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减免地热资源税”提案,将被带上全国两会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1-03-04 09:07:12
热度:

“减免地热资源税”提案,将被带上全国两会聚焦全国两会春风,带来春的讯息。2021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十四五”规划、“30&

聚焦全国两会

春风,带来春的讯息。2021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十四五”规划、“30·60”碳达峰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南方供暖等关键词,近日成为业内押题两会的“热词”,这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打响了“前哨战”。地热加APP、地热加(ID:drjAPP)和地热能资讯(ID:direjia)微信公众号,将同大家一起关注全国两会,聚焦地热发展。今天的两会声音,地热加APP给读者介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全监管部总经理韩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有关地热能、近零能耗建筑的提案相关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韩峰:减免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资源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全监管部总经理韩峰

2019年国家发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并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将地热列为能源矿产,要求“按原矿1-20%或每立方米1-30元”的税率标准征税。地热能属可再生能源,地热供暖又是民生工程,如此高额税负让行业叫苦不迭。与此同时,我国多个省市也公布了当地地热资源税适用税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同步施行,各地实际执行税率每立方米1-30元不等,这影响了地热供暖产业的良性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全监管部总经理韩峰建议,《可再生能源法》第二十六条已规定:国家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地热供暖产业兼具清洁能源和公共服务双重特性,建议针对地热供暖行业补充出台退税办法,或通过先征后返、提供清洁能源项目补助、适当调整暖费及贴费价格等措施,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同时,他还建议对于实现100%回注的地热项目实施免税政策。地热用于供暖时,在100%同层回注的前提下,地热水仅作为能量载体,回注后并不存在水的消耗问题。建议政府通过规范管理,为做到完全回注的地热开采企业进行认证,以此作为免税或退税的依据。

全国人大代表刘宝增:加大地热产业扶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十年间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巨大,地热资源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其高效利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要加强地热能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一方面加大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力度,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为地热资源高效开发提供坚强保障。他建议,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增加财政扶持和税费优惠力度,促进地热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刘宝增指出,我国地热能资源丰富,但利用程度低,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近年来,浅层地热能利用快速发展,水热型地热能利用持续增长,干热岩型地热能资源勘查开发开始起步,地热能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地热能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力度不够,相关扶持政策不到位,各地发展地热资源的积极性不高。

“要加大地热产业扶持力度,优化能源供给格局,发展绿色能源战略,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科研支出力度,根据不同区域地热资源类型、市场特点,理顺相应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地热资源开发应用。”刘宝增表示。

刘宝增建议,设立支持地热关键科学、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的专项资金,投资建设地热技术研发基地、国家重大实验室及重大示范项目,加强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科研攻关力度。对战略性替代资源干热岩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给予重点支持,加速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营造良好产业政策和环境,完善价格机制,发展绿色金融。

全国人大代表南存辉:推广“全程能效”模式,推动建筑深度节能

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今年我的两会提案主要是围绕双碳目标,围绕自己熟悉的领域,围绕法规、政策、应用,包括一些卡脖子的技术所提出的,比如说电力设备、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3060碳目标”实现的要求下,未来的电气、电力设备都要逐步实现全面智能化。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技术规则、标准应用、政策支持、行业要求,亟待形成标准和体系,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统一行动。

同时,双碳目标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体现了我国的大国的责任和形象。我们怎么去落地实践它?比如围绕太阳能利用,光伏产业这块我就带来五六个提案,分别从生产、应用、消费、服务、规约、政策等方面建言。再者,清洁能源市场化亟待政策法规来引领支撑,发展过程当中碰到比如说土地收费,国内国外具体方法有些差异,在双循环格局下,我们怎么打造竞争力,让行业更健康、蓬勃地发展,在今年的提案中都有思考。

今年的提案里面建议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已完成的近零能耗建筑项目不仅建筑能耗大幅下降,其室内环境品质也大幅提升,正处于从单体应用到规模化推广的关键阶段。建议推广“全程能效”模式,推动建筑深度节能。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过程中,完善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政策和建筑能耗监管与改造制度,特别是在公共建筑建设中大力推广“全程能效”模式,全生命周期开展智慧能效管理,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节能效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