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供应偏紧 坑口煤价支撑较强
主产区供应偏紧 坑口煤价支撑较强阅读提示煤炭“保供政策”取消后,预计主产区煤炭产量将回归至正常水平。此外,浩吉铁路配套工程的完善推动了终端采购前置,煤化工项
阅读提示
煤炭“保供政策”取消后,预计主产区煤炭产量将回归至正常水平。此外,浩吉铁路配套工程的完善推动了终端采购前置,煤化工项目的推进使坑口直接需求量增加,预计上半年坑口动力煤价格回调空间有限
正文:由于煤炭“保供政策”持续至2月底,政策取消后,主产区的煤炭产量较保供期间有了明显收缩。
据了解,内蒙古在“保供政策”实施期间有增量,部分地区在保供前提下煤管票甚至有不限票的情况。分类型来看,大型煤企基本上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中小煤矿在高煤价的诱惑下生产积极。2月底,随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内蒙古“保供政策”取消。
“保供政策”实施期间,陕西的月度煤炭产量没有超过2019年的月度高点。据了解,一方面陕西地区煤矿安全生产意识较强,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煤价起伏过大,煤矿有意识控制产量,避免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目前来看, “保供政策”实施期间陕西实际的煤炭增量不大。
此外,受多因素影响,近期主产区中小煤矿产量受到的影响较大,据推算有50%左右的减量。但从总体来看,在国内煤矿向大型化、现代化、智慧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小煤矿产量的变化对全国煤炭产量的影响相对有限。全国两会结束后,煤矿已经快速恢复至正常生产状态。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主产区煤炭市场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首先,浩吉铁路配套工程的逐步完善促进了终端采购前置,导致坑口直接需求量有所增加。
浩吉铁路自2019年通车以来,沿线各项设施处于逐步完善中。今年上半年,陕西境内金鸡滩等多条煤矿铁路专用线将开通,海则滩、靖边北、大牛地等集运站市场煤的数量在逐步增加。由于在发运成本和发运时间上,浩吉铁路都有较大优势,除电厂之外,“两湖一江”地区非电煤需求也开始直接从坑口采购,企业签订长协的意愿在增强。湖北境内江陵港的投运提高了贸易商囤煤的积极性,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到江陵港采购,今年已经出现江苏地区的企业到江陵港采购煤炭的情况。坑口直购需求的增加导致坑口对于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以及对港口价格的敏感度不断提高,价格调整的灵活度不断提高。
其次,化工煤需求仍是陕西和内蒙古两地的重要需求方。
目前,宁夏、陕西、内蒙古的新建化工厂以及扩建工程正在推进中。化工厂对于陕西和内蒙古煤炭的采购需求仍在增加。以内蒙古为例,煤炭就地转化率从2014年9.1%提高到了2020年13.9%。以中煤西北能源公司为例,原有的60万吨聚烯烃生产线每年煤炭需求量在500万吨左右,新开的一条生产线每年将再增加300万吨需求量。未来坑口及周边地区的化工用煤需求将呈现持续增加趋势。
再其次,内蒙古为全国唯一一个2019年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省份,该事件的影响已经逐步体现。
2021年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同自治区工信厅、能源局起草了《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从2021年起,不再审批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烧碱、纯碱、磷铵、黄磷、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超高功率以下石墨电极、钢铁(已进入产能置换公示阶段的,按国家规定执行)、铁合金、电解铝、氧化铝(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除外)、蓝宝石、无下游转化的多晶硅、单晶硅等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在区内实施产能和能耗减量置换;除国家规划布局和自治区延链补链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外,“十四五”期间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合理有序控制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严禁新建虚拟货币挖矿项目。从近期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高耗能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减产停产。从内蒙古的用电结构来看,第二产业用电占比达到了85%至90%,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占第二产业用电比重的60%至70%,“双控”政策的实施将压制区域内用电用煤需求的增长。
同时,据了解,内蒙古煤矿项目也将停建。作为国内的重要煤炭生产地,未来内蒙古的煤炭产量增长将依赖于现有的一批手续办理中的已建煤矿的投产。按照发改委年初的文件,截至2020年12月,内蒙古共有21座已建煤矿处于手续批复过程中,涉及产能17950万吨,预计这部分产能将在今年陆续投产,集中投产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
综合来看,“保供政策”取消后,主产地的煤炭生产基本回到保供前的水平,煤矿基本按照核定产能生产,未来的产量增量将主要依赖于已建未批复煤矿的投产,预计在下半年将有明显的体现。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主产地供应相对紧张,并且在终端采购前置以及化工用煤需求增加的支撑下,坑口煤价回调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