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正略咨询:煤炭行业发展研究和典型企业业务规划分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0-08-28 07:57:54
热度:

正略咨询:煤炭行业发展研究和典型企业业务规划分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进入调整期,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只有站在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煤炭产业发展阶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进入调整期,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只有站在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煤炭产业发展阶段和新常态特征,才能做好煤炭产业“十四五”规划,指导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进行煤炭行业供需、产业链、典型企业业务规划等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我国未来煤炭产业市场发展趋势,为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一、炭及煤炭行业简介

1、煤炭及煤炭行业的定义

煤炭是指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煤炭占我国能源资源60%以上,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构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简称煤炭行业。

2、煤炭的主要分类及用途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动力煤和炼焦煤。从广义上来讲,凡是以发电、机车推进、锅炉燃烧等为目的,产生动力而使用的煤炭都属于动力用煤,简称动力煤。动力用煤就类别来说,主要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煤、贫煤、气煤以及少量的无烟煤(表1)。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发电用煤、一般工业锅炉用煤、生活用煤、建材用煤、蒸汽机车用煤和冶金用动力煤。其次是炼焦煤,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

QQ截图20200827110239.jpg

表1:煤炭品种分类表

二、我国煤炭供需分析

1、煤炭储量及分布特点

QQ截图20200827110245.jpg

图1:2016年-2018年我国煤炭储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咨询整理

自然资源部编制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9》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71万亿吨,增长2.5%(图1)。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呈现不均衡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分布特点,各省市煤炭存储量如图2所示。

QQ截图20200827110252.jpg

图2:我国煤炭储量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正略咨询整理

2、煤炭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2012年之前的十年时间,煤炭产量一直处于正增长,是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自2012年开始,煤炭产量增长率开始逐年下降,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GDP在连续12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之后回落至中高速水平。2016年正式开始实施供给侧改革,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形势有所改善,煤炭价格触底反弹,全国原煤产量从2017年起恢复小幅增长(图3)。

QQ截图20200827110259.jpg

图3:2006-2019年全国原煤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咨询整理

3、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占比及趋势

中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天然气、一次电力等其他能源,最后是石油。分析2006年到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占比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煤炭比重不断下降,2018年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的比重首次降到60%以下,较2006年下降22.7个百分点。天然气的消费占比略有波动,但总体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17%-19.1%之间。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消费占比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的5.7%增长到2018年的14.3%。石油的消费占比虽然一直处于低位,但从2006年的3.3%已经增长到2018年的7.5%,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QQ截图20200827110309.jpg

图4:2006-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占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正略咨询整理

正略咨询认为我国未来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稳定,煤炭仍会呈下降趋势,但是短期之内不会改变煤炭的主导地位,天然气、石油和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消费占比会继续提升且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4、煤炭用途结构分布及演化趋势

从需求来看,中国煤炭消费的行业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超过90%的煤炭消耗集中在电力、冶金、建材、化工这四大行业。

QQ截图20200827110318.jpg

图5:2010年-2017年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咨询整理

电力行业煤炭消耗主要包括火电耗煤和供热耗煤两大板块,2014年煤炭消耗量增长率为-7.32%,首次出现负增长,随着2015年国家开始制定煤炭供给侧结构改革,电力需求回暖,煤炭消耗量增长率开始回转,并且连续三年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出现正增长,至2017年增长率为5.93%。因此,从总体来看,电力行业在未来依然会在煤炭消耗中占比最多,煤炭消耗量会逐渐上升,在总煤炭消耗的占比会维持在当前水平。

QQ截图20200827110325.jpg

图6:2010年-2017年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咨询整理

第二大煤炭消耗行业是冶金行业,2010年至2017年冶金行业在耗煤总量中占比在17%-20%之间浮动,并将这一比例逐渐稳定在18%。从2015年-6.36%到2017年-0.22%,煤炭消耗量增长率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说明冶金行业也受到国家经济增长等多方面的影响(图7)。

QQ截图20200827110334.jpg

图7:2010年-2017年冶金行业煤炭消费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咨询整理

第三大煤炭消耗行业是化工行业。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耗占比从2010年的14.25%增长到2017年18.03%,是唯一煤炭消耗占比呈现正向增长趋势的行业,其占比逐渐扩大可能赶超冶金行业(图5)。但是其煤炭消费量2016、2017年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的趋势(图8)。

QQ截图20200827110341.jpg

图8:2010年-2017年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咨询整理

第四大煤炭消耗行业是建材行业,从2010年至2017年,建材行业在耗煤总量中占比在7%-8%之间浮动,增长率较2013年的26.9%下降到2017年的-5.8%。预测建材行业的煤炭消耗能力可能也会持续呈负增长的态势(图9)。

