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情报NMT | 战略相持期,PERC+与HJT的博弈
新材料情报NMT | 战略相持期,PERC+与HJT的博弈2020年必将是中国光伏市场上最具“魔幻色彩”的一年,PERC+与HJT的博弈,产业资本再次登上光伏舞台,“弯道超车”的契
2020年必将是中国光伏市场上最具“魔幻色彩”的一年,PERC+与HJT的博弈,产业资本再次登上光伏舞台,“弯道超车”的契机已经诞生。
PERC和HJT是什么
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最早在1983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Martin Green提出,目前正在成为太阳电池新一代的常规技术。PERC近年来效率记录不断被刷新,部分 PERC 化产线也可以通过优化升级 PERC+, 是目前两年内最具性价比的技术。
HJT(Heret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HJT 电池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而且无需高温炉管制备,可降低生产耗能并缩短制备时间。其具备正反面受光照后都能发电、低温制造工艺保护载流子寿命、高开路电压、温度特性好等优势,目前发展阻力是成本较高。
PERC:地位稳固
随着光伏产业持续发展,行业竞争愈演愈烈,高效率、低成本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共同追逐的目标。并且随着单晶份额超过多晶,单晶叠加PERC技术已然成为光伏行业最主流的电池技术。尽管新技术的涌进开始冲击着PERC的地位,但是,当下,PERC技术依然是太阳能电池之“王”。PERC的流行带火了SE, 同时,SE也进一步成就和巩固了PERC当下的地位。
HJT:颠覆式的新技术
光伏技术革命孕育的是颠覆性机会。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屋顶资源有限,而且分布式光伏发电需求高转换效率的太阳电池组件,正是由于HJT太阳电池具有高效、双面发电的优势,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重要构成,行业龙头具备一定先发优势,但是在新技术的冲击下,龙头的竞争格局依然会被颠覆。同时具备颠覆性技术革命属性,将吸引新的产业资本关注。
PERC+和HJT产业成本比较
各类技术性价比分析:假设新型PERC+技术的特征为:电池转换效率为24%,在PERC基础上的增量投 资为1亿/GW,材料增量成本为0.02元/W,测算后新型PERC+电池片的单W成本为0.64元(扣税)。对将四类技术的电池成本效率进行对比,最终结论为:
2020随着设备和材料国产化,HJT会较PERC+SE具备经济性。新型PERC+技术果能顺利落地,会具备显著的经济性,且经济性高于2020的HJT,因此如果出现新型 PERC+技术落地,预计会对HJT的扩产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各类电池技术成本及效率对比
光伏行业趋势统计
第一是大尺寸化。硅片大尺寸化有助于降低非硅成本。对于设备公司而言,210mm 规格意味着更大的孔径,设备端变化较大,从工艺角度而言,核心工艺制程设备都有希望迎来升级。国内设备有望充分受益大硅片带来的设备增长和工艺变革。
第二是PERC+工艺仍然潜力可挖。多个企业扩产计划中明确指出了未来产品技术路线包括PERC+及TOPcon 等,强化Perc 产品的性价比。对市场预期形成显著修正,PERC 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继续存在,未来仍然有效率潜力可挖掘。
第三是HJT 新技术已提上日程。在 HJT方面,大部分企业具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储备,可以推动产业化。而且目前国内设备企业已经开始导入研发,并且积极和电池厂对接,正在进行设备的研发出样阶段。
光伏市场的竞争,游走在稳定高效的路线
2020年必将是中国光伏市场上最具“魔幻色彩”的一年,一边是第二代电池片技术PERC产能高歌猛进,通过兼容PERC+、210等新工艺有望实现性价比的突破;另一边是第三代电池片技术HJT产业化元年开启,新的产业资本登上光伏舞台,“弯道超车”的契机已经诞生。
目前硅料硅片已经接近技术成熟期了。未来主流基本仍然是晶硅路线,仍然是单晶路线。从p型到N型,对上游影响非常小。硅料只是纯度不同,硅片不需要更换设备,做大规模资本开支。未来的变革,主要是电池片环节,从perc、 topcon到hjt。巨头技术迭代的风险在变小。
未来2-3年为PERC与HJT的战略
光伏产业现阶段投产项目仍以perc+为主。根据产业调研显示,异质结最有可能是下一代技术,受限于设备投资成本等因素,3年之内不会变成主流,目前整个市场的HJT都是在研制阶段,短期内并不会形成冲击,所以未来2-3年内PERC技术仍将占据市场主流。
也要注意到PERC+及HJT转换效率均有上升空间,但是PERC会达到极值;HJT的天花板持续打开,但HJT的性价比终将胜出;现阶段投产项目仍以PERC+为主。通威股份、广东爱旭等新增产能电池片都会使用兼容210mm 规格的设备和生产线。拥有2.5代、2.8代整线技术储备的设备厂商将获得超额业绩,拥有HJT量产能力的厂商将获得超额估值。
上一篇:北京宣布将超前布局6G
-
石墨烯或颠覆手机锂电池 3年内有望普及2024-08-16
-
国内最全电池管理系统厂家名单梳理2024-08-16
-
山西启动低排技改 绿色技术点亮电煤2024-08-16
-
欧盟积极探索耐高压高温地热能钻井开采技术2024-08-16
-
分子石墨烯架构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2024-08-16
-
【两会】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三方面建议2024-08-16
-
2015年我国各省光伏装机数据排名及分析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要求推进风能开发 增强光伏扶贫力度2024-08-16
-
超级电容+电池:满足电网新需求2024-08-16
-
Direct Wafer多晶PERC电池效率达19.9%2024-08-16
-
淮安骏盛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开启奠基2024-08-16
-
华北地区掀起的户用光伏潮,正泰为你打call2024-08-16
-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 及工程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2024-08-16
-
光伏新政突拉“电闸” 专家直言:呼吁撤销新政2024-08-16
-
2019年光伏发电电价预测浅析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