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动力电池企业应收账款问题频现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0-04-28 08:15:42
热度:

动力电池企业应收账款问题频现  科创板动力电池企业再收监管函。  4月13日,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分别发布公告表示,收到证监会对公司采取一年内不接受其公开发行证券相关文件的监管措施决

  科创板动力电池企业再收监管函。

  4月13日,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分别发布公告表示,收到证监会对公司采取一年内不接受其公开发行证券相关文件的监管措施决定。据公告得知,两家企业受到监管的原因皆为,在申请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过程中,招股说明书有关应收账款的信息披露存在问题。

  应收账款问题似乎已成能源企业冲击科创板时的“通病”,在动力电池企业中更是屡见不鲜。随着监管越来越严,应收账款问题为动力电池企业未来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比克动力引发连锁反应

  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收到的监管函,与两家公司共同的大客户——比克动力有着直接关系。2019年,受下游企业众泰汽车拖欠款项的影响,比克动力陷入资金危机。紧接着,危机也影响到包括容百科技、杭可科技在内的上游企业。

  据公告得知,证监会认为,容百科技未充分披露比克动力信用风险大幅增加的情况。“公司于2019年7月1日起将比克动力信用额度调整为0,但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为7月16日)中未披露该事项并充分提示风险。”同时,容百科技未披露比克动力“回款”的实质为以自身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偿还逾期应收账款。

  杭可科技公告显示,2018年12月,比克动力暂停四期项目合同,招股说明书未予披露,且比克动力四期合同预付款合计1600万元,占合同金额比例为15%,与招股说明书披露该项合同预付款30%不一致。此外,杭可科技还未披露比克动力应收票据到期无法承兑的情况。

  4月13日,容百科技、杭可科技股价双双跌停。前者收盘价为27.09元/股,当日跌幅10.27%;后者收盘价为31.36元/股,当日跌幅13.78%。

  其实早在去年底,上交所就公开对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中的信披不当行为集中采取了监管措施。当时,如木瓜移动等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因存在信披不规范、不严谨、不勤勉等问题而被要求整改。

  上交所特别强调信披的重要性,表示“压严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是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保证科创板平稳运行的现实需要。”今年3月实施的新《证券法》,也强化了信披要求。

  一系列信号暗示了信批监管在不断升级。此次收到监管函,也意味着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1年内不能公开发行证券。

  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

  早在冲刺科创板之时,容百科技就因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未将比克动力应收账款列为单项重大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因等问题,被上交所多次问询。

  2019年7月,容百科技表示,“比克动力报告期后对公司保持陆续回款,相关坏账计提充分”,不需要对比可动力单项计提坏账准备。当年11月,容百科技突然发布公告称,此前收到的比克动力商业承兑汇票已到期但未能实现兑付,对比克动力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2.08亿元,其中逾期账款及已到期未兑付汇票合计2.06亿元,存在无法回收的风险。

  在招股说明书中,杭可科技也强调应收账款可能发生坏账的风险,但特别提及的是第一大客户国轩高科。2019年11月,杭可科技突然公告对比克动力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风险。

  两家动力电池企业几乎同时突然公告与比克动力相关的风险,这是为何?

  2019年11月,众泰汽车表示,因公司全资子公司杰能动力拖欠比克动力货款,被后者起诉,要求支付其6.16亿元货款及违约金。比克动力也发布声明称,公司未能如约付清供应商货款是因为面临现金流压力,其中主要受众泰汽车及华泰汽车未付货款影响,并因此波及上游厂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零部件制造商,下游汽车厂商的业绩牵动着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后补贴时代,竞争越发激烈,动力电池产业也面临洗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事件正是产业洗牌的预兆和缩影。

  除了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本次“连还债”还涉及当升科技与新宙邦两家上市企业。其中,当升科技涉及金额较大,截至2019年底,其对比克动力应收账款计提高达2.65亿元的坏账。当年全年,当升科技亏损2.71亿元。

  行业共性问题待解

  记者梳理发现,不只是容百科技、杭可科技存在应收账款高企的问题,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甚至宁德时代等应收账款占当年营收的比重都在30%左右或以上。

  据真锂研究机构统计,企业应收账款过高,已成为阻碍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部分电池企业应收账款甚至超过营收。以国轩高科为例,截至2019年9月,其应收账款为70.9亿元,同期营收只有51.52亿元,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高达137.61%。

  “动力电池制造位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间环节,一直以来都存在应收账款过高的问题。”天津一动力电池企业高管告诉记者,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和新能源汽车企业所获补贴有关,部分车企付款时间受拿到补贴的时间影响,回款周期存在不确定性;二是行业销售特点以及特有的付款流程所致,款项并不是一次付清,而是采取分期形式,一般订单按时交付,但后续货款可能出现拖欠的可能,成为坏账高发区。

  上述高管认为,应收账款若长期居高不下,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资金。为维持正常需求,企业或将频繁贷款,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利息也是一笔不小支出。应收账款一旦转为坏账,对公司的打击可想而知。

  据中汽协数据,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为近十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行业研究机构恒大研究院认为,在补贴持续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成长期,进而导致动力电池产业洗牌加速,市场集中度提升。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数量为240家,2019年已减至79家。

  上述高管认为,资金压力虽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但目前产业持续发展、成本逐步降低,新能源汽车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动力电池企业应坚持提高内生动力,只有“造血能力”越强,才能将产品、技术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本报实习记者 董梓童)

Baidu
map