了相关决策部门的谨慎和成熟。
上一篇:特高压能否解决风电并网消纳的难题
-
我国新能源汽车十年规划或难产2024-08-16
-
新能源汽车行业周报:规格最高新能源展会引领投资机会2024-08-16
-
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2024-08-16
-
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前景明朗2024-08-16
-
新能源汽车前景明朗2024-08-16
-
加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装备工业建设2012-02-08
-
多地政府推新能源汽车2012-02-08
-
2012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报告2012-02-08
-
四项国家标准将为电动汽车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撑2012-02-07
-
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跳出补贴局限2012-02-07
-
2012年新能源汽车将迎发展机遇2012-02-07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2012年的亮点2012-02-07
-
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成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2012-02-01
-
山东构建国内最完善的电动汽车服务网络2012-02-01
-
2012年新能源汽车或拨云见日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