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谭云亮与京西煤矿的不解之缘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0-10-20 08:29:28
热度:

谭云亮与京西煤矿的不解之缘前不久,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授谭云亮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在京西矿区木城涧煤矿穿过的井下工作服,被洗净熨好、叠放整齐,从北京寄送到学校。随之而来的还有

前不久,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教授谭云亮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在京西矿区木城涧煤矿穿过的井下工作服,被洗净熨好、叠放整齐,从北京寄送到学校。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封特殊的信件——昊华能源公司木城涧煤矿的感谢信,感谢他多年来与木城涧煤矿一路同行、并肩作战。

谭云亮重新穿上了这身陪伴他多年的工作服,拿起他那最珍贵的“荣誉矿工”奖牌,激动地拍照留念。他说,这是32年坚守京西的最好纪念。

从1987年读研究生起,谭云亮就和京西煤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片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煤矿知名学者宋扬进行过改革的矿区,谭云亮用自己的黄金岁月,换取京西煤矿的最后辉煌。

2020年,京西关闭了最后一家煤矿,彻底结束了上千年的采煤史。在京西矿区转型之际,这身工作服、这封感谢信,将现在与过去再次紧密联系起来,鲜活的一幕幕又在谭云亮眼前浮现……

勇挑重担,

他是现场的总工程师

在京西矿区,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与谭云亮熟识。他的学生说,老师一下井,工人们就纷纷和他打招呼,叫他“现场总工程师”。

谭云亮的同事和学生们都说,这个称号“货真价实”。1987年开始,他为了获取岩层冒落时的预报信息,早上6点就下井,连续工作17个小时,直到为预报岩层坍塌决策找到依据;1989年,他刚结婚就去矿上待了一个月,只因为那是门头沟矿坚硬顶板控制最关键的时候,他实在放心不下井下安全;1990年,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与顶板灾害做斗争,他在木城涧矿连续下井26天,手上磨出的老茧至今未曾褪去……不管谭云亮人在哪儿,他的心永远和京西矿区拴在一起,对他来说,矿山就是他的家。

2004年6月26日,由于大面积采空和坚硬顶板等复杂原因,木城涧煤矿发生较严重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死8伤,开采工作全部停止。这样的事故在木城涧煤矿是头一回发生,工作人员面对塌方的巷道、损坏的工作面无从下手,赶紧请谭云亮前来指导。

谭云亮连夜赶到现场,和现场工作人员研讨到凌晨2点半,天亮便下井,深入事故区域进行现场勘察。确定事故原因后,他亲自到回采工作面、区队里给工人作报告,帮助工人从未知恐惧中走出来,让矿区从事故灾害中迅速调整、恢复了生产。

通过调查,谭云亮发现,如何超前监测预报顶板来压冒落,已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经过2天1夜的攻坚克难,他起草了50页的技术报告,并发明了采空区顶板离层遥测预报的新技术,保障了矿工安全。自此之后,矿工兄弟们见到他就竖起大拇指:“谭老师,您这法子真管用!”

经过这件事,木城涧煤矿于2006年授予谭云亮“荣誉矿工”称号。这是一份只有他和中国煤矿文工团原团长、著名歌唱家邓玉华获得过的荣誉,谭云亮将这份荣誉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一称号承载着矿区对他的高度信任和赞扬,对他来说是一种动力,激发他持续的贡献和付出。

智慧闪耀,

为企业构筑一道防火墙

除了“现场总工程师”这一称号,谭云亮还被京西矿区的人称为“最后一道防火墙”。

这个称呼要从2016年4月19日大安山煤矿的2.7级矿震说起。在矿震发生前一周,由于采空区多层残存煤柱及小煤窑大面积采空区活动,造成十槽煤顺槽和工作面时而发生煤炮,工人们听着炮声感到不安,就给谭云亮打电话咨询。

谭云亮来到矿上,经过勘察并对比监测资料分析后,认为该工作面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果断建议上下顺槽巷道超前200米以内严禁有人停留,回采工作面采煤期间除采煤机司机不得有人进入,架后操作如有意外则一律不得进人。

一周后,大安山煤矿老旧采空区果然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导致上下顺槽超前150米范围内全部坍塌,回采工作面发生严重顶板塌冒,支架损坏严重。由于公司和大安山矿工作人员信任谭云亮,高度重视他的意见和建议,提前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保障了井下安全。除架后操作的采煤机司机受了一点轻伤以外,其他人员安然无恙。

矿震发生后,北京市煤矿安全监察局迅速反应,要求大安山矿区停止开采。当时大安山矿区已签订了煤炭出口合同,违约可能面临3亿元亏损,是否继续开采对公司和矿方来说是生存的大事。谭云亮受命下矿调研,3天后便会同公司与矿方拿出了开采可行性及安全保障技术方案。

经过持续努力,北京市安监局最终同意按照谭云亮的方案进行试验开采。一年时间内,大安山矿区安全采完,再没有出现冲击地压灾害事故。矿区实行的冲击地压监测解围及其精细化管理也成为了行业典范,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曾在全国交流了大安山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经验。

深挖内潜,

他是京西矿区的“不倒翁”

常年深入矿山第一线,谭云亮参与见证了京西煤矿开采技术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最熟悉京西复杂矿区的专家。32年来,企业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而他雷打不动地坚守,同事们都称他是京西矿区的“不倒翁”。

扎根煤矿,意味着产学研结合,在现场实践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谭云亮常对学生强调:“要向现场同志、向工程学习,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就会落后于时代。”到矿区必下井,下井必交流,有难题马上解决,这是谭云亮的工作铁律。在工作中,谭云亮将矿上的各种经验知识学习吸收、融会贯通。当问题解决、众人夸奖的时候,他又总是谦虚地说自己是来学习的,不过是个“二道贩子”,把从现场学来的知识又“还”给矿山而已。

正如感谢信中所说,矿山退出了,但谭云亮矿山的荣誉没有退,矿山人与他的感情没有退,煤矿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他永远是矿山的“荣誉矿工”。

穿着矿工服、拿着奖牌,默读感谢信的谭云亮脸上一直挂着笑容,那笑容依然和当年初到京西时一样,灿烂真诚、不改初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