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动荡之年
光伏动荡之年上半年“跌跌不休”,下半年“涨”声不断,这场由两级需求策动的价格“乱剧”正让2020年的光伏行业
上半年“跌跌不休”,下半年“涨”声不断,这场由两级需求策动的价格“乱剧”正让2020年的光伏行业动荡不安。
事实上,不仅仅是市场因素,从客观环境到技术迭代,眼下的光伏行业正经历着又一个动荡之年。
疫情
以疫情开局的2020年,让所有行业措手不及,光伏行业亦然。2~3月国内疫情高峰,从4月起,国内疫情逐渐受控,然而海外疫情开始全面爆发。
“我必须承认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在3月下旬之前,物流、供应、生产人员等因素对国内生产产生了影响,相信各企业都会遇到。3月底之后,我们主要的海外市场都相继出现问题。”7月初在莱茵TüV“质胜中国”行业会议上,尚德新能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唐骏回忆了疫情之下的企业状态。他介绍,尚德的业务集中于海外,最高峰时期90%出货量在海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每天看的第一个邮件就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疫情报告,不仅是官方报告,我要求海外机构人员自己到港口和海关去现场查看,获取第一手资料。虽然我们竭尽全力保出货,尝试了各种方式,但影响肯定还是存在的。”不过,唐骏强调,随着5、6月逐步好转,并且全面追赶,今年仍会接近年初计划的出货目标。
不仅仅是尚德,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唐旭辉介绍,疫情对企业都有影响,只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第一季度主要是对供应链的影响,第二季度恢复正常,整体来说影响较小。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印荣方表示,过年期间的疫情主要在国内,3月以后转到海外,所以早期的挑战在供应上,后期问题在市场方面。
疫情之下最直观的市场反映则是产品价格快速下跌,特别是4月随着海外疫情全面失控,需求骤冷,光伏产业链价格一路向下。咨询机构PVInfolink 统计数据显示,4~6月,多晶用硅料、多晶硅片、多晶电池片、多晶组件的降幅分别达32.6%、21.4%、13.2%、11.4%;单晶用硅料、单晶硅片(G1)、单晶电池片、单晶组件的降幅分别达 19.2%、23.9%、10.2%、9%。
不过,晶科、隆基、天合、尚德、通威、正泰等光伏制造企业一致的反馈则是,全年出货目标未变甚至更好,市场恢复好于预期。国内市场从3月底开始在“630”抢装潮带动下快速复苏,国际市场方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1~5月光伏组件出口27.7GW,较去年同期仅下降1.8%。
实际上,随着6月底国家能源局下发2020年竞价项目名单,26GW的规模远超预期,并且年底的并网时间要求也让业内对下半年的装机“爆表”充满期待。与此同时,欧洲、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疫情逐渐受控,需求复苏,联动之下市场反弹信号强烈。受此影响,从7月起,光伏产业链价格变更“轨道”,开启企稳甚至上涨渠道。
不同于制造端的迅速复苏,今年下游电站建设注定风波不断。据某电站业主透露,为完成2020年的并网目标,2019年底便完成了部分项目的可研等准备工作,但原本的摩拳擦掌瞬间被疫情打乱。更不幸的是,为保补贴名额而需要抢“331”和“630”的2019年结转竞价项目,因疫情影响而无法按时并网,部分项目不得不中途夭折。
7月新疆等地新冠疫情再次“死灰复燃”,城市管控升级之下,光伏电站现场施工再次受阻。
与此同时,作为多晶硅“重地”,新疆疫情及接连两起大厂事故让本就供不应求的硅料更加严重失衡,从而价格“一骑绝尘”,并且传导至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应声齐涨,愈演愈烈的涨价潮,无疑为下半年既定的装机热潮蒙上了阴影。
尺寸
虽然历经疫情波折,但极具韧性的光伏行业仍就交出了亮眼的半年成绩单。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制造端,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同比上升32.3%、19%、15.7%、13.4%;应用端,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11.52GW,与去年同期(11.4GW)基本持平。
行业稳步向上背后则是凶猛的技术迭代。“十三五”时期,行业历经金刚线、PERC技术引发的生死之战,从而对各项高效技术竖立起前所未有的灵敏嗅觉。而当下行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当属“尺寸”。
2013~2019年,在PERC及PERC+(SE、MBB、半片)技术加持下,光伏组件功率由320W左右上升至400W以上。然而随着PERC电池转换效率逐渐接近“天花板”,组件功率提升愈加困难,此时加大硅片尺寸成为新思路之一。
2018年下半年,颠覆传统的156.75mm(M2)尺寸,晶科主导推动158.75mm(G1)硅片;2019年6月隆基扛起166mm(M6)硅片大旗,紧接着8月中环砸出210mm(M12)硅片,开启市场尺寸混战。
硅片尺寸的扩大瞬间让组件功率跳涨。据悉,在电池转换效率保持22.3%不变的情况下,M2组件功率为395W,G1组件功率突破400W,M6组件功率提升至440W+,210mm组件则开启500W时代。
