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ESIE2020在京盛大开幕,大咖共议储能未来大发展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0-08-28 10:30:18
热度:

ESIE2020在京盛大开幕,大咖共议储能未来大发展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头部企业高管、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相关领导及媒体代表云集一堂,共商储能产业发展大计,共探未来能源

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头部企业高管、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相关领导及媒体代表云集一堂,共商储能产业发展大计,共探未来能源变革之势!

8月27日,主题聚焦“聚储能十年之势,创产业十四五新机”的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0)在北京隆重开幕

此次峰会暨展览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头部企业高管、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相关领导及媒体代表云集一堂,紧扣行业发展脉搏,从机制建立、技术进步、创新应用、标准规范、市场拓展等不同视角,把脉产业发展之路,凝识聚力,为推动储能市场机制的建立献计献策,促进我国储能产业的长足发展。

为期三天的ESIE2020设置了十场主题论坛、储能产业领袖闭门会、国际储能大赛颁奖盛典、联盟十年纪念论坛、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成立仪式、项目考察等精彩活动,180多位储能行业精英将带来精彩的报告分享。

大咖论道 储能驶入十四五发展快车道

这是一场汇聚行业精英的盛会,开幕式现场大咖云集。中国能源研究会、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英国驻华大使馆、IEEE PES、中国科学院等单位领导和嘉宾出席峰会开幕式。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主持开幕式。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表示“打造储能产业为新经济增长点”是“十四五”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面对十四五期间储能商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迫切诉求,需要突破4个关键问题:一是要继续引导先进储能技术装备与系统集成创新,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与工程规范体系,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推动支持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二是要科学合理规划全国和地区储能配置规模,确保投运储能项目的高效利用,保证社会资本投资取得合理收益。要研究制定储能技术标准规范,合理设置准入门槛,避免低价低质量竞争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维护产业发展秩序。三是要深化推进市场化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制定能够充分反映储能应用价值的市场规则,共同维护好储能服务电力系统价值向受益方传导的市场机制。四是要研究推动将储能纳入能源、电力、新能源发展规划,做好储能技术路线导航指引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十四五”期间储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表示作为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十分重视储能行业发展,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储能产业标准体系、推动示范项目建设等方式引导储能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储能产业发展,李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是要加强统筹,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协调发展。要做好储能与能源系统协调发展的前瞻性规划研究,提高储能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是要完善电力市场机制,营造有利于储能发展的市场环境。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电力辅助服务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明确各类储能电站作为独立主体纳入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为储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三是要完善储能调度运行机制,提升消纳能力。研究制定储能电站的调度运行规则,明确调度关系归属、功能定位和运行方式,健全调度运行监管机制,提升储能电站的利用效率,确保公平调度。四是创新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产学研用融合,推动储能学科建设,完善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储能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有效促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组织处处长庄岩指出储能是能源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战略必争领域。我国对储能的重视和投入正逐年增加。中国科学院在储能技术研发领域布局全面,基本涵盖了所有储能技术。同时,中国科学院对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储能领域给予了重大项目支持,并布置了大量的储能项目,以支持储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未来,中国科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储能技术研发以及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的支持,积极探讨和实施为储能科研项目和联盟运行提供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英国驻华大使馆能源团队主管Jessica Henry女士表示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是英国政府的长期重点工作,2019年英国成为世界首个在法律上明确规定2050年实现零排放目标的国家。英国政府发布相关能源系统升级计划来减少储能技术并网障碍、为能源创新技术带来更多市场机会。英国政府在储能研发、市场与政策领域同中国合作紧密,近期,由英国政府设立的中国繁荣基金能源与低碳经济项目,为开展能源创新技术援助提供资金支持,发挥两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加速中国低碳转型。借助此项目的开展,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近期启动了一项辅助服务市场相关的政策研究,旨在为中国辅助服务市场设计全面的发展路线图,并支持中国电网灵活性提升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Henry女士表示,英国政府非常期待中英两国在储能领域的深度合作与成果。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海生指出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今年上半年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仍然同比增长4.1%,特别是化学储能同比增长53.9%,中国储能市场在疫情下仍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势头。但距离储能行业繁荣发展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从全局角度衡量储能产品价值的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二是储能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落实,三是储能技术本身的性能和成本仍需改善,四是储能的安全性和标准体系等仍需继续完善。相信随着政策、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十四五期间储能行业将逐步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欧盟科学院院士孙金华指出储能是国家能源战略和储能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的需求,目前火灾事故已经成为制约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技术瓶颈,孙院士对储能电池火灾过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他表示通过发展高效的热管理技术、故障诊断技术、预测预警和灭火协同一体化技术,发展基于互联网和云技术平台的管理技术,是电化学储能电站健康发展的保障。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董昱对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新能源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二是完善政策机制,建设储能分类管理的体系;三是健全标准体系,深化技术研究;四是创新应用模式,助力能源互联网建设。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几类主流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等。同时,他还指出十四五储能技术发展规划需要明确应用需求和指标体系,继续强化在前沿储能技术领域的探索,在长寿命,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等核心问题上持续优化现有技术性能。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尹韶文总结了比亚迪在储能产品设计和研发方面的经验。他指出,储能产品的设计需要更加符合目标场景的要求,采取更多方法来提高整个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比亚迪一直是国内储能市场最坚定的支持者,愿意向产业同仁分享自己的产品平台,为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城指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实现规模化发展,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无论是电源端、电网端还是负荷端都在向电力电子化迈进,这对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配置实现储能规模化以及如何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储能的价值,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规模化储能需要着重考虑电网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同时需要及时完善相应政策,规范储能的建设标准,保护投资方和各相关参与方对产业的信任,实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阳光电源副总裁吴家貌指出当前国内储能技术的发展水平、应用情况与国外相比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储能系统的电压等级,海外已经从1000伏升级到1500伏,带来的好处是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系统效率的全面提升以及系统成本的下降,而国内依然以1000伏技术为主。针对光伏+储能的技术解决方案,相对于交流方案,直流方案可以做到更简单的控制和更高的系统效率,更适合国内缺乏收益渠道的光储市场,可以有效地节省投资。未来,随着储能技术成本的不断下降,国内储能产业还需要解决行业标准缺乏的问题,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峰谷电价差动态调整机制以及探索储能的容量市场机制,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引导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谭立斌表示储能市场的发展已进入上升期。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增加,储能需求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全球在未来几年待建的储能项目超60GWh。虽然全球储能市场体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国内储能市场还是困扰于经济模型和盈利模式。近年来储能电池技术在使用寿命和高效率系统集成方面的进步,大幅度提升了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效益,同时也给共享储能、分级利用等新的业务模式创造了可能性。虽然技术和产品创新带来了储能系统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但未来我国储能行业的大发展还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