QQ截图20200827110348.jpg

图9:2010年-2017年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咨询整理

5、煤炭产量和消费量的区域分布特点

从煤炭产量的分布地区来看,华北地区占比最大,其次是西北地区,西南和华东地区的占比相对较小,中南地区的占比最小。西部地区产量占据着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80%,煤炭产量在快速增加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煤炭生产、开发和运输的重点地区。中部地区的煤炭产量变化较小,有滞缓增加的趋势。东部地区的煤炭开发时间较早,矿区的资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枯竭现象,产量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最新研究表明,1985-2016年,海南、内蒙古和陕西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变化最大,苏沪、辽宁和河北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变化最小。煤炭生产重心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5-2005年,从开始的不规则运动逐渐向西南移动;第二个阶段为2006-2016年,稳步向西北移动。煤炭消费重心变化较小,总体呈现自西向南移动的趋势,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的重心移动都与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中西部能源基地建设等相关。

由于煤炭生产和消费地区的分布不对称,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消费格局,且这种格局会长期存在(图10)。

QQ截图20200827110355.jpg

图10:全国煤炭资源调入调出图

三、煤炭行业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全貌

煤炭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已经基本稳定,上游包括采矿业、洗选业,中游行业是对煤炭进行加工的煤化工行业和炼焦行业,以及对煤炭产品运输的运输行业和仓储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行业以及民用和其他行业。

QQ截图20200827110403.jpg

图11:煤炭行业产业链

2、上游行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属于采矿业,是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的生产活动。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规模大的煤炭企业具有较多的煤炭资源、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的管理以及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更容易得到政府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逐渐各方面的资源会集中在一些大的煤炭企业的手中,小型煤炭企业会自然萎缩。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的利润率,从2016年的4.71%增长到2018年的12.75%,呈明显增长的趋势,行业盈利能力逐步增强;但是利润总额从2017年到2019年略有下降(表2)。

QQ截图20200827110414.jpg

表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企业收入利润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3、中游行业

中游行业主要包括煤化工和炼焦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

2015年-2017年,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上涨,行业的规模逐步扩大;行业利润率从2015年的1.9%增长到2017年的5.41%,行业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QQ截图20200827110421.jpg

表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收入利润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2016-2018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逐步下降,行业规模有所收缩;行业利润率从2016年5.68%增长到2018年7.34%,行业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QQ截图20200827110431.jpg

表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收入利润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4、产业链的延伸

为了缓解当前煤炭产能过剩,充分利用煤炭内蕴价值及加大企业内部煤炭消费和转化力度,延伸煤炭产业链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最优路径之一。煤炭行业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概括为两种方案:一是产业纵向延伸,利用改进生产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来提升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产业链横向延伸,即寻求可替代产业,发现新的发展领域。

四、煤炭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为下游产业提供原料的第一产业,煤炭企业的产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势力,能真正体现一个企业的产业地位和市场竞争力。煤炭行业的经济绩效主要得益于市场的优势和自身的规模经济,而基于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并不能为同质产品的煤炭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在产业政策的推进下,中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高,将会出现寡头竞争的局面: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目前表现为类寡头性质,在供给方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这些龙头企业没有主动联合起来谋求整体产业利润的提升,一般是独立决策、追求自身利益。

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优化市场竞争秩序,这将进一步提高煤炭产业利润率,实现煤炭企业的利益均衡化。煤炭企业自身通过提高煤炭生产信息化水平,参与高效运作、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的竞争,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产出效益最大化。

2、煤炭替代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煤炭长期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地位,但是煤炭生产加工过程引发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在控制煤炭总量、减少煤炭消费的同时,积极推进能源替代工程,以生物质能、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为替代能源,可以解决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为未来建立可持续、循环利用的绿色能源体系提供了方案。

“十二五”期间中国相继出台煤改气相关政策,进行一次能源结构改革,推进煤改气进程,改善大气环境。《2019年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煤改气”政策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十二五”初期到2018年期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的占比从5%增长到7.5%,并且预测未来1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由2018年的7.5%上升至15%左右。因此,天然气在中国的发展依旧处于中期,未来发展潜力和增量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对外依存度较高。

在目前的能源转换过程中,煤炭消费逐渐衰落,而天然气则成为替代能源中消费增速上升最快的能源,水电、核电等新能源的消费比重也稳步提升。不过,由于替代能源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与煤炭相比,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较弱,煤炭依然是中国的基础能源,短期内难以被全面替代。

五、煤炭行业的国家政策分析

2015年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6年正式拉开序幕。

经过2016年一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有所改善。为了加快落后产能退出,2017年政策着力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与此同时,减量置换是2017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核心。

