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全面开放油气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全面开放油气市场3月4日,2021全国两会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提交了关于促进大湾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
3月4日,2021全国两会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提交了关于促进大湾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提案,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全面开放油气市场的进出口,促进大湾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大湾区经济的融合发展,也为国内能源行业的全面市场化改革提供试点经验。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中央战略决策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能源和化工行业来看,能源化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除了油气资源生产能力较为薄弱外,中国的炼化、煤化、化工产业规模已雄踞世界第一,同时中国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油气需求位居世界前列,保障市场的效率以及要素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至关重要。
近些年,国家油气资源供应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对国家油气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期来看,国内油气资源的生产供应能力离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油气资源的自主供应能力作为薄弱环节,是当前急需要补的“短板”。
薛光林委员介绍,以单纯国内需求以及国内经济大循环的角度而言,油气资源不能受制于人,必须达到自主供应的长远目标。从双循环的角度来看,要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必不可少。除了国内油气资源继续“增储上量”,增加供应能力“补短板”之外,有必要构建以中国市场为中心的能源 “国际大循环”,通过油气市场供给侧改革,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畅通油气能源领域“双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能源领域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为国民经济升级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实际上,国内油气能源市场虽然经过多年改革,但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依然存在“有形之手”的控制,国内油气资源从生产到流通还不能以市场价值规律的标准去衡量,资源的流动更是谈不上效率与公平。先不论国有主体的垄断地位,单是成品油零售价格来看,依旧还是存在国家调控,虽然国内成品油的供过于求很明显,但加油站的零售价格还是涨多跌少。中央及地方国企已经牢牢把控油气电等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离市场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么多年现行体制机制下形成的自然垄断,要一下子全盘改革又谈何容易。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三大制高点之一,经济发达而且总量较大,能源消费也高。大湾区包含粤、港、澳三地不同的制度体系和市场运行体系,大湾区内的能源消费需求远远大于供应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大湾区本身的市场化程度比起内地其他地区都要高,全面落实要素流动市场化改革具备非常良好的基础。
纵观我国油气市场的现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契机,光汇石油创始人薛光林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全面放开油气能源产品的进出口,促进大湾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大湾区经济的融合发展,也为国内能源行业的全面市场化改革提供试点经验。
首先,必须要建立起统一的能源保障供应体系,要提高油气储备和供应能力,要实现湾区内以及周边地区油气储运、管网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湾区内水路、陆路运输的畅通,以及湾区与国内外油气资源进出路径的畅通,这需要三地政府协调统一互联互通的运行机制。
其次,三地政府应在统一资源消费市场标准上有所作为,对能源消费产品的使用标准尽可能实现统一,比如燃气使用、加油站销售车用油等等,这样可以优化产品供应链体系,实现成本最优和价值最大化。如现有标准不一致,应向其中最高标准靠拢。
第三,在大湾区试点油气产品的全面放开进出口,实现油气等能源资源在大湾区内的自由流通,利用香港、澳门国际化优势,依托国内消费大市场,搭建油气等大宗商品跨境期、现货交易平台,对接国际和国内资源,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油气资源,保障大湾区能源安全供应,也为国内油气市场开放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
晶科科技:探索光伏制氢的“中国方案”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