国际储能创新大赛落幕 获奖项目锋芒尽展

第四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开幕式上隆重举行,现场共颁出“2020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2020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2020储能新锐企业奖”、“2020储能年度人物奖”、“2020储能杰出贡献奖”、“2020年度储能应用特别贡献奖”及“2020评委会大奖”七项大奖。为过去一年在储能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推广等领域表现突出的25家企业的技术、项目和6位行业领袖加冕。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荣获2020储能杰出贡献奖。

陈立泉院士被誉为“中国锂电研究第一人”,他怀揣电动中国梦,坚守锂电研究四十余年,带领团队解决了国内锂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是我国锂电产业的先驱者和开拓者。他带领团队率先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将国内锂离子电池推向产业化;他率先提出固态锂电池的概念,并成功将其推向产业化;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锂离子电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助推我国锂电池产业从并跑到领跑,实现了对日韩等锂电传统强国的超越。同时陈院士还在开幕式通过连线方式向参会嘉宾做了储能与能源互联网的主题报告。

创新大赛技术创新奖以遴选推广优秀技术为目的,更侧重具有前瞻性、规模应用、探索性、储能技术,此次获奖的百兆瓦级锂离子电池、智能主动均衡BMS等都属行业开创性的新技术;而应用创新奖以扶持创新应用模式、推广储能解决方案为目的,更看重储能项目大规模复制的可能性,获奖的10个项目充分解读和展示了技术进一步落地的能力。

IEEE PES 储能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峰会开幕式上举行,IEEE PES 候任主席卞建华表示储能是实现清洁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中国是全球能源电力发展最大的市场,IEEE在北京、西安、广州、南京、成都、武汉、成都、哈尔滨、济南等多地相继建立分部,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电网、南方点网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希望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储能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目前已经聚集了400多位行业内学者、技术专家和优秀企业,初步设立了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系统与装备、储能并网与运行、储能市场与规划、厂站直流电源、氢储能等分技术委员会,以及工业企业合作委员会。

本届峰会暨展览会为期3天,将持续到8月28日,欢迎产业同仁亲临现场参观。更多活动资讯,敬请关注主办方微信公众号: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