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对话唐周敏:光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这六年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0-12-15 21:06:43
热度:

对话唐周敏:光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这六年“作为光伏企业来讲,对于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做好企业本身,这是本分。在这个基础上,要去回馈社会,要尽量多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r

“作为光伏企业来讲,对于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做好企业本身,这是本分。在这个基础上,要去回馈社会,要尽量多去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对于正在努力推动的光伏事业,唐周敏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坚持做的。

农村,每当提到这个词,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几亩地、几只家禽、一对老人的一辈子。

光伏在中国发展虽有20多年,但要在老百姓“靠天收”的清单上再加一个光伏,这会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

有媒体早前指出,我国农村屋顶可安装面积约119.10亿㎡,光伏装机潜力约3.57亿kW,发电潜力约3573亿kWh。但实际上,这些屋顶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老百姓只有在秋收的时候用它晒晒粮食、蔬菜,这已经是能发挥的最大价值。

成熟的户用光伏技术,大量闲置的屋顶,老百姓的守旧,让许多像唐周敏这样的光伏创业者不得不从长计议,思考农村户用光伏如何破局。

破局:

改变可以改变的

2014年,唐周敏在“中国光伏第一城”合肥开始了他的光伏破局探索之路,“四县一市”都是他的目标版图。但现实很骨感,在家里,他的创业受到父母极力反对;在外,他们的业务广受朋友、乡亲的质疑。

面对眼前的一道道阻力,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接受已经发生的,改变可以改变的。

他和他的团队潜心分析了造成阻力的几点原因:一是当地没有可参考的成功案例;二是老百姓对光伏不了解;再者,黑心商以光伏名义设局圈钱,扰乱市场。据此,他们也制定了相应的“清障”计划。

首先,唐周敏从无到有,在自己父母老宅的屋顶上建起一座3kW光伏电站,并网后第一天发了18度电,加上当时0.42元/度的补贴,这笔新增收入让他的父母又惊又喜,也让装光伏能赚钱的消息在乡邻间不胫而走。甚至还有十里八乡的人上门来看,以确定这是真事。

其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唐周敏和他的团队定期入乡搭台科普,入村入户交流,将企业元素与光伏科普的公益行动结合起来,既实现了光伏扫盲,避免老乡再被欺骗,又能给有条件的农户装上高品质的光伏系统。

行得正,才能走得远。唐周敏树立品牌和品质意识,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质量管控原则,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影响老百姓对光伏设备品质的重视。“这一点少不了供应商阳光电源给予的支持,他们经常派驻专业人员给我们进行技术知识培训,随同我们入乡科普,在业务范围之外为我们和老乡出方案、出主意。”

开拓:

阳光下的财富

5年间,伴随着持之以恒的行动,有些农户陆续开始接受这一新事物,从乡村的上空俯瞰,一栋栋黑瓦屋顶上多了一抹抹蓝色。

当一系列开拓行为成为习惯,则其不知不觉就成为撬动社会进步的泉源,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

2020年上半年,一场疫情打乱了复工复产计划,让农村多了许多在家待业的青壮年人。与此同时,这场疫情也催生了人们对稳定收入的渴望。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最新户用补贴政策,建设规模达6GW,度电补贴为0.08元/kWh。

一边需要开源增收,一边是国家许诺的政策保障,让“装光伏”成为人们一拍即合的选择。

此前在唐周敏的开拓下,一批先尝到甜头的老乡,自发成为光伏代言人,接待乡邻乡亲到自家屋顶上看光伏电站的发电和运行情况。很快,光伏像香饽饽一样在农村成为一种风尚。

采访期间,笔者在唐周敏的带领下,就近来到老吴家。

“小唐人不错,如果要在屋顶上装光伏,一定要让他们来做!” 老吴对唐周敏安装的光伏系统非常满意,所以逢人就推荐。

“我家这5kW电站运行4年多了,年发电量最多时达5900多度,自己用不完还可以卖给电网。除了师傅常规巡检,系统设备从未出现过任何故障,像这台阳光电源的户用逆变器运行稳定的很,平时我们都不管它,省心的很。”

基于良好的口碑,唐周敏的烈阳光伏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安徽区域最大的光伏贸易商,业务范围从合肥的“四县一市”辐射到全国,今年疫情下的业务销量是去年的10倍之多。这些发展及数字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闲置屋顶被利用起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装上光伏,用上清洁电力。

坚持:

未来任重道远

走在乡间小道上,唐周敏不时迎来老乡的热情招呼,“小唐,来我家坐坐,喝口茶”。而在六年前,这一幕是截然相反的。

曾经守着田亩和家禽的老百姓,如今又多了光伏这条生财之路,不仅日子好了,心情好了,眼界也被打开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正在崛起之大国领袖的初心,也是每个光伏人的决心。

“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不仅要让光伏进入百姓家,更要让它进入千家万户!”唐周敏说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