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为绿色发展找准“新坐标”
国家电投:为绿色发展找准“新坐标” “那片绿色的山就是南露天煤矿排土场。”同行的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张铁志介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醒目的“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那片绿色的山就是南露天煤矿排土场。”同行的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张铁志介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醒目的“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红色标语。
“十山九秃头,黄沙遍地流,十里不见人,百里不见树”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乌兰布和沙漠区磴口县的真实写照。防沙、治沙一直是各级政府、草原与平原人民共同的夙愿。如今,这里成为新能源巨头创新治沙的“试验田”,国家电投正努力开辟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光伏治沙新模式。
正值“两山”理念提出十五周年之际,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近日组织内蒙古采风活动,记者参观的正是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林河露天煤矿和国家电投北京公司磴口光伏治沙项目。短短几年,项目所在地霍林河畔和乌兰布和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疆风景线愈发靓丽。
霍林河畔大变样
打造绿色样板矿区
“开一处矿山、毁一处草原、损一方生态” 这是多年来国内很多矿区的现实写照,昔日的霍林河畔也不例外,粗放型的开发把草原生态逼向底线,这也是众多重工业城市共同面临的“成长烦恼”: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不堪重负。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于2018年确立“一年大变样,三年彻底整改”的整改目标,决心用实际行动兑现“不欠新账、还清旧账”的承诺。
2018-2019年,内蒙古公司所属两地五矿(霍林河南、北露天煤矿,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白音华2、3号露天煤矿)合计完成生态修复投入7.56亿元,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240公顷。据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煤炭部主任孟祥春介绍,应复垦绿化率由原来的不足92%提高到97%、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1.5%。
据霍林河南露天煤矿生态环保部工作人员李苗苗介绍:“今年,内蒙古公司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缴存8.23亿元,致力于1058公顷范围生态修复提档升级。”
正值盛夏,排土场植被生长茂盛,须山鹑、草原兔、沙狐、松雀鹰、红隼等野生动物安家定居,生态恢复效果良好。“现在霍林河矿山区搞起了生态旅游,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矿山’。未来,内蒙古公司继续不遗余力建设祖国安全屏障,打造高寒地区露天开采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样板矿区。”孟祥春说道。
磴口沙漠穿新装
创新光伏治沙模式
地处乌兰布和沙漠的包头市磴口县,年降水量仅144.5毫米,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沙漠面积占地70%。“磴口要想富,风沙要留住。”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园区主任袁海文多次感叹。
国家电投北京公司瞄准了磴口县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 2012年北京公司首个光伏项目坐落磴口,同样扎根的还有北京公司工作人员亲手植下的苜蓿和牧草,昔日黄漠焕了绿颜。
国家电投北京公司内蒙古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薛华武表示:“磴口光伏项目集光伏与治沙为一体,实施了‘沙漠+光伏+牧草’的特色种植模式,治沙面积为1700多亩,使沙漠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8%提高到70%以上。”
薛华武看着长到脚踝高的绿植告诉记者:“我们买来一批土将沙漠覆盖,再种植适合沙漠生长的耐旱经济品种,前两年需要维护,第三年可实现常态化管理。做到过冬牧草沙漠产,磴口牛羊吃喝不愁。”
据了解,在总结磴口项目的基础上,国家电投北京公司相继在新疆吐鲁番、额敏、喀什戈壁沙漠谋划提出了千万千瓦级别的“治黄治沙”项目,为西北区域治沙固沙、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光伏治沙”新模式。
践行“两山”理论
打赢生态修复硬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已成为共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从来不是对立的两面。十五年来,在“两山”间探索发展先机的典例不在少数,霍林河矿区治理和磴口光伏治沙项目,就是践行“两山”理念的缩影。
“绿色用能必须理念先行。” 薛华武表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去年国家电投北京公司与磴口县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千万千瓦光伏智慧治黄治沙生态治理项目已经启动。”
预计2028年,国家电投北京公司可年发绿电160亿千瓦时,治理乌兰布和沙漠面积1600平方公里,减少黄河入沙量2100万吨/年,减少扬尘天气30%,带动制氢、数据中心、储能等其它产业发展,实现地方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三丰收”。
在霍林河,“理念先行”更加深入人心。霍林河南矿矿长赵明磊拿着2018年之前的老照片,手指眼前一望无际的绿色排土场由衷感叹:“之前也在环境治理上花心思,但功夫不够程度不深。后来,集团上下高度重视,一手补短板,一手建制度,发展找准了新坐标——守好祖国北疆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是我们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治理生态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总工程师袁广忠表示:“生态治理是一项长久持续工程,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不断自我加压,提高治理成效。按照新的治理方案和标准,发现一处、治理一处、达标一处,保证前后治理效果无缝链接,同时接受舆论监督,保证修复效果,打造绿色矿山,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