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运输结构调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加快运输结构调整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下称《年报》),《年报》显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下称《年报》),《年报》显示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移动源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随着各地空气污染源解析不断明朗,交通运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受到重视。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自2018年起推动运输结构进行调整,预计今年将对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开展效果评估,并将持续进行运输结构调整,加强“公、铁、水、航”等不同运输方式统筹规划建设和一体化组织,推动形成各种运输方式合理的比价关系。
移动源污染治理紧迫性凸显
据《年报》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已连续十一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2019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48亿辆,比2018年增长6.4%,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81.0万辆。
2019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1603.8万吨。与此前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相比,新一年的《年报》将普查对象从“机动车”扩大为“移动源”, 将飞机、船舶、铁路内燃机车和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简称非道机械)纳入排放统计范围。国家在空气治理方面,也推出《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治理方略。
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年报》指出,我国运输结构不够合理,以柴油车为主的公路运输承担了约 73%的货物运输、73.9%的旅客运输,铁路和水运低能耗、低排放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构建以电气化铁路、清洁船舶为主的中长途客货运,以低排放车、新能源车为主的短途客货运体系,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自2018年起推动我国运输结构调整,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要较2017年增加11亿吨,水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5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
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均采取相关举措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打造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北京市2019年前10个月铁路货物到达量同比增长10%,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2400吨、碳排放21万吨。运输结构的调整也成为我国多个地方空气质量变好的一大推动因素。
交通运输部7月底举行全国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电视电话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指出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剩余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李小鹏要求全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枢纽站场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持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水路运输组织,加快形成合理比价关系;深入了解政策诉求,持续加强政策创新,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港口和大型工矿企业的骨干作用。同时要深挖运输结构调整的市场潜能,解决好货车司机的实际困难,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还要组织第三方机构对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开展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