从产线改造方面考量,166产线从硅片到电池、组件均可与原有产线即M2产线兼容,由此一经面世便吸引了众多跟随者,如硅片端隆基、赛维,电池端有晶澳、爱旭、通威、润阳悦达、潞安太阳能、唐山海泰等。组件端如晶澳、阿特斯、协鑫集成、正泰新能源、赛拉弗、中节能、航天机电、锦州阳光等。
而210产线,正如M12硅片刚刚推出时的行业主流评价“颠覆”,企业产线须全部推倒重来,新建产线的时间成本和投资成本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
然而,出于意料的是,500W的组件功率对下游电站业主极具吸引力,这直接让企业的跟随步伐纷纷加快。2019年12月,东方日升率先发布基于210mm硅片的500W高效半片组件;2020年1月,爱旭科技义乌基地全球首发210mm高效太阳能电池,同时宣布5GW 210高效电池正式实现量产;2020年2月,天合光能全球首发采用210mm硅片的500W+至尊组件;2020年3月,东方日升、天合相继宣布500W组件量产……
在210组件推进之快令行业侧目之时,质疑之声相伴而起。一方面受制于集装箱高度和玻璃产能,210组件采用5*10列版型,业内人士分析,这不仅未将210mm硅片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且奇数列封装还将增加成本。
乘胜追击,2020年5月,晶澳、晶科、隆基三大组件具体纷纷推出基于“18X”硅片的组件。在三大巨头看来,18X才是实现组件最高效率和功率的最优尺寸,基于“18X”硅片,晶澳、晶科、隆基的最新组件(72型)最高功率分别达545W、535W、540W,较210组件再次大跨步提升。
6月24日,晶科、晶澳、隆基、阿特斯、潞安太阳能、润阳悦达、中宇光伏7家企业联合发起《关于建立光伏行业标准尺寸的联合倡议》,共推182mm即M10为大硅片标准尺寸。至此颇为神秘的18X最终统一为182mm。
当然,以天合、东方日升、中环为首的“210”派同样未停下脚步,7月9日,由“天升环”领衔的40家企业成立“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涵盖从硅片、电池、组件、辅材、逆变器、支架、设计院、物流等全产业链企业。虽然联盟成员一再否定成立无关尺寸之争,但更多业内人士还是解读为对182联盟的有力回击。
更进一步,7月16日、7月23日,天合、东方日升相继推出基于210mm硅片的600W+组件,优化设计、封装技术的基础上,一举将光伏行业带入“600W”时代。而在刚刚结束的上海SNEC展会上,780W、800W组件已接连登场。
显然尺寸之争仍在继续,孰优孰劣未有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从2019年初的400W到当下的600W,组件功率如火箭般“蹿升”,为下游电站业主的平价甚至低价之路带来更多可能。
TOPCon、HIT
就尺寸之争而言,业内人士评价尺寸仅仅是光伏产品的物理升级,而质变仍是电池技术迭代,是核心效率的提升。
时间拉回至2016年,在“光伏领跑者”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下,PERC(钝化发射极及背表面)技术迅速掀起对主流传统铝背场(BSF)技术的挑战,彼时规模生产的BSF单晶电池及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分别达19.8%和18.5%,使用PERC 技术则可将单、多晶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至20.5%和19%。
核心优势之下,PERC技术开启快速迭代,市场占有率由2016年的10%提升至2019年的65%,而BSF占比则由2016年的80%降至2019年的31.5%。2019年规模生产的PERC单晶及多晶电池转换效率分别达22.3%、20.5%。
然而,面对PERC的效率极限(24.5%)越来越近,关于PERC之后的下一代电池技术讨论已然异常火爆,其中拥笃最多的当属N型的TOPcon和HIT两大电池技术。
相对P型晶硅电池,N型电池少子寿命高、弱光效应好、温度系数小且无光致衰减,是晶硅太阳能电池迈向理论最高效率的希望。
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技术,由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于2013年提出,目前电池效率世界记录为25.7%,效率极限可达28%以上。HIT异质结电池,结合了薄膜技术,理论效率达27%以上。
据悉,TOPCon的优势在于,与现有PERC产线兼容度高,改造及运营成本较低,而HIT的优势则在于工艺简单仅4步,且电池量产效率较高,但HIT需要更换所有设备,投资成本约8~10亿元/GW。不过随着国产设备的成熟,HIT设备成本已降至5-7亿元/GW。
2020年光伏企业围绕TOPCon及HIT异质结的扩产计划接连不断。TOPCon方面,中来股份投资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 TOPCon电池项目,N型双面电池及组件年产能达5.1GW;中利集团投建1GW 高效TOPCon电池及组件技术改造项目;黄河水电N型TOPCon高效双面电池量产平均效率突破23.2%。
HIT技术,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截至目前异质结电池、组件扩产规模超56GW。仅5月底以来水发集团、爱康等5家企业公布了超10GW的扩产计划。
技术迭代之下,是产能的更新换代,更是新一轮企业优胜劣汰之战。
上一篇:核电价格形成机制国际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