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矿:井下运输搭乘智慧快车
东滩矿:井下运输搭乘智慧快车在大多数人眼中,煤矿井下运输无非就是开开电车,没什么科技含量。而在山东能源兖州煤业公司东滩矿,半小时交通圈、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遥控风门连锁系统、轨道检
在大多数人眼中,煤矿井下运输无非就是开开电车,没什么科技含量。而在山东能源兖州煤业公司东滩矿,半小时交通圈、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遥控风门连锁系统、轨道检测仪等自主研发的项目,正悄然改变着井下职工的工作方式,不仅“科技范儿”十足,更让职工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迈入半小时交通圈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调试,东滩矿东翼胶轮车近期将具备全面通车的能力。
目前该矿在用胶轮车有25辆,其中负责运人的车辆有12辆。井下职工乘坐胶轮车到采面和升井,将迈入半小时交通圈,大大提高了运人效率,比窄轨电机车运输人员时间缩短60%,比架空乘人装置运输人员时间缩短50%。
“我1989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全靠两条腿跑,可累了。后来,矿上终于通人行车了,可去工作面也得40分钟至50分钟。现在好了,去采面和升井坐胶轮车20分钟就到了。”今年53岁的综采一区职工刘计怀感慨颇多。
井下车辆的运输调度离不开“智慧大脑”,东滩矿运输的“智慧大脑”就是该矿自主研制的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
过去,用料单位占压车辆、车辆配送滞后、运行位置信息不明确、工作量考核与收入分配跟不上等问题一直是困扰该矿车辆运输和工作效率的难题。
为此,该矿组织各层面人员进行分析,开发车辆管理数据录入程序,从车辆入井到车场存车、从斜巷提升到配送到位,进行信息汇总和录入,设计出东滩矿独有的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
该矿为所有井下区队开发了红色物流手机APP查询系统,车辆位置、物料数量、单位使用情况等信息实时更新,井下840辆矿车实现了智能调配,车辆周转速度、各种急用材料供应速度大幅提高。
苦差事成了香饽饽
除了实现车辆的智能调配外,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推进该矿运输市场化进程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车辆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录入各类车辆运输单价与运送人员姓名、运送距离及运送数量,该系统即可生成货币化收入,职工不升井便能查到自己的当班收入,增加了市场化收入的透明度。
已经有30年井下工龄的职工刘西亮激动地对笔者说:“现在终于不吃亏了。以前胆子大的职工有时会虚报工作量,现在有了这个系统,想蒙混过关行不通了。”
过去,东滩矿运搬工区安排人去井下南翼开电车,职工都不愿意去。谈到个中缘由,刘西亮告诉笔者:“在南翼开电车,开车过风门需要上下3次电车,施闸3次,操作阻车器、风门8次,步行160米,这一套流程下来,不仅耽误时间,还影响工作效率。”
如今,这一情况在东滩矿得到了根本性转变。“现在电机车司机都抢着去南翼开电车,过去的苦差事成了香饽饽。”刘西亮说。
“我们利用遥控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低成本实现了连锁遥控,电机车司机不用下电车,只需要远远地按下按钮,阻车器和风门就会依次落下和打开,待车辆通过后,再按下按钮阻车器和风门就都复位了,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东滩矿运搬工区技术主管尹振宇谈起了应用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
1个人完成3个人的工作量
在141岩集轨电瓶车上,职工李祥和感慨道:“干了一辈子煤矿运输,从来还没见过这么好的轨道,以前运输大型支架,从来没有平平安安过,现在真的一点都不用担惊受怕了。”
东滩矿轨道质量的根本性提高,得益于九轴陀螺仪轨道检测仪的成功应用。
东滩矿利用STM32单片机和九轴角度姿态融合陀螺仪新技术开发研制的轨道检测仪,能够对轨道水平、轨道起伏、轨道方向、轨道三角坑、轨道平整度和弯道曲率半径等细节进行实时动态检测,轨道治理有了科学的数据支撑,过去人工检测不到的地方如今通过轨道检测仪都可以检测。
在南翼行人巷14度上车场,5辆装混合料的矿车连接完毕,信把工王帅再三确认后,联系完毕信号,轻按按钮,推车机开始动作。一整套流程下来,王帅只是动动手指,1个人就完成了平时3个人的工作量。
“下一步,我们将在智慧运输系统上的电车综合保护、设备车辆四轮称重、重心监测、多功能新型铺轨机、遥控长距离调车机等方面持续发力,创新装备与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最大程度地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东滩矿副总工程师陈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