经过两年的时间,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置问题凸显出来,2018年政策围绕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优化行业运输格局制定,保障煤炭供应。

2019年国家政策注重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和安全生产,多次颁布安全生产相关条例,避免重大煤炭事故发生。2020年第一季度,国家开始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促进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六、典型企业发展战略主要业务及经营情况

十三五期间,中国神华、中国中煤、兖州煤业三家大型煤炭能源企业发展战略、主要业务及经营情况如下:

1、中国神华发展战略主要业务及经营情况

中国神华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总体发展战略遵循国家能源集团公司“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的总体要求,战略发展目标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上市公司”。

中国神华的主要业务为煤炭、发电、铁路、港口、航运和煤化工。煤炭方面,拥有神东矿区、准格尔矿区、胜利矿区及宝日希勒矿区等优质煤炭资源;发电方面,控制并运营大规模高容量的清洁燃煤机组;铁路方面,控制并运营围绕“晋西、陕北和蒙南”主要煤炭基地的环形辐射状铁路运输网络以及“西煤东运”大通道“神朔-朔黄线”,涉及铁路营业里程约2155公里;港口和航运方面,控制并运营黄骅港等多个综合港口和码头(总装船能力约2.7亿吨/年),拥有约2.18百万载重吨的航运船队;煤化工方面,拥有运营生产能力约为6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项目。

2019年,中国神华营业总收入达2418.71亿元,同比增长8.4%;利润总额497.77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煤炭行业经营收入1973.96亿元,煤炭销售量为447.1百万吨,商品煤产量为282.7百万吨;发电行业经营收入526.26亿元,总售电量144.04十亿千瓦时;铁路行业经营收入397.01亿元,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为285.5十亿吨公里;煤化工行业经营收入53.27亿元(表1)。

QQ截图20200827110440.jpg

表1:2019年中国神华分行业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神华2019年年报,正略咨询整理

2、中国中煤发展战略主要业务及经营情况

十三五期间,中国中煤将“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与能源综合服务、实现能源的安全绿色生产与高效清洁利用”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打造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煤电化”等循环经济新业态,构建“功能齐全、特色各异、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中国中煤主要在中国从事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煤矿装备制造及相关服务、坑口发电等业务。煤炭业务包括煤炭生产销售及煤炭贸易;煤化工业务包括聚烯烃、甲醇、尿素及其他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及销售;煤矿装备业务包括煤矿机械装备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和售后服务等。

2019年中国中煤营业收入为1292.94亿元,同比增加251.54亿元,增长24.2%;利润总额达121.45亿元,同比增加34.35亿元,增长39.4%。其中,煤炭业务营业收入996.19亿元,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175.12亿元(表2)。

QQ截图20200827110446.jpg

表2:2019年中国中煤分部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中煤2019年年报

3、兖州煤业发展战略主业务及经营情况

十三五期间,兖州煤业的发展战略为努力建设国际化矿业集团和绿色能源服务商。同时,提出以“生产自动化、产品高端化、技术自主化、管理信息化、发展低碳化、经营国际化”为目标的企业创新发展战略。

兖州煤业的主要业务包括煤炭业务、煤化工业务、机电装备制造业务和电力及热力业务。煤炭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动力煤和喷吹煤,适用于电力、冶金及化工等行业,煤炭产品主要销往中国的华东、华北、华南、西北等地区及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煤化工业务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产品为甲醇,产品主要销往中国的西北、华北、华东地区;机电装备制造业务主要经营液压支架、掘进机、采煤机等装备的制造、销售、租赁与维修等,产品主要销往中国的华东地区;在电力及热力业务方面,兖州煤业拥有并经营7座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82MW,所发电力除自用外,其余部分通过地方电网统一销往最终客户,另外,公司电厂生产的热力除自用外,其余部分销往兖矿集团。

2019年,兖州煤业销售收入为678.05亿元,除税前利润达149.87亿元。其中,煤炭业务销售收入637.78亿元,铁路运输业务收入3.83亿元,煤化工业务营业收入28.63亿元,电力业务营业收入5.83亿元(表3)。

QQ截图20200827110452.jpg

表3:兖州煤业分行业经营情况

资料来源:兖州煤业2019年年报

七、典型煤炭企业业务规划分析

根据上述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组合,总结其业务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1、建立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煤炭全产业链优势

中国神华的主要运营模式为煤炭生产、煤炭运输(铁路、港口、航运)、煤炭转化(发电及煤化工)相结合的一体化产业链。以煤炭采掘业务为起点,利用自有运输和销售网络以及下游电力和煤化工产业,推进跨行业、跨产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保持各分部之间业务往来,也可以称之为“产运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中国中煤作为唯一从事煤机制造、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物流贸易的大型能源企业,充分发挥煤炭全产业链优势,稳固传统主营业务,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围绕煤电和煤化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着力打造“煤-电-化”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新业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强业务板块间协同发展。

兖州煤业则是建立了产洗销贸一体化联动机制,合理分配各流向资源,降低营销成本。

无论是“产运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煤电化”一体化的经济新业态,还是“产洗销贸”一体化联动机制,都是结合煤炭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深化产业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

2、发展绿色能源紧跟国家政策

煤炭虽然长期占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地位,但是其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带来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绿色能源可以减少能源生产及消费环节对环境的污染,解决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绿色能源将成为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一大趋势。

中国神华在煤炭产业清洁发展方面的举措有:促进煤炭产品高质量发展,加强煤质管理制度建设;推进绿色高效智能选煤厂建设,推广应用新的选煤技术,提高选煤效率;加强控制污染源,提高固废利用率,合理处置危废(危险废物)。

中国中煤绿色战略主要体现在推动煤炭绿色开发、打造先进新型煤化工、发展绿色电力和推进绿色煤机制造四个方面。

兖州煤业采用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多种方法,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发展民用燃煤清洁取暖关键技术,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工艺,淘汰高耗能设备,从源头节能降耗;推动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建设。

3、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拥有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取得先机,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神华持续加强产业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煤炭绿色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清洁燃煤发电、重载铁路运输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了科学决策、系统管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科技资源一体化运行模式和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2019年,中国神华重点推进煤矿成套装备研发、煤电基地生态整治、智能化技术应用、电厂减排技术等研究,共获得授权专利556项,其中发明专利155项。

中国中煤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提升科技、体制机制、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创新水平,推动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具体表现为:成立了装备研究院、在所属矿区建成瓦斯治理中心和防冲控水研究中心,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煤矿绿色开采、智能开发以及低成本开采取得成效;煤化工新产品开发稳步推进,为企业降低能耗、拓展市场奠定了基础;煤机装备向智能化、高端化、非煤化迈进,满足了市场需求和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2019年,中国中煤共获得行业科技进步奖20项,授权专利177项。

兖州煤业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围绕“创新”,具体包括“生产自动化、产品高端化、技术自主化、管理信息化、发展低碳化、经营国际化”,以主导产业核心技术突破为重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2019年,兖州煤业全年投入科技研发资金2.65亿元,完成科技成果60项,其中1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技术专利12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9项。

4、发展国际化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神华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上市公司”作为发展目标,推进了多个国际化项目建设和运营。2019年正在平稳运营的项目有中国神华印度尼西亚南苏EMM一期项目和美国宾州页岩气项目;正在投产建设的项目有中国神华印度尼西亚爪哇电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有俄罗斯扎舒兰项目和澳大利亚沃特马克露天煤矿项目。

中国中煤将“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服务商”作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国际化装备制造业务。通过推动装备制造重型化、高端化和智能化,强化技术储备,加强产品研发,完成煤矿先进技术装备国产化,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际化水平。

兖州煤业制定了清晰的国际化战略,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国际化煤炭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产业平台,兖煤澳洲拥有莫拉本、艾诗顿等9座煤矿和纽卡斯尔基础设施集团27%股权、威金斯岛码头9.375%股权等资产。

八、总结

“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量依然会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煤炭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攻坚期。为解决行业“小散乱”等顽疾,国家政策将会继续引导培育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大幅减少煤矿和煤炭企业数量。煤炭企业要向着高端发展,完善煤炭产业链,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力争成为综合能源供应商。

作为世界第一大产煤国,2019年,我国煤炭行业全员工效为8.2吨/工,仅为世界领先国家美国(40吨/工)、澳大利亚(42.7吨/工)的1/5左右。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2019年为0.083,处于世界产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美国、印度等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煤矿资源的天然劣势;二是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我国煤炭机械化水平只达到80%,而其他领先国家已经达到了100%;同时,我国煤炭智能化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机械化、智能化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煤炭企业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5G、智能技术、控制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经营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的信息化、智能化。

绿色能源是国家重大能源发展战略,绿色矿山建设是发展煤炭强国的路径之一。国家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明确,力争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山发展新模式。未来,绿色矿山可能会成为煤炭行业矿山环境的基本要求。煤炭企业需要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管理,实现减少污染、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降低能耗、生态恢复与开采同步等能源发展要求,使煤炭成为清洁能源。

我国不仅煤炭产能过剩,与煤矿相关的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工人都严重过剩,煤炭行业有“走出去”的内在需求。拓展海外煤炭资源投资、开采、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等国际化能源合作项目,为煤炭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可化解过剩供给。但是,目前正略咨询认为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时间短,跨国经营经验和人才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需要警惕投资风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